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玉樓春·風前欲勸春光住

鎖定
《玉樓春·風前欲勸春光住》,是宋代愛國詞人辛棄疾的作品。這是一首惜春的詞作,表達了光陰易逝、壯志難酬的愁悶之緒。詞的上片,描繪了一片暮春的景象。詞的下片寫春光逝,白髮生,意中人又遠去,如風雨中的梨花,愁情別緒籠罩心中。全詞詞風清麗、造語玲瓏、意境含婉。
作品名稱
《玉樓春·風前欲勸春光住》
作    者
辛棄疾
創作年代
南宋
作品出處
全宋詞
作品體裁

玉樓春·風前欲勸春光住作品原文

玉樓春1·風前欲勸春光住
風前欲勸春光住,春在城南芳草路2。未隨流落水邊花,且作飄零泥上絮3
鏡中已覺星星誤,人不負春春自負4。夢迴人遠許多愁,只在梨花風雨處5 [4] 

玉樓春·風前欲勸春光住註釋譯文

玉樓春·風前欲勸春光住詞句註釋

1、玉樓春:詞牌名。《詞譜》載:《花間集》顧夐詞,起句有“月照玉樓春漏促”句,又有“柳映玉樓春日晚”句;《尊前集》歐陽炯詞,起句有“春早玉樓煙雨夜”句,因取為調名。雙調五十六字,上下片各四句、三仄韻。
2、 “風前”二句:春光在風雨中歸去,想勸也勸不住, 那城南道路的兩邊長滿了青青的芳草。
3、“未隨”二句:水邊的落花未隨流水飄去,而是像柳絮一樣沾到泥土上滯留不動。泥上絮:朱弁《風月堂詩話》:“參寥自杭謁坡 (蘇東坡)於彭城,一日,波遣官妓馬盼盼就求詩,參寥援筆立就,有‘ 禪心已作沾泥絮,不逐春風上下狂’之句。坡喜日:‘ 吾嘗見柳絮落泥中,謂可以人詩,偶未收人,遂為此人所先。'”
4、 “鏡中”二句:對鏡自照,頭上長出了白髮,人沒有辜負春天,但春天辜負了人,春光流逝,令人青春年華不再。星星:頭髮花白貌。左思《白髮賦》:“星星白髮, 生於鬢垂。”星星,指白髮。
5、“夢迴”二句:一覺醒來,想到意中人遠在天邊,看到風雨中的梨花,更引起無限的愁情離緒。 [4] 

玉樓春·風前欲勸春光住白話譯文

在悽悽風前,我多想勸住美好的春光停下匆匆的腳步,可惜她仍走在了城南萋萋的芳草路上,愈走愈遠。此刻我多想化作片片落花隨流水而去,無奈只能像水邊花那樣徘徊不前;我又想化作絲絲柳絮隨春風飄飛而去,無奈只能像沾泥絮那樣沉寂不動。
輕輕拂去鏡塵,我驚恐地發覺雙鬢已被星星塗染斑白。世人都不想辜負美好春光,可如今春光卻被我枉自辜負了。夢中我似乎回到了抗金前線,醒來倍添縷縷新愁。此時窗外的梨花正籠罩在一片風雨之中。

玉樓春·風前欲勸春光住創作背景

宋寧宗慶元二年(1196),辛棄疾由於上饒(今屬江西)帶湖寓所毀於火,遂徙居位於鉛山(今屬江西)東北境的期思渡別墅。那裏有一汩清泉,其形如瓢,詞人因名之為“瓢泉”。此詞即作於詞人遷居瓢泉新居當年的秋冬之際。 [2-3] 

玉樓春·風前欲勸春光住作品鑑賞

玉樓春·風前欲勸春光住文學賞析

詞上片筆入清婉,開首即以“風前欲勸春光住”極言傷春之意,為全詞奠定了感傷愁鬱的情感基調。在此,“勸” 字用得極妙,不僅寫出了留春之思,亦暗抒了幾分“強留不得”的無奈之情。傷春留春,便能留住嗎?詞人未曾言明,卻以一句“春在城南芳草路”遙應“勸”字,以“萋萋芳草”暗點時值幕春,含蓄地表達了“留不住”之意。及後,詩人筆鋒一轉,角度跌宕,以春的口吻寫了“春將去,春難留”的無奈與不甘。“未隨流落水邊花,且作飄零泥上絮”,“水邊花” “泥上絮”皆飄零之物:花隨流水去,杳然更無蹤;絮着泥上語,終亦碾作塵。然而即便註定了要流逝、要消失,詞人筆下的“春”卻仍願意以絮着塵泥的方式暫且留駐,可見其心中留思之深、不甘之重,而縱然不甘,春去夏來的自然規律也無可改易,所以,“泥上絮”的掙扎到最後也不過是平添幾絲愁緒罷了。在此,“未隨” “且作” 兩句相對偶,“水邊花” “泥上絮” 既是春日之代言,亦象徵着人之青春。春日難留,青春亦難留,此處,詞人筆下便已有嘆時光、傷年華之意。下片首次二句,緊承上片傷春傷年華之意,抒濃濃的惆悵之情。“鏡中已覺星星誤”,鏡中人,白髮已生,垂垂老矣,早非壯年。“人不負春春自負”,我不願辜負了春天,春天卻自己辜負了自己;我不願辜負青春,但最終還是辜負了。句中,“春” 一語雙關,既指春天,亦指青春。“不負”之語,不僅是在嘆春光逝、年華老,亦隱有壯志難酬、理想幻滅的悲慨之意。愁緒幾多,偎愁入夢,夢醒時,似愁緒已散,人亦疏灑,其實,其情其思,卻愈加沉重傷痛。是以,“夢迴人遠許 多愁”,無語更凝噎之後,詞人不曾以情束尾,而是以景結情,“只在 梨花風雨處”,在此,飄搖在風雨中的“梨花”不獨是“許多愁”的歸處,亦是詞人飄搖處境的象徵。愁凝梨花,風雨花曳,景悽美,情更悽迷,景中情語,語外情思,愁悶種種,自不言而喻。 [1] 

玉樓春·風前欲勸春光住名家點評

人民教育出版社編審顧之川《超級飛花令 月上柳梢卷》:“這是一首傷春詞,由傷春而感傷自己韶華流逝。” [5] 

玉樓春·風前欲勸春光住作者簡介

辛棄疾(1140-1207),南宋詞人。字幼安,號稼軒,歷城(今山東濟南)人。二十一歲參加抗金義軍,曾任耿京軍的掌書記,不久投歸南宋。歷任江陰籤判,建康通判,江西提點刑獄,湖南、湖北轉運使,湖南、江西安撫使等職。四十二歲遭讒落職,退居江西信州,長達二十年之久,其間一度起為福建提點刑獄、福建安撫使。六十四歲再起為浙東安撫使、鎮江知府,不久罷歸。一生力主抗金北伐,並提出有關方略,均未被採納。其詞熱情洋溢、慷慨激昂,富有愛國感情。有《稼軒長短句》以及今人輯本《辛稼軒詩文鈔存》。 [3] 
參考資料
  • 1.    琬如.飛花令裏讀詩詞 月是故鄉明.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18.10:128-129
  • 2.    謝永芳.辛棄疾詩詞全集匯校匯注匯評.武漢:崇文書局,2016:576
  • 3.    唐圭璋.唐宋詞鑑賞辭典(南宋·遼·金).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88:1598-1600
  • 4.    謝俊華.辛棄疾全詞詳註 下.瀋陽市:遼寧人民出版社,2016.03:597
  • 5.    顧之川總主編.超級飛花令 月上柳梢卷.濟南市:濟南出版社,2020.03: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