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玉樓春·桃溪不作從容住

鎖定
《玉樓春·桃溪不作從容住》是北宋詞人周邦彥的詞作。這首詞是描寫仙凡戀愛的。開頭點出桃溪,引用劉、阮遇仙之典故自憐緣淺。輕寫一筆,委婉動人,“秋藕”句重頓一筆。而“桃溪”、“秋藕”一暗一明,分點春秋,暗寓昔今不同。“當時”、“今日”,對比強烈情深意切。而“赤欄橋”、“黃葉路”又是一暗一明,分點春秋。“人如”、“情似”的結尾句,工整合情。全詞句句含情,字字含情,前後照應,累累如貫珠。
作品名稱
玉樓春·桃溪不作從容住
作    者
周邦彥
創作年代
北宋
文學體裁

玉樓春·桃溪不作從容住作品原文

玉樓春1
桃溪2作從容住,秋藕絕來無續處3。當時相候赤闌橋4,今日獨尋黃葉路。
煙中列岫5青無數,雁背夕陽紅欲暮。人如風後入江雲,情似雨餘粘地絮6 [1]  [2] 

玉樓春·桃溪不作從容住註釋譯文

玉樓春·桃溪不作從容住詞句註釋

  1. 玉樓春:詞牌名。詞譜謂五代後蜀顧夐詞起句有“月照玉樓春漏促”、“柳映玉樓春欲晚”句;歐陽炯起句有“日照玉樓花似錦”、“春早玉樓煙雨夜”句,因取以調名(或加字令)亦稱《木蘭花》、《春曉曲》、《西湖曲》、《惜春容》、《歸朝歡令》、《呈纖手》、《歸風便》、《東鄰妙》、《夢鄉親》、《續漁歌》等。雙調五十六字,前後闋格式相同,各三仄韻,一韻到底。
  2. 桃溪:雖説在宜興有這地名,這裏不作地名用。賙濟《宋四家詞選》所謂“只賦天台事,態濃意遠”是也。劉晨阮肇天台山故事,本雲山上有桃樹,山下有一大溪,見《幽明錄》、《續齊諧記》。韓愈《梨花發贈劉師命》:“桃溪惆悵不能過。”魏承班《黃鐘樂》詞:“遙想玉人情事遠,音容渾似隔桃溪。”用法均相同。
  3. 秋藕絕來無續處:“秋藕”與“桃溪”,約略相對,不必工穩。俗語所謂“藕斷絲連”,這裏説藕斷而絲不連。
  4. 赤闌橋:這裏似不作地名用。顧況《題葉道士山房》:“水邊垂柳赤欄橋。”温庭筠《楊柳枝》詞:“一渠春水赤欄橋。”韓偓《重過李氏園亭有懷》:“往年同在彎橋上,見倚朱欄詠柳綿,今日獨來春徑裏,更無人跡有苔錢。”詩雖把“朱欄”“彎橋”分開,而本詞這兩句正與詩意相合,不僅關合字面。黃葉路點名秋景,赤闌橋未言楊柳,是春景卻不説破。
  5. 列岫:陳元龍注引《文選》“窗中列遠岫”,乃謝眺《郡內高齋閒望》詩。全篇細膩,這裏宕開,遠景如畫,亦對偶,卻為流水句法。類似這兩句意境的,唐人詩中多有,如劉長卿、李商隱、馬戴、温庭筠。李商隱《與趙氏昆季燕集》“虹收青嶂雨,鳥沒夕陽天”,與此更相近。
  6. 情似雨餘粘地絮:晏幾道《玉樓春》詞:“便教春思亂如雲,莫管世情輕似絮。”本詞上句意略異,取譬同,下句所比亦同,而意卻相反,疑周詞從晏句變化。 [3]  [2]  [4] 

玉樓春·桃溪不作從容住白話譯文

桃溪奔流不肯從容留住,秋天的蓮藕一斷就沒有連接之處。回想當時互相等候在赤闌橋,今天獨自一人徘徊在黃葉蓋地的荒路。
煙霧籠罩着排列聳立的山岫,青蒼點點無法指數,歸雁揹着夕陽,紅霞滿天,時正欲暮。人生好象隨風飄入江天的白雲,離別的情緒好比雨後粘滿地面的花絮。 [3]  [4] 

玉樓春·桃溪不作從容住創作背景

詞是周邦彥元祐四年(1089)自廬州府教授離任時所作。詞人將別桃溪,回想起從前的旖旎生活,內心無限惆悵,頗是難捨。 [1] 

玉樓春·桃溪不作從容住作品鑑賞

玉樓春·桃溪不作從容住文學賞析

此詞以一個仙凡戀愛的故事起頭,寫詞人與情人分別之後,舊地重遊而引起的悵惘之情。整首詞通篇對偶,凝重而流麗,情深而意長。
首句“桃溪”用東漢劉、阮遇仙之事典。傳東漢時劉晨、阮肇入天台山採藥,於桃溪邊遇二女子,姿容甚美,遂相慕悦,留居半年,懷鄉思歸,女遂相送,指示還路。及歸家,子孫已歷七世。後重訪天台,不復見二女。唐人詩文中常用遇仙、會真暗寓豔遇。“桃溪不作從容住”,暗示詞人曾有過一段劉阮入天台式的愛情遇合,但卻沒有從容地長久居留,很快就分別了。這是對當時輕別意中人的情事的追憶,口吻中含有追悔意味,不過用筆較輕。用“桃溪”典,還隱含“前度劉郎今又來”之意,切合舊地重尋的情事。
第二句用了一個譬喻,暗示“桃溪”一別,彼此的關係就此斷絕,正象秋藕(諧“偶”)斷後,再也不能重新連接一起了,語調中充滿沉重的惋惜悔恨情緒和欲重續舊情而不得的遺憾。人們常用藕斷絲連譬喻舊情之難忘,這裏反其語而用其意,便顯得意新語奇,不落俗套。以下兩句,側重概括敍事,揭出離合之跡,遙啓下文。
“當時相候赤闌橋,今日獨尋黃葉路。”三四兩句,分承“桃溪”相遇與“絕來無續”,以“當時相候”與“今日獨尋”情景作鮮明對比。赤闌橋與黃葉路,是同地而異稱。俞平伯《唐宋詞選釋》引顧況、温庭筠、韓偓等人詩詞,説明赤闌橋常與楊柳、春水相連,指出此詞“黃葉路明點秋景,赤闌橋未言楊柳,是春景卻不説破。”同樣,前兩句“桃溪”、“秋藕”也是一暗一明,分點春、秋。三四正與一二密合相應,以不同的時令物色,渲染歡會的喜悦與隔絕的悲傷。朱漆欄杆的小橋,以它明麗温暖的色調,烘托往日情人相候時的温馨旖旎和濃情蜜意;而鋪滿黃葉的小路,則以其蕭瑟悽清的色調渲染了今日獨尋時的寂寞悲涼。由於是“獨尋黃葉路”的情況下回憶過去,“當時相候赤闌橋”的情景便分外值得珍重流連,而“今日獨尋黃葉路”的情景也因美好過去的對照而愈覺孤孑難堪。今昔之間,不僅因相互對照而更見悲喜,而且因相互交融滲透而使感情內涵更加複雜。既然“人如風後入江雲”,則所謂“獨尋”,實不過舊地重遊,記憶中追尋往日的繾綣温柔,孤寂中重温久已失落的歡愛而已,但畢竟寂寞悵惆中還有温馨明麗的記憶,還能有心靈的一時慰藉。今昔對比,多言物是人非,這一聯卻特用物非人杳之意,也顯得新穎耐味。“赤闌橋”與“黃葉路”這一對詩歌意象,內涵已經遠遠越出時令、物色的範圍,而成為一種象徵。
換頭“煙中列岫青無數,雁背夕陽紅欲暮”兩句,轉筆宕開寫景:這是一個晴朗的深秋的傍晚。煙靄繚繞中,遠處排立着無數青翠的山巒。夕陽的餘輝,照映空中飛雁的背上,反射出一抹就要黯淡下去的紅色。兩句分別化用謝朓詩句“窗中列遠岫”與温庭筠詩句“鴉背夕陽多”,但比原句更富遠神。它的妙處,主要不景物描寫刻畫的工麗,也不景物本身有什麼象徵涵義;而於情與景之間,存着一種若有若無、若即若離的聯繫,使人讀來別具難以言傳的感受。那無數並列不語的青嶂,與“獨尋”者默默相對,更顯出了環境的空曠與自身的孤孑;而雁背的一抹殘紅,固然顯示了晚景的絢麗,可它很快就要黯淡下去,消逝一片暮靄之中了。
結拍“人如風後入江雲,情似雨餘粘地絮。”兩句,收轉抒情。隨風飄散沒入江中的雲彩,不但形象地顯示了當日的情人倏然而逝、飄然而沒、杳然無蹤的情景,而且令人想見其輕靈縹緲的身姿風貌。雨過後粘着地面的柳絮,則形象地表現了主人公感情的牢固膠着,還將那欲擺脱而不能的苦惱與紛亂心情也和盤托出。這兩個比喻,都不屬那種即景取譬、自然天成的類型。而是刻意搜求、力求創新的結果。但由於它們生動貼切地表達了詞人的感情,讀來便只覺其沉厚有力,而不感到它的雕琢刻畫之跡。“情似雨餘粘地絮”,是詞眼,全詞所抒寫的,正是這種執着膠固、無法解脱的痴頑之情。
此詞純用對句,從而創造了一種與內容相適應的凝重風格。整首詞於排偶中,仍具動盪的筆墨,凝重之外而兼流麗風姿。 [1]  [2] 

玉樓春·桃溪不作從容住名家點評

白雨齋詞話》評此詞雲:“美成詞有似拙實工春,如玉樓春結句雲:‘人如風後入江雲,情似雨餘粘地絮。’上言人不能留,下言情不能已。呆作兩臂,別饒姿態,都不病其板,不病其纖,此中消息難言。”
《白雨齋詞話》卷一:“似拙實工。”又説:“上言人不能留,下言情不能已,呆作兩譬,別饒姿態。” [3] 
沈祖棻評:“這首詞是作者在和他的情人分別之後,重遊舊地,悵觸前情而寫下的。這一詞調的組織形式是七言八句,上、下片各四句,原來的格局就傾向於整齊。作者在這裏,沒有像其他詞人或自己另外填這一調子時所常常採取的辦法,平均使用散句和對句,以期方便地形成整齊與變化之間的和諧,卻故意全部使用了對句,從而創造了一種與內容相適應的凝重風格。然而由於排偶之中,仍具動盪的筆墨,所以凝重之外,也兼備流麗的風姿。這是我們讀這首詞時,特別值得加以思索之處。” [5] 
賙濟在《宋四家詞選》中説“只賦天台事,態濃意遠。”
陳洵《抄本海綃説詞》評價説:“上闋大意已足,下闋加以渲染,愈見精彩。”
俞平伯《清真詞釋》:“憶昔年得讀《清真詞》及此闋,有初見眼明之樂。後讀之乍熟,漸省其通體記敍,以偶句立幹,以規矩立極,辭固致佳,惟於空靈窅眇,蕩氣迴腸,似尚有所歉。頃徐而思之,始嘆其盡工巧於矩度,斂飛動於排偶,吾初見之未謬而評量之難也。” [2] 

玉樓春·桃溪不作從容住作者簡介

周邦彥(1056-1121),北宋詞人。字美成,號清真居士,錢塘(今浙江杭州)人。官曆太學正、廬州教授、知溧水縣等。少年時期個性比較疏散,但相當喜歡讀書。宋神宗時,寫《汴都賦》讚揚新法。徽宗時為徽猷閣待制,提舉大晟府(最高音樂機關)。精通音律,曾創作不少新詞調。作品多寫閨情、羈旅,也有詠物之作。格律謹嚴,語言曲麗精雅,長調尤善鋪敍。為後來格律派詞人所宗。作品在婉約詞人中長期被尊為“正宗”。舊時詞論稱他為“詞家之冠”或“詞中老杜”。有《清真居士集》,已佚,今存《片玉集》。 [6-7] 
參考資料
  • 1.    唐圭璋等著. 《唐宋詞鑑賞辭典》(唐·五代·北宋卷).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88年版(2010年5月重印):第1044-1045頁
  • 2.    玉樓春 其四 大石(宋·周邦彥)  .搜韻網[引用日期2014-11-28]
  • 3.    俞平伯.《唐宋詞選釋》.北京 :人民文學出版社,1979年10月第一版:128-129頁
  • 4.    史傑鵬 .《宋詞三百首正宗》 ..北京 :華夏出版社,2014.3 :212-213
  • 5.    周邦彥《玉樓春·桃溪不作從容住》宋詞鑑賞 
  • 6.    辭海.《辭海》(縮印本),.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89年版:第241頁
  • 7.    唐圭璋等著 .《唐宋詞鑑賞辭典》(南宋·遼·金卷) .上海: 上海辭書出版社, 1988年版(2010年5月重印): 第247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