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王三善

鎖定
王三善(1565年-1623年),字彭伯,祖籍安徽嶽西 [2]  ,歸德府永城(今河南省永城)人。明朝名將、政治家、軍事家。萬曆二十九年(1601年)進士,授荊州推官,為官公正廉明,曾平反楚宗等人冤案。後任吏部文選,他因才用人,不阿權貴。泰昌改元(1620年秋),升任太常少卿
天啓元年(1621年)十月升任右僉都御史。時貴州土司安邦彥、奢崇明起兵反明,黔省連續奏章告急。王三善奉命平叛,擒獲奢崇明、蔡金貴、張向極等,安邦彥、奢社輝等逃匿。此時,王三善認為叛亂已定,打算設土司治理地方,因朝內有改郡縣的議論,致使一些少數民族及土司恐懼,都傾向安邦彥。王三善盤桓大後方40餘日,無兵來援,於天啓四年(1624年)正月東撤,遭叛軍跟蹤截擊,損失慘重,原嚮明軍詐降的陳其愚,藉機把王三善撞墜馬,王三善自刎未死,被俘後大罵不止,遂被殺害,享年60歲。
王三善去世後,明廷詔贈太子太保、兵部尚書,諡忠烈。此後,別稱忠烈王將軍。永城三台閣名將之一,著有《四書解》、《易經辯》諸書。 [1] 
全    名
王三善
別    名
王忠烈
彭伯
諡    號
忠烈
所處時代
明朝
民族族羣
漢族
出生地
河南永城
出生日期
1565年
逝世日期
1623年
逝世地
貴州 [4] 
陵    墓
王林堂 [3] 
安葬地
河南省永城市
主要成就
參與平叛,擒獲奢崇明、蔡金貴、張向極等
主要作品
《四書解》
《易經辯》
祖    籍
安徽嶽西 [2] 

王三善人物生平

王三善生於明嘉靖四十四年(公元1565年),少年聰明好學,讀書過目不忘。年輕時風流倜儻,輕財好義,剛方正直,好結四方奇士俠客。明萬曆二十年(公元1593年)被省學政(朝廷派到省裏的督學官員)選優送進國子監(國家最高學府)成為貢生,俗稱秀才。明萬曆二十四年(公元1597年)王三善考中舉人。明萬曆二十九年(公元1601年),經過四年一次的殿試,王三善一舉考中了進士,連科及第,完成了人生求取功名的三級跳,走上了仕途之路,被留在京城進入南宮(明代禮部官署的所在地),任禮部翰林院編修。按明朝規定,進士入翰林院,必須要經過庶吉士(官名)三年的觀政見習,見習結束,經考試合格後,才能升任編修。而王三善未經見習,直接任編修,因而受到同行官僚的嫉妒,不到一年的時間,以修校詩文遺漏韻腳為由,被擠出翰林院,調荊州當司理(推官),因而也成為他宦海生涯中的一個重要節點。
關於那段經歷,《清·永城縣誌》記載:“……辛丑(公元1601年)第南宮,當館選,格於落韻,授荊州司理,廉明之譽,甲於湘郢。所至善平反,出一彝陵諸生於大辟……”
什麼意思呢?王三善被排擠出翰林院到荊州當推官前,明萬曆二十八年(公元1600年),在荊州彝陵一帶出現百年不遇的大旱,驕陽似火,河井枯竭,禾苗枯死,百姓流離失所。按説遇此大災之年理應為民減賦,但彝陵官府不但不減,反而增加苛捐雜税。老百姓交不起,官府就抓人。官逼民反,百姓實在忍不下去了,紛紛來到縣衙要求減賦放人。這時有幾個生員站出來為民喊冤。官府本身無理可言,怎能説得過那些生員,於是惱羞成怒,下令抓捕以孫振興、萬自力為代表的八個生員,並以“攻擊朝政”為由,上報荊州府。荊州府的官吏不分青紅皂白,把八個生員判為死刑,打入死牢。説來湊巧,恰在這時原荊州推官因貪贓枉法,被彈劾罷官,事情也就擱置起來。
王三善接任荊州推官後,百姓對“彝陵諸生於大辟”案反映強烈。他經過調查,也認為其中有隱情,理應重新調查核實。為了慎重起見,王三善與書吏一起換上便服,來到案發地——彝陵板杉鋪鎮,找到知情人張愛民。此人是個老秀才,王三善來到他家並説明來意後,張秀才唉了一聲説道:“那幾個學生實在是太冤枉了,要不是那年大旱……”張秀才便把當年發生的事情一一説個明白,又介紹了一個叫李衞民的知情人。王三善到李衞民家去調查,二人所説情況一致。
為了進一步弄清事實,王三善又來到縣學,找到受害生員的老師。老師説,這八個人都是他的弟子,多是寒門子弟。他們品學兼優,愛憎分明,痛恨貪官污吏,同情黎民百姓。如果這幾個學生被處死,就是人間最大的冤案!
經過幾天的私訪,取得了大量的證詞,王三善回到荊州後,再次翻閲了“彝陵諸生於大辟”案卷,越看越氣,越看越惱,拍案而起,隨口説道:“我王三善不為這八個生員做主,上對不起蒼天,下對不起黎民,更對不起這身官服。”於是,他奮筆疾書上報刑部:“萬曆二十八年‘彝陵諸生於大辟’一案,經查,當年此地發生大旱,官府理應為民減賦,然不減反又增加苛捐,鄉民難以承受,秀才孫振興、萬自力等八人替民請願,為民説理,反遭被抓,判為死罪,實為冤屈,理應改為無罪。”
改判報告一到刑部,意見不一,一時難以定論。此事被當朝德高望重的沈閣老沈鯉知道後,拍板定案,將八名生員由死刑改為無罪釋放。消息傳到荊州,猶如平地驚雷,彝陵人民無不歡呼雀躍,奔走相告:荊州來個“包青天”。
《清·永城縣誌》還記載了這麼一件事,足以證明王三善的剛正不阿:“楚宗有異變,獨公力持其冤,天下壯之。”
楚宗,時為江西贛州知府。而王三善在京都開府任職。當時朝中的大權全被魏忠賢一夥“閹黨”掌握,他們順我者昌,逆我者亡,橫行霸道、陷害忠良。朝中百官為伸張正義,不少大臣冒死上書彈劾,其中就有江西贛州知府楚宗。由於魏忠賢是秉筆太監,上書彈劾的奏章被其知道,頓時惱羞成怒,認為一個知府竟敢參與彈劾他,真是奇恥大辱。隨即指使他的“閹黨”們散佈謠言,給楚宗扣上“叛逆”的帽子。在封建帝制時代,只要説誰有叛逆行為,那就是對皇帝“不忠”,是滅門之罪。文武百官懼怕“閹黨”的權勢,無人敢站出來為楚宗鳴冤。王三善聽到謠言後,秉筆直書皇上:楚宗上對朝廷忠心耿耿,下對百姓盡心盡責,功勳卓著,深受百姓愛戴,叛逆行跡實屬誣陷之詞,請皇上明察。
皇上準了王三善的奏章,解救了楚宗。一石激起千層浪,王三善堅持原則、疾惡如仇的舉動被人交口稱讚,成了大臣們心目中的英雄。
明萬曆二十九年(公元1601年),任淮南巡撫的李三才接到當朝內閣首輔大臣沈一貫的來信,信中大意是:皇上啓用次輔大臣沈鯉,是想取代自己,請李三才想辦法阻止沈鯉搶他的位子。李三才給他回信説:沈鯉為人忠厚誠實,處處與人為善,是眾所周知的,您二位閣老應和諧相處,誠心相待,報效朝廷。
誰知這番推心置腹的話語卻得罪了沈一貫,於是他暗中策劃,指使齊、楚、浙三地的大官僚們誹謗李三才有干預朝政之行為等等。此等輿論一時鋪天蓋地向京城襲來,大有“山雨欲來風滿樓”之勢。李三才身陷誣言有口難辯,忠良們一頭霧水,都為李三才捏着一把冷汗。
正值李三才將要受到牢獄之苦時,時任吏部銓司(主管選授官職)的王三善挺身而出,奏請皇上準他到淮南調查李三才的情況。皇帝批准他的奏章,王三善經過調查,給皇帝直書:“李三才奉命淮南巡撫十三年,上忠朝廷,下愛黎民,深受眾官尊敬,百姓愛戴,其言不離忠,行不離孝,從無非分之行為,李三才實為朝廷忠臣。”皇上看了王三善的奏章後,認為王三善調查的情況屬實,於是撤銷了對李三才的審查,從而平息了對李三才的誣陷。通過這次風波,皇上不但沒有對李三才治罪,反而提升李三才為户部尚書,然李三才經受此次非議之後,再無做官之意,遂辭官歸故里。
由於王三善為官剛正,不畏權貴,直言敢諫,因此得罪了不少人,遭到20多名官員的上書彈劾。王三善看透了朝中爾虞我詐、相互傾軋、政風污濁的實情。官場使他心灰意冷,於是正值他休假之時,上書皇上告假回鄉。王三善回到家後,讀書會友、灌園除草,真正過起了“日出提水澆芹畦,正午棚下把扇涼”的田園生活。
由於王三善執意不願做官,逾期不歸,便引起了皇帝的注意。這位皇上這次還真是善解人意,想到王三善可能是因為被彈劾而傷心才不願回朝廷,於是皇上把“前彈射公者,此第謫斥”,“未幾,起公(王三善)以考功,掌大計”(摘自《清·永城縣誌》)。至此王三善不得不回朝領命。
明代吏部分四司:文選司、驗封司、考功司、稽勳司。朝中被認為最肥的單位有四司,其中吏部就佔了文選司和考功司。王三善假逾不回,皇帝不但沒有治他的罪,反而把以前彈劾他的人該貶職的貶職,該譴責的譴責,同時又提升他任考功郎,專門負責考察京城以外的官員,可見皇帝對王三善的恩寵。
王三善在任考功郎時也想整頓外官吏治,為朝廷效忠。清《永城縣誌》這樣記載:“公感知遇,一入銓司,遂矢以捐糜圖報。”“但畢竟不是他一人之力所能辦到的,遭到反彈也是很厲害的,遂又心生歸隱之心。”官場之中相互傾軋,惡意中傷,讓王三善防不勝防,的確使他心煩。恰巧此時家中老母親病故,王三善是出了名的孝子,旋即請假回家為母親守靈。守喪三年後王三善仍執意不回。朝廷又一次強行詔回,讓其擔任文選司長官。文選司是專門負責選授、審核、調動、晉升和提拔有功官吏的部門。王三善深感皇恩浩蕩,將全部精力投入到吏治工作中。然而險惡的官場再次使他失望:“公持心慮公,愛惜人才,欲化方隅,偕之大道……時言路觭重,政府不能主,反居間相拂,遂致訕當道,借妻喪以行”(摘自《清·永城縣誌》)。明萬曆四十七年(公元1619年),他藉着為妻子回原籍奔喪的理由就再也沒有回朝。直至明泰昌改元(公元1620年)光宗皇帝即位,封王三善為太常少卿,他才無奈又回到京城。 [12] 
王三善(1565-1623),字尤名,河南永城人,明朝政治家,軍事家。明神宗萬曆二十九年(1601年)進士,授荊州推官,為官公正廉明,曾平反楚宗等人冤案。後任吏部文選,他因才用人,不阿權貴。明光宗泰昌改元(1620年秋),升任太常少卿。明熹宗天啓元年
(1621年)十月、王三善升任右僉都御史。時貴州少數民族酋長安邦彥、奢崇明起兵反抗明王朝統治,攻陷州郡,黔省連續奏章告急。王三善奉命巡撫,率兵前往鎮壓。他以同邑人劉超主管中軍,劉澤清領前哨,兵分三路,銜枚前進,率部轉戰7晝夜,將反抗明朝的少數民族武裝鎮壓下去。
王三善以兩萬人馬破敵十萬,不免麻痹輕敵。他指揮所部追擊,保舉大將劉超為總兵官,渡陸廣,趨大方;總兵官張彥芳渡鴨池;都司線補袞出黃沙渡,三路並進。天啓三年(1623年)正月,因明軍被誘深入,遭少數民族武裝圍殲,大敗潰退。安、奢等復揮師進攻貴陽。王三善派遣偏將祁繼祖、王建中等破蓮花堡,救青巖,進攻八姑蕩,焚燒200多座村寨,因功晉升為兵部侍郎。他又督師前進,渡烏江,逼漆山,直抵大方,擒少數民族酋長奢崇明、蔡金貴、張向極等,安邦彥、奢社輝等逃匿。此時,王三善認為反抗朝廷的少數民族已被平定,打算設土司治理地方,因朝內有改郡縣的議論,致使一些少數民族及土司恐懼,於是都傾向安邦彥。
王三善盤桓大方40餘日,於天啓四年正月東撤,少數民族叛軍跟蹤截擊,中軍參將王建中、副總兵秦民屏戰死。明軍且戰且退,行至內莊,後軍被截斷。王三善回師救援,士卒多跑散。這時,原嚮明軍詐降的陳其愚,極得王三善信任,經常和他議論兵事,所以陳對明軍中的虛實無所不知。他見機會已到,便故意放馬衝撞。王三善被撞墜馬,自刎未死。被俘後,大罵不止,遂被殺害。時年60歲。 [11] 

王三善明史記載

王三善,字彭伯,永城人。萬曆二十九年進士。由荊州推官入為吏部主事。齊、楚、浙三黨抨擊李三才,三善自請單騎行勘,遂為其黨所推。歷考功文選郎中,進太常少卿。天啓元年十月,擢右僉都御史,代李枟巡撫貴州。時奢崇明已陷重慶。明年二月,安邦彥亦反,圍貴陽。枟及巡按御史史永安連章告急,趣三善馳援。三善始駐沅州,調集兵食。已次鎮遠,再次平越,去貴陽百八十里,方遣知府朱家民乞兵四川。兵未至,不敢進。疏請便宜從事,給空名部牒,得隨才委任。帝悉報可。至十二月朔,知貴陽圍益困,集眾計曰:“失城死法,進援死敵,等死耳,盍死敵乎?”乃分兵為三:副使何天麟等從清水江進,為右部;僉事楊世賞等從都勻進,為左部;自將二萬人,與參議向日升,副總兵劉超,參將楊明楷、劉志敏、孫元謨、王建中等由中路,當賊鋒。舟次新安,抵龍頭營。超前鋒遇賊,眾欲退,斬二人乃定。賊酋阿成驍勇,超率步卒張良俊直前斬其頭,賊眾披靡。三善等大軍亦至,遂奪龍里城。諸將議駐師觀變,三善不可,策馬先。邦彥疑三善有眾數十萬,乃潛遁,餘賊退屯龍洞。官軍遂奪七里衝,進兵畢節鋪。元模、明楷連敗賊,其渠安邦俊中炮死,生獲邦彥弟阿倫,遂抵貴陽城下,賊解圍去。?雲、永安請三善入城,三善曰:“賊兵不遠,我不可即安。”營於南門外。明日,破賊澤溪,賊走渡陸廣河。居數日,左右二部兵及湖廣、廣西、四川援兵先後至。三善以二萬人破賊十萬,有輕敵心,欲因糧於敵。舉超為總兵官,令渡陸廣,趨大方,搗安位巢,以世賞監之;總兵官張彥方渡鴨池,搗邦彥巢,以天麟監之。漢、土兵各三萬。別將都司線補袞出黃沙渡。剋期並進。超等至陸廣,連戰皆捷,彥方部將秦民屏亦破賊五大寨,諸將益輕敵。邦彥先合崇明、效良兵誘官軍深入。三年正月,超渡陸廣,賊薄之,獨山土官蒙詔先遁,官軍大敗,爭渡河,超走免,明楷被執,諸將姚旺等二十六人殲焉。賊遂攻破鴨池軍,部將覃弘化先逃,諸營盡潰,彥方退保威清,惟補袞軍獨全。諸苗見王師失利,復蜂起。土酋何中尉進據龍里,而邦彥使李阿二圍青巖,斷定番餉道,令宋萬化、吳楚漢為左右翼,自將趨貴陽,遠近大震。三善急遣遊擊祁繼祖等取龍里,王建中、劉志敏救青巖。繼祖燔上、中、下三牌及賊百五十砦,建中亦燔賊四十八莊,龍里、定番路皆通。三善又夜遣建中、繼祖搗楚漢八姑蕩,燔莊砦二百餘,薄而攻之。賊溺死無算。萬化不知楚漢敗,詐降,三善佯許,而令諸將卷甲趨之。萬化倉皇出戰,被擒,邦彥為奪氣。羣苗復效順,三善給黃幟,令樹營中。邦彥望見不敢出,增兵守鴨池、陸廣諸要害。
時崇明父子屢敗,邦彥救之,為川師敗走。總理魯欽等剿擒中尉,彥方亦追賊鴨池,而賊復乘間陷普安。總督楊述中駐沅州,畏賊。朝命屢趣,始移鎮遠。議與三善左,三善屢求退,不許。會崇明為川師所窘,逃入貴州龍場,依邦彥。三善議會師進討,述中暨諸將多持不可。三善排羣議,以閏十月,自將六萬人渡烏江,次黑石,連敗賊,斬前逃將覃弘化以徇。賊乃柵漆山,日遣遊騎掠樵採者。軍中乏食,諸將請退師。三善怒曰:“汝曹欲退,不如斬吾首詣賊降!”諸將乃不敢言。三善募壯士逼漆山。緋衣峨冠,肩輿張蓋,自督陣,語將士曰:“戰不捷,此即吾致身處也。”旁一山頗峻,麾左軍據其顛。賊倉皇拔柵爭山,將士殊死戰,賊大敗,邦彥狼狽走。三善渡渭河,降者相繼。師抵大方,入居安位第。位偕母奢社輝走火灼堡,邦彥竄織金,先所陷將楊明楷乃得還。位窘,遣使詣述中請降。述中令縛崇明父子自贖,三善責並獻邦彥,往返之間,賊得用計為備。三善以賊方平,議郡縣其地,諸苗及土司鹹惴恐,益合於邦彥。三善先約四川總兵官李維新滅賊,以餉乏辭。
三善屯大方久,食盡,述中弗為援,不得已議退師。四年正月,盡焚大方廬舍而東,賊躡之。中軍參將王建中、副總兵秦民屏戰歿。官軍行且戰,至內莊,後軍為賊所斷。三善還救,士卒多奔。陳其愚者,賊心腹,先詐降,三善信之,與籌兵事,故軍中虛實賊無不知。至是遇賊,其愚故縱轡衝三善墜馬,三善知有變,急解印綬付家人,拔刀自刎,不殊,羣賊擁之去。罵不屈,遂遇害。同知梁思泰、主事田景猷等四十餘人皆死。賊拘監軍副使嶽具仰以要撫,具仰遣人馳蠟書於外,被殺。三善倜儻負氣,多權略。家中州,好交四方奇士俠客,後輒得其用。
救貴陽時,得邸報不視,曰:“吾方辦賊,奚暇及此?且朝議戰守紛紛,閲之徒亂人意。”其堅決如此。然性卞急,不能持重,竟敗。先以解圍功,加兵部右侍郎,既歿,巡按御史陸獻明請優恤,所司格不行。崇禎改元,贈兵部尚書,世廕錦衣僉事,立祠祭祀。九年冬,再敍解圍功,贈太子少保。大方之役,御史貴陽徐卿伯上言:“邦彥招四方奸宄,多狡計。撫臣得勝驟進,視蠢苗不足平。不知澤溪以西,渡陸廣河,皆鳥道,深林叢箐,彼誘我深入,以木石塞路,斷其郵書,阻餉道,遮援師,則彼不勞一卒,不費一矢,而我兵已坐困矣。”後悉如其言。 [10] 

王三善家庭成員

曾祖父王英、祖父王武、父王祿皆封為光祿大夫;曾祖母、祖母及生母、繼母皆誥封夫人;大哥、二哥及四弟分別封為中憲大夫、朝議大夫、恩憲大夫;大嫂、二嫂及弟媳均誥封恭人;其子世襲官職,因王三善沒有兒子,只有一女名天玲,朝廷允許將侄子過繼於他,當了皇宮禁衞軍的指揮官。 [2] 

王三善後世紀念

明天啓元年(公元1621年),明朝南北方同時發生大規模叛亂,朝野震驚,朝局動盪不安。年近60歲高齡的王三善臨危受命,文代武職,親率大軍遠赴南郡,平定貴州土司安邦彥、奢崇明叛亂。前後歷時三年,王三善以2萬明軍破敵10萬,擒獲賊首奢崇明、蔡金貴等。正待班師回朝之際,卻遭叛軍暗算,亂軍中落馬被擒,王三善抽劍自刎未成後大罵叛軍,被殺害。後被明將冒死救回屍身,運回家鄉時,聞信羣眾沿途跪泣迎送。
王三善以身殉國後,明朝廷詔贈太子太保、兵部尚書,諡“忠烈”,後稱“忠烈王將軍”,御賜在永城立忠烈牌坊,家庭三代受封,行四門出棺葬禮。併為他鑄金頭厚葬。 [7] 
王牌坊寬6米,高10米,它四根粗大的石柱並排坐落在四個大石墩上,把牌坊分為三個門:中間是較寬的過街門,兩邊是狹窄的人行門。牌坊上雕刻精湛,兩側花紋相同。整座牌坊共分三層。坊頂正中是一隻栩栩如生的麒麟,麒麟身上馱着“聖旨”二字。坊頂為屋脊形狀,兩端置有大吻,頂檐上翹,坊頂下為四塊石板扣合而成的頂梁起架。牌坊上方的第一道大梁上,雕刻着兩條蛟龍,兩端為怪獸。第二道梁為二龍戲珠。一、二兩道梁之間是宋體陽刻的奉聖旨建坊的情況:“崇禎元年奉聖旨:王三善捐軀報國,忠義可封,準贈兵部尚書,蔭一子,錦衣衞正千户,世襲,仍賜祭葬立祠並與他諡旌死事封疆之臣”。第三道梁雕刻的也是龍的圖案,上方是陽文宋體書法:“敕贈兵部尚書加贈太子太保王三善。”牌坊兩邊小門上方的石樑上雕刻有松鶴、祥雲等圖案。過街門兩邊的石柱上,南北兩側各刻有一名守衞牌坊的武士。頭戴鋼盔,身穿護甲,腳蹬高靴,手執槍劍,威風凜凜。 [8] 
距王牌坊不遠的西北隅,是昔日的王三善祠堂,佔地約860平方米。祠堂大門坐西朝東,大門上方懸有“天曹衡鑑”的匾額,兩側各有一尊石獅子。祠內有大殿三間,中間是王三善坐着的塑像,兩邊各站立一名武士。大殿門前,東西各立石碑一通,分別鐫刻着王三善的生平及戰績。
關於王三善的墓地,據史料記載,共有兩地五處。一地是王三善的犧牲地貴州鏵口山下,那裏立有神道碑,還建有王公祠;再一地就是王三善的家鄉永城。在永城,他有墓地四處:一是贊阝城莫王莊;二是龍崗鄉王柿園;三是陳集王林堂;四是蔣口鎮的小蔣莊。永城為何有他這麼多的墓地呢?主要原因是朝廷為他鑄有金頭,為防被盜,便看了四塊墳地。實際上王三善真正的墓地就在蔣口小蔣莊,現在雖然看不到墳頭,但最為明顯的是這裏有大約二百平方米的地塊,中間高,四周低,土中還偶見石灰塊。昔日的王公陵位於沱河北岸,佔地約二百畝,十分氣派。王三善墳地約二畝,墳前立有三座石碑:一為聖旨碑;二為生平碑;三為功績碑。碑前開有一條東西神道,立神道碑一通。神道向南有一條寬闊的南北大道,兩邊植有蒼松翠柏。道路兩旁有四行石人、石馬、石羊、石豬、石猴、石象,每行12個,共48個,一直到沱河大堤下。向南過沱河是王林牌坊式的陵門。
現在,王牌坊、王公祠、王林早已不見蹤影,然而當人們回顧這段歷史的時候,總不免發生無限地感慨:永城出了個政治家、軍事家王三善,也是永城的驕傲!牌坊街將永存於世,王牌坊以及與之相關的事件也從一個側面向世人揭示了永城歷史文化的厚重。 [5]  王三善以年近60歲高齡,文代武職,親率大軍,千里平叛,並以2萬精兵破10萬叛軍。無論在400多年前的明朝,還是在現代,其志可嘉,其義可贊,愛國之精誠,殉國之壯烈,都為後人樹立了榜樣,成為歷代永城人的楷模和驕傲。其精神不僅融入了永城文化,潛移默化地教育激勵後人,還幻化成一股無形的力量,以多種方式助推永城的發展。 [6] 

王三善王三善神道碑

從永城城區往西10公里,十八里鎮大王莊東地,穿過沱河,離河堤不足200米,就是明朝太子太保、兵部尚書王三善的墓塚。
據當地人講,當年墓塚相當有規模,光佔地就二百多畝,建有祠堂。祠堂大門坐西朝東,門上方高懸“天曹衡鑑”的匾額,意為王三善是文武百官的楷模和鏡子。祠內有大殿,塑有王三善的坐像,兩邊武士守衞,另有偏殿數十間。墓地遍植松柏,石人石馬等組成的神道近百米。墳前立有三座石碑,一為聖旨碑、二為生平碑、三為功績碑。明朝司馬練國事親筆書寫的墓誌銘就攜刻在石碑上:“天下絢愛恨,而公有真是非;天下畏征戰,而公有大雄威;天下忽道德,而公能透玄微。論世成仁者,舍公其誰與依!”
這段墓誌銘對王三善的一生作了客觀公正的評價。明天啓二年,貴州水西土司安邦彥反明作亂,妄圖分裂疆土,與北京抗衡。在國家危難之際,王三善挺身而出,主動請纓平叛。皇上當面授他為右僉都御史,巡撫貴州,掛職平叛大元帥,提督貴州全省軍務,兼理糧餉,並賜給他尚方寶劍,遇有緊急情況,可以當機立斷處置。由於貴州前線軍情危機,王三善沒有時間在京做好出徵前的各項準備工作,僅調集了五萬兵力。皇上讓他邊往前線趕路邊沿途招募兵勇、徵調糧草。
從北京前往貴州,千里迢迢,正好經過永城。因為王三善就是永城大王莊人,從小在永城長大,對家鄉的風土人情非常熟悉。中原多忠勇之士,他決定在永城一帶先招兵買馬,再揮師南下。他將帥部駐紮在永城崇法寺內後,一方面派遣人員到山東、江蘇、安徽這些和河南永城交界的地方張貼招兵佈告,一方面在永城四關建演武場,作為新兵的訓練基地。短短兩個多月,王三善就招募鄉勇三萬人,經短暫的培訓後,他採用以老帶新的辦法,將新兵全部分散到老兵營內,編好梯隊,然後帶領八萬人馬浩浩蕩蕩地直奔貴陽。在行軍途中,又從湖南、湖北調集兩萬人馬和一批糧餉。不幾日,王三善的大軍就挺進到了貴州省的鎮元、平越,離貴陽不足百里。
為了做好戰前準備,王三善親自到前線勘察地形,然後派人星夜將自己的作戰方案及戰略意圖奏明皇上。史書上是這樣寫的:“疏請便宜從事,給空名部牒,得隨才委任,帝悉報可。”意思是説,為了不誤戰機,人事任命、軍事調動這些權力請求自行處理。王三善的這些合理化建議,都是為了爭取時間,打贏這場平叛戰爭,立即得到皇上的恩准。
《明史·烈傳》中,對王三善攻襲貴陽的戰鬥有詳細記載:“公怒氣衝冠,親臨旗鼓,無不以一當百”“諸將議駐師觀變,三善不可,策馬先”。這就再清楚不過地講明瞭王三善力排眾議,一馬當先,發起迅雷不及掩耳的攻勢,不給叛軍以喘息的機會。
看到明軍如此勇猛,叛軍疑官兵有數十萬,不敢戀戰,就退守到龍洞。王三善則步步緊逼,窮追不捨,二戰則奪取了龍洞和七里衝。叛軍無奈,又退守畢節鋪。王三善又一舉拿下畢節鋪,三戰三捷,僅以七晝夜的戰鬥就解了貴陽十月之困,將潰不成軍的叛軍趕到了水西,王三善的勇武由此可見一斑。
王三善解決了貴陽之困後,按説已經完成了任務,甚至可以把剩下的事情交給當地政府和駐軍處理,然後班師回朝。可是王三善繼續親率六萬人馬,揮師西進,把叛軍趕到了更為邊遠的地方,並搗毀了賊舍,燒燬了賊穴。在班師返回貴陽的途中,由於叛軍不甘失敗,進行騷擾,再加上用重金買通了降將陳其愚,其採取誘敵之奸計,將王三善及隨從引誘至鏵口山與馬鞍山之間的峽谷內。這時,叛徒陳其愚故意縱馬把王三善衝倒,叛軍紛紛圍上,王三善欲拔劍自刎,未成。王三善大罵不止,寧死不屈,遂被殺害,時年60歲。
為了表彰王三善的赫赫戰功,皇上賜銀兩為王三善鑄一金頭附屍而葬。明天啓四年,永城舉行了隆重的王三善的葬禮。為了預防墓塚被盜,永城縣城四門出棺,都是同樣的儀仗,將王三善的棺槨分別葬在四個地方,即永城城北王林堂、永城城西南酇城莫王莊、永城龍崗王柿園,再一個就是大王莊。因為大王莊墓塚就在王三善家鄉大王莊的東邊,所以那裏也被習慣地稱作“東林”。
1958年,東林墓被盜,金頭被盜走,至今下落不明。墓內還有元帥服、烏紗帽,大王莊每户村民還分到了墓內盜賊沒有拿走的綢緞。綢緞不僅沒有風化,還完好如新,不少村民用來做衣服穿。墓內的東西之所以歷經幾百年不朽不腐,是因為墓葬很深,而且中間的隔層有一米多厚的石灰層,起到了和外界隔絕的保護作用。從那以後,人們方才知道,王三善真正的葬身之地就是東林。可惜“文化大革命”中東林被毀壞殆盡,如今的東林已是莊稼地了,只剩下那一片高崗上長滿的蒿草在風中搖曳,像是訴説着如煙的往事。當年墓塚的豪華,或許從僅存的一首《吊王公》的五言律詩中還可以看出些許端倪:
王公名賢重,風流不計年。
墓塚環翠柏,門前車馬喧。
子孫仰清芬,祠堂生紫煙。
千里來憑弔,惆悵滿心間。 [9] 

王三善玉堂春與王三善

在大明王朝,王三善作為廉吏、名將有口皆碑,而他和蘇三的愛情故事更是家喻户曉,以致流傳後世。事情是這樣的。
王三善家是方圓幾百裏有名的富商,家有良田千頃,其父王祿從官場隱退後,又從事酒業生意,家大業大,自然外面欠賬的就多。明萬曆八年(公元1581年),王祿就讓17歲的王三善攜帶家人前往南京要賬。王三善來到南京,一日他在店內讀書累了,想到外面散散心,不知不覺竟走到了南京有名的怡春院。誰知他這一去便遇到蘇三,一段悲歡離合的愛情故事就這樣發生了。
蘇三原名叫鄭麗春,生父去世後,隨母嫁到蘇家,繼父蘇子健以教書為業,也算是書香門第。蘇三在蘇家得到了良好的教育,加之天資聰穎,琴棋書畫、詩詞歌賦,樣樣精通。不料禍從天降,可憐蘇三在11歲時,其繼父病死,繼父的大女兒為了餬口遠嫁他鄉,二女兒餓死。蘇三就這樣又隨母親逃難到了南京。誰知其母身染重病,蘇三為賣身救母誤入煙花之地,蘇三是老鴇為她起的藝名。
王三善和蘇三一見鍾情,整日對酒當歌,賦詩唱和。王三善不惜一擲千金,請來能工巧匠造一座百花樓,給蘇三當卧室。為了蘇三,他傾其所有,沒過多久,要賬所得的三萬兩銀子便揮霍一空。老鴇這時便翻臉不認人,一腳將王三善踢出門外。王三善有家難歸,便流浪街頭。後來蘇三多方打聽,才在一座破廟裏找到王三善,並送給銀兩,讓他回家讀書求取功名,並起誓不接客,只等王三善。
王三善走後,南京怡春院的老鴇怕王三善金榜題名後接走蘇三,落個人財兩空,她搶先一步,把蘇三賣給了山西洪洞縣商人沈洪。此人長相粗野醜陋,常年在外販賣騾馬,娶個老婆倒很漂亮,姓皮叫皮氏。因其丈夫常年在外,自己耐不住寂寞,就與鄰居監生趙昂私通。不料沈洪從南京歸來,領來一個如花似玉、貌似天仙的蘇三,沈洪的老婆皮氏頓生歹心,夜晚與監生趙昂設計毒死沈洪,嫁禍於蘇三。沈洪的老婆皮氏報案後,用重金收買縣官,縣令貪贓枉法,嚴刑逼供,蘇三受刑不過,屈打成招,被判死刑,打入死牢。
再説王三善回到家鄉後,發奮讀書,終於考取了功名。明萬曆三十一年(公元1603年)官拜御史、巡按山西。他到山西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派人去南京打聽蘇三的消息。當得知蘇三被怡春院的老鴇賣到山西洪洞縣時,他立即調看案卷,從中發現有一個叫蘇三的殺人犯,被判死刑,引起了他的懷疑。蘇三不是被賣到這裏的嗎?怎麼成了殺人犯?莫不是另有其人?為了弄個水落石出,隨即叫來書吏,跟他一起僱輛馬車前往洪洞縣微服私訪。趕車的小夥計年輕好奇,問:“二位客官去洪洞縣有何貴幹?”王三善故意説:“去洪洞縣娶個妾,你知道那裏誰會説媒嗎?”小夥計説:“算你找對人了,俺就是洪洞縣城人,俺縣城裏的王婆最會説媒了。不但會説媒,還會給人家扯皮條……”説着説着不知不覺就把王婆怎麼把沈洪的老婆牽線給鄰居監生私通,姦夫淫婦又怎麼設計毒死沈洪,嫁禍蘇三的事情一股腦兒説了個乾乾淨淨。接着王三善又在洪洞縣進行了私訪,都説縣官貪贓枉法,蘇三是冤枉的。查實案情後,王三善星夜回到按察院,發牌洪洞縣,捉拿皮氏、趙昂、王婆,重審蘇三。
會審中,皮氏、趙昂、王婆拒不招供,王三善令衙役抬進一個大櫃,將其三人分別綁在櫃子的左右,令所有衙役全部退下,故意留給他們“串供”的時間。三人看四周無人,便互相埋怨,最後咬定任何人都不能招供。下午開審時,王三善當着他們三人的面打開櫃子,書吏從裏面走出來。當三人看到書吏走出來時,立刻驚呆,無不低頭認罪,蘇三被無罪釋放。
王三善為蘇三平反昭雪後,有情人終成眷屬。但是此事卻被一些貪官污吏抓住了把柄,聯名給皇上寫奏章:“王三善身為朝廷命官,竟納妓為妻,有辱斯文,敗壞聲譽,實不宜為官。”無奈王三善被革職為民。
就這樣王三善和蘇三從京城回到了家鄉——永城縣柘樹集東北大王莊,了卻了平生心願。平日裏夫妻恩愛,對弈澆花,琴瑟和鳴。一日夫妻二人坐在樓台上賞花,王三善看着院中雞冠花開得鮮豔奪目,着實好看,隨口問蘇三:“你最喜歡什麼花?”蘇三答道:“雞冠花亭亭玉立,花紅耀明,妾最為喜愛。”“雞冠花雖好,其根最臭。”王三善不假思索地説了出來。
蘇三一時驚呆了。此時她想起了自己是妓女出身,怎麼能配得上當朝的御史呢?蘇三越想越覺得心痛,連最心愛的人都看不起自己,還有什麼顏面活在世上,於是縱身跳樓身亡。
王三善幡然醒悟,已經晚了。他捶胸頓足,拂袖慟哭,後悔不已……
封建禮教猶如一張無形的大網,把蘇三擋在了家族的門外。她雖為王三善之妾,但畢竟是妓女出身,死後是不能入祖墳的,只好被埋在離祖墳百步之外的地方。人們同情蘇三的遭遇,好心之人還在她的墳旁邊立一塊石碑,上寫:“王三善愛妾鄭麗春之墓。”碑的後面還有人賦詩一首:
紅顏多薄命,青冢向黃昏。
斷碣斜陽卧,殘碑已生塵。
王三善與蘇三的故事被後人編成戲劇《玉堂春》,在全國廣為流傳,經久不衰。 [13]  蘇三因王三善的真情相擁而更加美麗,王三善因蘇三的肝膽相照而愈見奇崛。一段數百年來傳唱不衰的愛情故事,為永城悠久的歷史文化積澱增添了厚重的一筆。 [14]  明朝年間,他們王家是永城當地的名門望族,其父王祿曾做過京官,告老還家後,家有良田千頃,又從事酒業生意,是方圓幾百裏有名的富商。他們家在大王莊建有豪華的莊園,前後兩所大院,佔地幾百畝,有青樓、紅樓、假山、池塘、花園、演武廳,非常顯赫。一處莊園就是一處絕佳風景的濃縮,園內湖光山色、小橋流水、曲徑通幽,頗具江南園林風格。整座王家莊園對明代園林建築具有很高的研究價值,可惜莊園隨着王家的沒落而沒落了,歷經四百年風雨變遷後蕩然無存,十分令人嘆息。 [15]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