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玉皇觀

(中國內江玉皇觀)

鎖定
中國內江玉皇觀,是西晉末年,道人葛洪入川至漢安縣境內一空穴居煉丹修行(後人將此洞稱之為葛仙洞,位於今內江縣聯盟鄉境內)。 [1]  為紀念玉皇下降 [1]  的殊勝因緣,葛洪當即動手在河對岸數十里範圍內最高的一座山 [1]  上修建了三間草屋,以方便修行傳道。 [1] 
數年後,這座山上(此山名大梁山,位於內江市中區交通鄉)建起了一個道觀,為紀念“葛洪道人朝玉皇”的事蹟,後人將其命名為玉皇觀。 [1] 
中文名
玉皇觀
地理位置
四川內江
佔地面積
200餘畝
創建時間
西晉末年 [1] 
重建時間
1998年3月19日
重建人
唐至華
擴建人
餘明輝

玉皇觀景點創建

中國內江玉皇觀,是由東晉時期的中國古代十大名醫之一、預防醫學鼻祖、煉丹家、著名道教領袖葛洪真人所創建。

玉皇觀歷史淵源

相傳距今2500年前的春秋戰國時期,中國古代偉大的哲學家、思想家、楚國人老子(李耳)於公元前518年左右,辭官歸隱,西出秦嶺函谷關時,留下五千言光耀千秋的《道德經》名著,成為了中華道家學派的創始人。 在老子留下《道德經》的660多年後(公元142年左右),豐邑人(今江蘇徐州豐縣)張道陵入川修行,他以《道德經》為聖經,在四川鶴鳴山創建了中國第一大本土宗教即道教。

玉皇觀修行四川

大約公元340年,晉丹陽郡句容(今江蘇句容縣)的葛洪聽聞老子當年西出函谷關後,越過秦嶺叢山來到了“天府之國”暨四川。葛洪也追逐老子的足跡西行修煉,他溯長江而上,歷盡艱辛到達了天府之國的內江。 葛洪站在內江的沱江邊上,見此地青山交錯、江水環繞,看沱江西來東去、猶如一副循環往復、生生不息的天然太極圖。他認為此地或許就是老子所到之處,因此,葛洪便在沱江邊找一個山穴住了下來,開始修行打坐,佈道傳教,懸壺濟世。

玉皇觀玉皇顯聖、建觀修行

葛洪的德行感動了玉皇大帝,玉皇大帝在五彩祥雲圍繞下,降臨沱江邊的大梁山顯聖。葛洪便在大梁山搭建起三間茅舍,種下九九81棵黃果樹,在大梁山上煉丹修道、著書立説、傳道授醫。完成了他對中國道教和中醫發展都產生深刻影響的鴻篇鉅著《抱朴子》,全書將神仙道教理論與儒家綱常名教相聯繫,開融合儒、道兩家哲學思想體系之先河。 後人為了紀念葛洪和玉皇大帝,在三間茅舍基礎上修建了“內江玉皇觀”。到元末明初時,內江玉皇觀的規模發展到了鼎盛時期,大梁山上層層殿閣隱於鬱鬱葱葱的千年古樹之中,飛檐畫棟,金碧輝煌,氣派非凡,猶如仙境一般。

玉皇觀道觀興衰

玉皇觀鼎盛時期

元末明初,內江玉皇觀已是一個規模龐大、莊嚴神聖的道家道場,老百姓在上山朝拜的同時,默默的接受着傳統道德思想的教育和感化,那時每逢正月初九玉皇大帝聖誕,來自內江、自貢、瀘州等地排隊上山朝拜的民眾長達數里路之遙。當時,道觀佔地已達108畝,近百名道人常住修行,平時前來掛單的道人更是達到兩三百人。 [1] 

玉皇觀道觀被毀

內江玉皇觀在後來的六百年間,經歷了多次戰亂等浩劫,玉皇觀的殿閣玉宇毀於一旦,大部分建築物被毀壞,到解放前夕只剩下幾間簡陋的房屋。上世紀五六十年代,其中6、7間較好的殿堂房屋分給了當地村民居住,道士們或被逼離開,或被強行還俗。 [1] 

玉皇觀道觀重建

改革開放後,黨和國家落實宗教政策,在相關部門的支持下,全真龍門派第21代唐至華道長,帶領門下眾多弟子及信眾,經過多年籌備,共同出資,於1998年3月19日成功將內江玉皇觀恢復重建。自此,千年古觀——內江玉皇觀又燃起了嫋嫋香火。 [1] 

玉皇觀道觀擴建

二十一世紀初,又有茅山派上清宗第79代嫡傳,道長餘明輝與當地善信一道,籌巨資將這一傳統文化聖地進行擴建,擴建後的玉皇觀氣勢宏大,佔地200餘畝,是當今整個川東南難得一見的道家宮觀。 [1] 
歷史故事、民間傳説都已遠去,而霧繞重樓、莊嚴宏偉的內江玉皇觀不再只是道人的清修之所,更是世人祈福迎祥、淨化心靈、迴歸傳統道德世界的聖地。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