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玉頭姬鶲

(雀形目鶲科一種體型小的鳥類)

鎖定
玉頭姬鶲(學名:Ficedula sapphira):體長11釐米,體重10克。是一種體型小的類。雄鳥上體鮮亮青色,下體近白,喉中心下方至中胸具一慄褐色塊斑,頭側及胸側亮藍色。第一年雄鳥的胸部全慄褐,頭頂、頸背及上背橄欖褐。雌鳥上體橄欖褐,下體的喉及胸中部橙褐,喉側、胸及兩脅皮黃,腹部及尾下覆羽白,腰棕色。虹膜褐色,嘴黑色,腳藍灰色。
棲於海拔900-2000米的丘陵森林中。棲於森林的中至上層。留鳥。常單獨或成對活動。多活動大高的樹枝和幼樹頂端,頻繁的飛到空中捕食飛行性昆蟲,甚活躍但並不懼人。以昆蟲和昆蟲幼蟲為主要食物。分佈於尼泊爾至中國西南、緬甸北部、印度支那北部。
(概述圖參考來源: [1] 
中文名
玉頭姬鶲
拉丁學名
Sapphire Flycatcher
外文名
Sapphire Flycatcher
動物界
脊索動物門
鳥綱
雀形目
鶲科
姬鶲屬
玉頭姬鶲
亞    門
脊椎動物亞門
亞    目
鳴禽亞目
亞    綱
今鳥亞綱
亞    種
3亞種 [2] 
命名者及年代
Blyth,1843
保護級別
無危(LC)IUCN標準 [4] 

玉頭姬鶲形態特徵

玉頭姬鶲
玉頭姬鶲(12張)
玉頭姬鶲雄鳥前額、頭頂、枕、腰和尾上覆羽輝玉藍色或鈷藍色,額基、眼先和貫眼紋黑色,頭側、後頸、背、肩深紫藍色或暗藍色,尾黑色,外翈羽緣輝藍色或暗藍色,兩翅覆羽和內側飛羽黑褐色,羽緣藍色或暗藍色,外側飛羽和初級覆羽棕黑褐色或黑色,羽緣深藍色。頦、喉和上胸橙棕色或白色,頭側、頸側、胸側暗藍色或藍黑色,從下胸向胸中部延伸,兩側幾在下胸中部相遇形成一條胸帶。胸以下的其餘下體淡藍灰白色或白色,有的微沾棕,腋羽和尾下覆羽白色。 [3] 
雌鳥上體灰橄欖褐色或橄欖棕褐色,額和腰沾棕,尾上覆羽亮棕色或鏽紅色,尾羽褐色或黑褐色,外翈羽緣沾棕。眼先和眼圈棕白色,翅上內側覆羽顏色同背,大覆羽微具棕色尖端,初級覆羽和飛羽黑褐色,羽緣與背同色。頭側、頸和胸側亦同背但稍淡,頦、喉、胸橙棕色或棕白色,其餘下體白色或灰白沾棕。 [3] 
1齡雄鳥上體橄欖褐色,腰和尾上覆羽鈷藍色。喉、胸橙棕色,腹白色。尾黑色,羽緣輝藍色,翅藍黑色,內側飛羽羽緣藍色。 [3] 
虹膜輝藍色或褐色,嘴黑色,腳暗褐色。 [3] 
大小量度:體重♂10克,♀10克;體長♂105-109毫米,♀110毫米;嘴峯♂9-9.5毫米,♀10.5毫米;翅♂63-65毫米,♀61毫米;尾♂44毫米,♀42毫米;跗蹠♂15毫米,♀15.5毫米。(注:♂雄性;♀雌性)(天全亞種) [3] 

玉頭姬鶲棲息環境

棲息於海拔2000米以下的常綠闊葉林、櫟林和次生林中,主要棲於海拔900-2000米的丘陵森林中。 [3] 

玉頭姬鶲生活習性

留鳥。常單獨或成對活動。多活動大高的樹枝和幼樹頂端,頻繁的飛到空中捕食飛行性昆蟲,也大樹冠層和林下幼樹與高的灌木枝葉上活動和覓食。樹棲性。主要以鞘翅目、鱗翅目、直翅目、膜翅目等昆蟲和昆蟲幼蟲為食。 [3] 
叫聲為低沉的tit-tit-tit 嘟聲,較Ficedula 的多數種類深沉。鳴聲為金屬般高音的似昆蟲鳴聲chiki-riki-chiki。 [3] 

玉頭姬鶲分佈範圍

分佈於孟加拉國、不丹、中國、印度、老撾人民民主共和國、緬甸、尼泊爾、泰國和越南。 [4] 
三個亞種在中國均有分佈:天全亞種為留鳥,見於從甘肅南部經四川西部至陝西南部秦嶺山脈南坡。指名亞種為西藏東南部、四川南部及雲南的留鳥。老撾亞種見於雲南西部。通常為罕見鳥。 [3] 

玉頭姬鶲繁殖方式

繁殖期5-6月。營巢於陡岸坑穴或樹洞中,也在枯死的樹洞中營巢。巢呈杯狀,主要由苔蘚構成,內墊有細的鬚根。每窩產卵通常4枚,也有產3枚的。主要有雌鳥孵卵,雛鳥晚成性,由雌雄親鳥共同哺育。 [3] 

玉頭姬鶲亞種分化

玉頭姬鶲(3亞種)

中文名稱
學 名
命名者及年代
1
Ficedula sapphira laotiana
Delacour & Greenway, 1939
2
Ficedula sapphira sapphira
Blyth, 1843
3
Ficedula sapphira tienchuanensis
Cheng, 1964
[2] 

玉頭姬鶲保護現狀

玉頭姬鶲保護級別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 2016年 ver 3.1——無危(LC)。 [4] 
已被列入《有重要生態、科學、社會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 [5] 

玉頭姬鶲種羣現狀

該物種分佈範圍廣,不接近物種生存的脆弱瀕危臨界值標準(分佈區域或波動範圍小於20000平方公里,棲息地質量,種羣規模,分佈區域碎片化),種羣數量趨勢穩定,因此被評價為無生存危機的物種。 [4]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