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玉帶橋

(江西省贛州市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鎖定
玉帶橋,位於江西省贛州市信豐縣虎山鄉中心村、隘高至龍洲的虎山河上,因其弧形如玉帶飛跨於崇山峻嶺之間,架於激流之上,故名玉帶橋。玉帶橋為當地富翁餘風歧募資建於清乾隆五年(1740年),故又名“風歧橋”。 [2] 
玉帶橋為二墩三孔層樓式拱橋,兩墩立於河流之中,其中一邊緊靠河岸護住河堤,另一邊形如駁船高出水面5.7米,拱跨14.3米,墩拱全部用青條石砌成,橋面寬3.8米,橋身成弧形,弧長81.45米,弦長74.44米,其弧弦最大距離為10.84米。玉帶橋橋面用小亂石鋪設而成,橋面上建有高3.2米的廊屋,廊屋為木石結構,分為23段(間)。 [4]  玉帶橋的修建使得贛南交通古道的作用突顯,玉帶橋為贛南帶來了機遇與發展,帶來了一方的繁榮與富庶。 [5] 
2013年3月5日,玉帶橋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3] 
中文名
玉帶橋
地理位置
江西省贛州市信豐縣虎山鄉中心村
所處時代
保護級別
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別    名
風歧橋
編    號
7-1125-3-423
批准單位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

玉帶橋歷史沿革

玉帶橋建於清朝乾隆五年(1740年),為當地富翁餘風歧募資修建。 [1-2]   
2022年09月15日,玉帶橋消防、安防工程升級。 [7] 

玉帶橋建築格局

玉帶橋是江南現存最長的弧形廊橋,結構獨特,氣勢雄偉。玉帶橋為二墩三孔層樓式拱橋,兩墩立於水流湍急的河流之中,其中一邊緊靠河岸護住河堤,另一邊形如駁船高出水面5.7米,拱跨14.3米,墩拱全部用青條石砌成,橋面寬3.8米,橋身成弧形,弧長81.45米,弦長74.44米,其弧弦最大距離為10.84米。玉帶橋橋面用小亂石鋪設而成,橋面上建有高3.2米的廊屋,廊屋為木石結構,分為23段(間)。廊屋兩端各建有4.2米高的瓦房橋頭堡。中間建有4.6米高的亭廟,長5.1米、寬3.8米里面還分了前廳和後殿,可供人們休息和祭祀。 [2]  [4] 
玉帶橋

玉帶橋文物遺存

玉帶橋橋頭 玉帶橋橋頭
玉帶橋橋頭有石碑,刻有一首無名古詩“日照玉帶水連天,龍虎護佑橋兩邊。飛虹卧波牽贛粵,商賈如去古道間。”此詩反映出古驛道上這座廊橋曾經的輝煌。橋屋的橫樑上懸掛着多塊牌匾,其中一塊上書“龍架遠波”。“龍架”指的是廊橋如飛龍一樣架設在山川河流之上;“遠波”,指的是翻卷在珠江乃至太平洋上的波濤。左右兩根石柱上刻有“功高德大固橋是賴聖偕神”“海闊江深登岸不須舟與楫”的對聯。 [1] 

玉帶橋歷史文化

  • 傳説軼事
隔河兩相望,無橋路難行。在沒有橋的歲月裏,南來北往的人僅靠竹筏渡河,在洶湧敫流中十分危險。尤其是在山河奔騰、水急浪高的春夏雨季裏,不時有人葬身其中。為造福一方百姓,便利南來北往的客商,當地有“餘善人”之稱的餘鳳歧慷慨解囊興建石橋。因河道寬闊工程浩大,當料盡財竭時,橋還未能夠竣工。心急如焚的餘鳳歧在一位和尚的點撥下,以苦行僧的方式製作了一副鐐銬戴上,三步一跪、五步一拜地從虎山鄉走往信豐縣城,沿途訴説叫賣,承諾如有人拿出銀子將石橋最後的工程完成,自己願意到他家終身為奴。在走了數十公里後,終於有一個善人被他的執着和赤誠所打動,傾其所有湊足了建橋所缺銀兩,買下他戴着的鐐銬,助餘鳳歧建好了石橋。 [1] 
  • 藝文
玉帶橋一一羅貫中
玉帶橋邊嫋嫋風,牧童橫笛過橋東。
夕陽返照桃花塢,柳絮飛來片片紅。 [1] 

玉帶橋文物價值

玉帶橋的修建使得贛南交通古道的作用突顯,為贛南帶來了機遇與發展,也帶來了一方的繁榮與富庶。一座原本單純為方便鄉民往來而築起的廊橋跨越家族、地方榮譽而有了更深層次的意義。 [5] 

玉帶橋文物保護

2013年3月5日,玉帶橋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3] 

玉帶橋所獲榮譽

2024年1月3日,玉帶橋入選贛州市第七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名錄。 [6] 

玉帶橋旅遊信息

  • 地理位置
玉帶橋位於江西省贛州市信豐縣虎山鄉中心村、隘高至龍洲的虎山河上。
  • 交通指引
信豐縣人民政府距離玉帶橋49千米,駕車約1個小時可到達。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