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玉燕堂

鎖定
玉燕堂,俗稱張廳,位於江蘇省崑山市周莊北市街38號,始建於明正統年間(1436~1449年)。 [1] 
玉燕堂佔地面積1400平方米,建築面積1884平方米,前後六進,大小房屋60餘間,其前後共有六進,由轎廳、前廳、主廳、堂樓、後河屋、水道閣等組成,正廳南側設有幽暗狹長的備弄,足有20米長,左側可連通堂樓,右側可進入花廳,備弄底下有一條晶瑩的小河穿越水閣而去,與南湖相道,一種“橋從門前進,船自家中過”的建築特色。中國的明代民居建築較少,玉燕堂是保存較完整的明代民居,所以玉燕堂在建築、歷史、文化方面具有重要義。 [2-3] 
2013年3月5日,玉燕堂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5] 
中文名
玉燕堂
地理位置
江蘇省崑山市周莊北市街38號
所處時代
佔地面積
1400 m²
保護級別
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編    號
7-0959-3-257
批准單位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
別    名
張廳
建築面積
1884 km²

玉燕堂歷史沿革

明正統年間(1436~1449年),明代中山王徐達之弟徐孟清後裔始建怡順堂,即玉燕堂原名。 [2] 
清代初期,玉燕堂被賣給張姓人家,改稱玉燕堂,又叫張廳。 [2] 
1982年以後,崑山市文管會辦公室、周莊鎮人民政府多次邀請中國古建專家羅哲文陳從周阮儀三等對玉燕堂進行規劃、設計。 [3] 
1990年,文物部門向江蘇省、崑山市文物行政部門申請經費,着手對玉燕堂瀕臨倒塌的部位進行整修。 [3] 
1991年,玉燕堂的主廳屋架得到修復。 [3] 
1992年,玉燕堂的轎廳、大廳兩進的屋面及兩側廂房樓得到修復,鋪設方磚等,並對外開放。 [3] 
1994年,玉燕堂的後河屋、水道閣等得到修葺,堂內居住的十幾户居民遷出。 [3] 
1998年,初步整修玉燕堂。 [3] 
2002年,玉燕堂的地坪得到整修。 [3] 
2004年,玉燕堂的後花園得到改造。 [3] 

玉燕堂建築格局

玉燕堂佔地面積1400平方米,建築面積1884平方米,前後六進,大小房屋60餘間,其前後共有六進,由轎廳、前廳、主廳、堂樓、後河屋、水道閣等組成,正廳南側設有幽暗狹長的備弄,足有20米長,左側可連通堂樓,右側可進入花廳,備弄底下有一條晶瑩的小河穿越水閣而去,與南湖相道,一種“橋從門前進,船自家中過”的建築特色。 [1] 

玉燕堂主要建築

玉燕堂主廳

主廳樓前設精巧雕琢的萬川掛落;樓下有落地蠡殼長窗;樓上則設蠡殼短窗,寬敞明亮;廳內有四根粗大的庭柱,柱下是罕見的木鼓墩,至今堅實如初;抬梁斗拱上雕刻着花卉圖案,千姿百態。 [3] 

玉燕堂備弄

備弄設在主廳的南側,足有20米長,備弄的左側連通每進堂樓,右側可進人花廳。東牆邊上保存着被煙火重黑的壁龕。走出弄底是一條細長的小河。 [3] 

玉燕堂箸涇

箸涇位於備弄後面,駁岸圍擁、綠樹掩映,像水晶筷似地穿屋而過。箸涇中段拓1丈餘見方的水池,可供小船停靠、交會、調頭。小河過屋之處,建有過河廊棚,廊棚兩側設有“吳王靠”的木椅欄杆。欄杆旁有一排敞窗,窗下是平整的石駁岸,駁岸間有如意形、虎頭形的纜石,拴着幾條柳葉似的小船,一派“轎從前門進,船自家中過”的奇妙景象。 [3] 

玉燕堂歷史文化

相關詩
沁園春·江南水鄉 [4] 
千載滄桑,雲海風情,物美水鄉。看江南古鎮,風光旖旎;吳王封地,紳士之邦。雅室名居,牌樓塔影,黛瓦白牆豐腴藏。曾緣起,賴鴻儒富賈,萬户榮昌。
大觀浩浩仙妝。賞盛貌、輕舟踏浪滄。進張廳探訪,玉堂攬勝;沈家數典,富甲一方。白峴初陽,太湖秋月,軟語淳風福祉長。龍鳳舞,見磐鳴鐘響,佛佑天疆。

玉燕堂文物價值

中國的明代民居建築較少,玉燕堂是保存較完整的明代民居,所以玉燕堂在建築、歷史、文化方面具有重要的意義。 [2-3] 

玉燕堂保護措施

玉燕堂旅遊信息

玉燕堂地理位置

玉燕堂位於江蘇省崑山市周莊北市街38號。

玉燕堂交通指引

自駕:自崑山市人民政府出發,路程約45.1千米,約49分鐘到達。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