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王乘燮

鎖定
王乘燮,字季陽,號理堂(一作荔塘),山東省登州府福山縣人。光緒二年(1876)舉人,光緒六年(1880),參加庚辰科殿試,登進士二甲第34名。同年五月,改翰林院庶吉士。散館改知縣,簽發安徽銅陵,未抵任卒。
王氏書工行楷,尤善草書,墨法清潤,筆勢縱橫,操控有節。是近代膠東地區享有盛名的書法家之一。 [1] 
本    名
王乘燮
別    名
荔塘
季陽
理堂
所處時代
清代
民族族羣
出生地
山東煙台福山
主要成就
翰林 知縣
王乘燮於光緒六年(1880)科考取二甲第三十四名進士,入選庶吉士。與他同科考取進士福山共有三人,那就是他的族侄王懿榮(二甲第十七名),福山士子夼村人謝雋杭(二甲七十二名),而且同時入選翰林院入館學。稱為轟動一時的福山一榜三翰林的科舉佳話。 [2-3] 
王乘燮在翰林院學習三年後,光緒九年(1883)癸未散館考試列二等,授安徽銅陵縣知縣。
銅陵,背依長江,長江沿岸湖泊眾多,菜子湖、陳瑤湖為半個銅陵,稱為江南魚米之鄉。王乘燮赴任前返里,準備行裝,順路南下時,在途中突染重病,病倒於途中。由於路上缺少醫藥治療,不幸病逝。朝廷對他病故於任途莫不惋惜。例封他文林郎。
王乘燮在家鄉讀書時,十分熱心公益事業。他的家鄉黃金河一到秋天,經常因山洪暴發而沖垮兩岸土地,他向族中鄉里建議,在兩岸植柳樹護堤。他首先將自己的河岸地,先植示範,河兩岸人家紛紛響應,一時是疏河護堤,將河牀整修一新。數年後樹茂固堤,水患頓息。鄉下無不誇他“才德流芳”。生子二:故、賦、庠生、敍議副貢生。
王乘燮擅長書法,他的書法集眾家所長,行書以宋人筆鋒,力透圓勁,生動鮮活,有呼之欲出之勢,是膠東地區近代享有盛名的書法家之一。 [4]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