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王亞箴

鎖定
王亞箴(1903年-1946年),原名王乃銘,安徽省五河縣界溝人。淮北敵後抗戰和根據地建設的重要奠基人。 [3] 
1946年12月,王亞箴在洪澤湖畔突遭重兵包圍,因寡不敵眾,而壯烈犧牲。
[1-2] 
中文名
王亞箴
國    籍
中國
民    族
漢族
籍    貫
安徽省五河縣
出生日期
1903年
逝世日期
1946年
性    別

王亞箴人物生平

1926年,在省立第四農業中學讀書時,加入中國共產黨。
1927年春,奉黨組織指示回到家鄉,以界溝小學校長為掩護,建立中共界溝支部,並任書記。同年秋,界溝支部劃歸中共泗縣臨時縣委領導,為縣委委員。
1930年7月,石樑河農民武裝暴動爆發,王亞箴任行動委員會宣傳委員,在戰鬥中右腿中彈負傷,暴動也因遭到重兵圍剿而失敗。
1931年,經中共長淮特委安排,改名王耀華打入國民黨新編第20師,任上士文書,開展策反工作。同年在臨淮關被捕,判無期徒刑。
1937年第二次國共合作時被釋放,繼續從事黨的秘密工作。
1940年任邳睢銅抗日民主辦事處主任兼靈北縣縣長。
1942年起,任泗五靈鳳縣抗日民主政府秘書、參議長、縣長,領導人民羣眾開展抗日鬥爭,多次粉碎日偽軍的“掃蕩”。
抗戰勝利後泗五靈鳳縣改為五河縣,仍任縣長。
1946年冬,主力部隊撤往山東後,他留下堅持鬥爭,帶領部分武裝、幹部轉戰洪澤湖畔。12月,在洪澤湖畔突遭重兵包圍。他臨危不懼,指揮作戰,但終因寡不敵眾,而壯烈犧牲。 [2] 

王亞箴家庭生活

王亞箴女兒是王雪青。 [1] 
王亞箴遺照:王亞箴犧牲後,黨史辦來家中要王亞箴照片,王雪青就和她姐姐到照相館裏,穿上王亞箴的衣服和帽子,照了兩張照片。再後來王雪青小姑來家探親的時候,她説小三子(王雪青)最像,烈士陵園就採用了王雪青的照片,作為王亞箴的遺像。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