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玉帶紋

鎖定
玉帶紋是中國傳統裝飾紋樣。一種條帶狀紋飾,顏色偏黑。表示貴氣貴人紋,跟玉帶紋很靠近,只是貴人紋比較靠近生命線。
中文名
玉帶紋
對    應
顏色偏黑
屬    性
狀紋飾
對    象
生命線

目錄

玉帶紋簡介

新石器時期,勞動者創造了彩陶藝術,不僅造型別致,而且紋樣獨特,實用美觀,藝術之光生生不息。先民們把生活中和自然界的可視物象,按照自己的理解,巧妙地組織運用到各種器皿器物上,形成了莊重大方、自然諧調的裝飾花紋,開創了一代風格。商、周奴隸社會時期,青銅藝術為其魁首。
無論是造型多樣的食器、酒器、樂器等,還是各種紀念性陳設器皿,都裝飾着精美的花紋圖案。我國古代傳統圖案紋樣來源大致可分三個部分。其一,來自中國民間工藝:陶瓷、刺繡、窗花、藍印花布,蠟染、剪紙、雕刻、編織等,這是勞動人民按照自己的意志發揮創造的,一般比較樸實、粗獷、鄉土氣息濃郁。其二來自宗教藝術,如宗教傳説和神話傳説,廟宇、石窟中的壁畫、藻井、龕楣、塑像服飾、基座、建築、雕刻以及各種供器裝飾。最典型的敦煌圖案,是佛教傳統圖案的精華部分。它是我國的能工巧匠吸收外來文化所發揮創造的一種獨特的藝術風格。這些圖案構圖嚴謹,富於理想。其三是來源於封建帝王、王公貴族、富豪商賈等所佔用的陳設品、日用品、服飾、首飾、建築……這些工藝品圖案是為了滿足奢侈者的物質生活和空虛的精神生活而精心設計的,並沒有專門的作坊由專人監督製作的,所以圖案非常精細,色彩富麗豪華。除了如前所説的那些傳統圖案外,相當一部分是福、壽、祿及文人字畫、詩歌為題材的裝飾圖案。多數採用了“米”字格和“九宮”格等格律形式。以上三部分紋樣,組成了我國傳統圖案的主流。玉帶紋---玉帶紋為條帶狀紋飾,顏色偏黑,條帶寬約0.3-2釐米。

玉帶紋概念

古往今來,“玉”字在人們心目中都是一個美好而高尚的字眼。玉器是一種高層次的文化載體,它對中國古代漢民族的政治、禮儀、商貿、圖騰、宗教、信仰乃至生活習俗和審美情趣所產生的深刻影響,是其他任何古器物無法比擬的。玉器在古代社會中既是精神財富,也是物質財富。玉所特有的美麗光澤和温潤內質使它成為一種超自然物品,被賦予人文之美,古人似乎對玉傾注了全部的才智和熱情。
縱觀中國玉文化八千年的發展史,既古老又年青,至今魅力不減,生命力越來越旺盛,不能不説是世界文明史上的奇蹟。現今日常生活中,玉器或佩戴,或陳設,不過是尋常裝飾品而已,但它在輝煌的中華文明史上曾經扮演過重要的角色,是中華文明奠基石。它是遠古先民頂禮膜拜的神物,是森嚴禮儀等級制度的象徵,是古人審美觀念的表現,更是中華民族美好品德的化身。一部玉器發展史就是一部中國文明史,中華民族以“愛玉”和“尊玉”而著稱於世。讓我們發揚光大中國玉文化的優良傳統,以玉比德,以德治國,共同感受中華民族愛玉、尊玉的偉大情懷。

玉帶紋沿革

在成都前蜀王建墓出土龍紋玉帶,是唯一有準確紀年的五代玉帶具,從這副帶具可以看出:
雙鉈尾排方玉帶
淺浮雕工藝,呈現池面工藝的孑餘
龍紋開始折轉,向三停九似發展,尚未形成整體繪畫畫面結構
宋代
宋代雖然流行金帶具,但玉具帶仍然是最高級別,是身份等級的昭示物、帝王重要獎賞物、邊國異族世家的進奉物。
特點:基本繼承了唐和五代的形制,帶銙的數量減少體量增大,尤其是鉈尾加長,帶銙側面地梯形坡度減小近乎垂直。紋飾方面,外來文化影響因素已經融合,不再具有明顯的異域風情,特別是"胡人"形象基本不見,取而代之的是文人雅士,主體紋飾周圍不再用細小的裝飾線紋圍繞,因而使得主體紋飾的裝飾效果更加突出。陰刻線紋從平行短小而演變為隨刻畫主題需要而彎曲流轉,因此給人以流暢飄逸之感。
工藝技法在前人的基礎上又有所創新,特別是方銙有兩個方面變化,一是減小了"池面"的深度,二是恢復了透雕技法。透雕技法比北周時期更加成熟、細膩,例如,荔枝紋、毬路紋就是藉助透雕技法完成的。出現桃形帶板。
遼、金、元時期
遼是契丹貴族建立的政權,金是女真族建立的政權。遼、金政權存在的時間分別與北宋、南宋大致對應。元代是北方蒙古民族建立的朝代。
遼代的帶飾形制沒有嚴格的規定,不同大小、不同質地飾物可以同時裝飾在同一條帶上。
金代則“其束帶曰吐鶻”。……吐鶻,玉為上,金次之,犀象骨角又次之。銙周鞓,小者間置於前,大者施於後,左右有鉈尾,納方束中,其刻啄多如春水秋山之飾。金代帶具已有定製,雙扣雙鉈尾帶已經成為唯一,奠定了後世帶具主流樣式基礎。
"元初立國,庶事草創,冠服車輿,並從舊俗。…近取金、宋,遠法漢、唐。"主要取金代帶制,以玉為最高,元史輿服志載皇帝的帶具數量二十四枚。
遼、金、元官服玉帶具不發達,以常帶為主。
遼、金、元時期最具特色的是反映"四時捺缽"紋飾的玉帶具。其中"春水"和"秋山"紋樣最多,主要用於皇親國戚、達官顯貴們參加春捺缽、秋捺缽活動時佩戴。
春水紋樣:春獵之水,縱鶻捕鵝、雁。
秋山紋樣:秋獵于山,射鹿、熊、虎。
遼、金、元時期最具特色的是反映"四時捺缽"紋飾的玉帶具。其中"春水"和"秋山"紋樣最多,主要用於皇親國戚、達官顯貴們參加春納缽、秋捺缽活動時佩戴。
玉帶具的主要種類:帶鈎、絛環、蹀躞帶穿等。證明該時期"常帶"是主要帶具。金玉帶成為官服的一部分在特殊場合使用,其數量大大減少。
遼、金、元時期紋飾主題有許多相似之處,但亦有所區別遼金早期主題紋飾比較單一,只有天鵝和鶻,周圍沒有花草裝飾,以浮雕的方式突出主題,用較粗的陰刻線紋描畫細部,環的特徵較為明顯。金代晚期至元代,尤其是元代,在鶻、鵝的周圍加了許多花草裝飾,採用多層透雕的技法,層層密密,加大了縱深感、裝飾感。有人將這種層層密密的風格總結為"密不通風"此時環的特徵已不明顯,僅在器物的背面保留環狀,器物的兩側,各有一缺口,一側略大用於承鈎,另一側稍小用於與帶固定。
玉帶具的紋飾題材範圍明顯增加,龍、螭、人物、花鳥、走獸、花果、龜遊、連珠等都是常見的紋飾,紋飾凸起較高,立體感強,方銙的體積較大且厚重,出現倭角,蹀躞環飾使用普遍,整體藝術風格是粗獷中見精細。
對應"絛環"的帶鈎,遼金時期不多見,元代帶鈎的特徵是:形制相對單一,多為琵琶形,體量較大厚重,鈎首較長,鈎首轉折的弧度較小,背部多長方橋形鈕。
明代
玉帶完全程式化,"革帶前合口出曰三台,左右排三圓桃。排方左右曰魚尾,有輔弼二小方。後七枚,前大小十三枚。"此時的玉帶具已經完全是身份地位的昭示物,基本沒有使用功能,出土、存世數量很龐大。
常見紋飾:雲龍、雲鶴、花卉、動物、人物、雜寶等。
明前期,玉帶具製作較為精良,如山東、南京等地皇家貴族出土物就屬此類。明中期以後,特別是嘉靖、萬曆時期,製作粗糙,以龍型為例,身軀細瘦,細部刻畫潦草,拋光簡單,可以稱為"粗大明"的代表作。
明代出現新的帶具品種,集鈎、環功用為一身的"帶扣",也有人稱為"絛環"或"鬧裝絛環"。從形制上看,這種帶扣應該用於日常生活中扎系的絛帶上。明代至清初,由於是新的品種,人們既喜愛又重視,因此選料講究、製作精心,見有不少精品傳世。整體敦厚,多兩側對稱浮雕龍紋、螭紋、花卉等。到清代逐漸退變,演變成透雕薄片狀,鈎短小,代表環的孔洞也較小。
另外還有些異型帶扣,如單體雙鈕帶扣、連體帶扣等。

玉帶紋清代

由於服制的變化,革帶系在補褂之內,其身份的標誌作用不再具備,因此逐步退化,帶銙基本無存,僅存帶鈎、帶扣其作用和明代基本相同。從可觀的傳世品數量上看,可能相當一部分帶鈎已經從實用轉為陳設。這種帶鈎特徵是:體量較大,鈎首短胖,多為龍首,鈎身浮雕蜿蜒面向龍首爬行的螭龍,似母子對望。其裝飾性遠遠大於實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