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玉龍宮

(廣東省汕頭市潮陽區石洞玉龍宮)

鎖定
汕頭潮陽區石洞玉龍宮,位於該市的東山北側。在茂密的樹蔭下,有一巨石直下覆蓋而成的天然洞府,洞門口塑有“日昍晶㊭光天下”、“月朋朳朤照乾坤”的聯對,橫匾為“一洞天”,宮的正面聯對為“玉成石室初開混純”、“龍聚洞天始奠乾坤”,橫匾書曰:“玉龍宮”。整個宮觀狀似“醒獅戲球”。宮的前面是一座小型水庫,每逢風和日麗,湖光山色,爭相輝映,景色十分秀麗迷人,每當晨起,習武練功者和遊人絡續不絕,隨着道教經樂《白鶴飛》的音樂聲,響徹整個晨空,更加使人感到心曠神怡,留連忘返。
中文名
玉龍宮
地理位置
廣東省汕頭市潮陽區棉北街道平北居委上地 [1] 
佔地面積
2200 m²

玉龍宮景點由來

汕頭市潮陽區石洞玉龍宮,位於該市的東山北側。在茂密的樹蔭下,有一巨石直下覆蓋而成的天然洞府,洞門口塑有“日晶光天下”、“月朋朗照乾坤”的聯對,橫匾為“一洞天”,宮的正面聯對為“玉成石室初開混純”、“龍聚洞天始奠乾坤”,橫匾書曰:“玉龍宮”。整個宮觀狀似“醒獅戲球”。宮的前面是一座小型水庫,每逢風和日麗,湖光山色,爭相輝映,景色十分秀麗迷人,每當晨起,習武練功者和遊人絡續不絕,隨着道教經樂《白鶴飛》的音樂聲,響徹整個晨空,更加使人感到心曠神怡,留連忘返。
石洞玉龍宮始建於清末,有邑人每於夜晚常見此地出現毫光,遂尋覓到此,見一巨石,去土成洞,因巨石覆蓋,號稱“石洞”,洞內供奉“鴻鈞老祖”及“玉皇上帝”,故名為“玉龍宮”。
因歷經戰亂,後又年久失修,斷瓦殘垣,一片破敗的景象。

玉龍宮歷史

改革開放給道教帶來了生機,1991年在黨的正確宗教政策指引下,在石洞的北側首先興建起“三清寶殿”一座,佔地五畝,供奉“元始天尊”、“靈寶天尊”、“道德天尊”和南、北斗星君等神像。在當地政府和主管部門的重視和廣大羣眾的支持下於1994年9月經上級批准,宮觀正式對外開放,並正式掛牌為“中國道教石洞玉龍宮”,並任鄭崇德道長為住持。

玉龍宮發展

隨着國運的昌盛,羣眾的支持,1995年又着手對原“大羅寶殿”重新改擴建,經過二年時間的艱辛努力,巨大的“玉龍宮”及其配套的建築羣體,赫然出現在東山北麓,只要你一上山,寬闊的水泥路面及巍峨的山門“蓬萊仙境”出現在你的眼前,再走幾十米就是“石洞玉龍宮”,宮的大牆石壁鐫刻着由我國道教協會會長題寫的“道尊德貴”四個鎦金大字,每字寬1.8米,高2.2米,門口的對聯、石雕蟠龍柱都貼金並配上彩色,整個門面顯得莊重輝煌,宮的對面有二座琉璃瓦蓋頂的“南北極”亭,亭閣中間是一座假山,塑造“七鶴”歸洞的姿態,呈現吉祥如意,生機勃勃。

玉龍宮主要景點

玉龍宮前門

玉龍宮的主體由三進大廳加兩邊厝包組成,一跨進宮門,就見前廳的福楣上掛着“唯道獨尊”餾金字牌匾,二進廳前安放“王靈官”青石像生,廳上也掛着水磨漆底金字牌匾,上書“道常無為”,後廳是拜亭,上面掛着由我國“中華一指”書法家張國鈞題寫的“大羅寶殿”四個金沙大字,供誦經作祈祥道場科儀專用,拜亭兩廊的神殿供奉“八仙”祖師。

玉龍宮後門

拜亭的後面就是“石洞”,洞內紫氣繚繞,所有神像取用整塊漢白玉石雕成,雕藝精緻,栩栩如生,“老祖”神像高2.2米,重四噸,兩旁站立“太陽”、“太陰”星君,石洞前站立兩位“仙童”,這些神像安放在用青石雕刻的巨型神龕內,龕的外圍是用青石雕刻成十二生相的弧形欄杆,沿着欄杆拾級而上,是個洞內之洞,洞的頂端供奉“玉皇上帝”,玉皇面前站立着“文官、武將”的玉石像生,各個洞內牆壁全用花崗岩石板材砌成,洞內的拜牀、祭牀、案牀也都是做工精細的青石雕,整個洞內造型獨特,遊人無不歎為觀止,宮的兩邊厝包,一邊供奉“雷聲普化”天尊,一邊供奉“太乙救苦”天尊,顯得莊嚴肅靜。
從宮內洞的北側耳門又是一洞天,供奉“三官大帝”,從耳門再往上是“二洞”,供奉“驪山老母”,二洞再往上還有五個洞,石洞是這裏的首洞,據傳説,這裏總共有七洞,名為“七鶴歸洞”,每洞只要住上一位修煉的道士,將會得道乘鶴成仙。
石洞玉龍宮得天獨厚,依山傍水,交通十分方便,佔地3.5萬平方米,蓋建面積為4450平方米,是目前整個粵東地區道教規模最大的宮觀之一,中央及省、地市領導也常到此處視察指導工作,博得他們重視和好評。
但石洞玉龍宮住持鄭崇德道長並沒有鬆一口氣,他計劃在洞的南側再建造一大殿,佔地約五畝,供奉“瑤池金母”及“六十太歲”,並配上鐘鼓樓,真正把這裏建成人間的“蓬萊仙境”,成為人們遊覽的風景好去處。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