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玉山謠奉送王隱者

鎖定
《玉山謠奉送王隱者》是唐代鮑溶的七古詩。是詩人在長安期間遊歷玉山藍水所作的玉山歌謠。這首歌謠是送給一位與詩人相識的王姓隱者的。
作品名稱
玉山謠奉送王隱者
作    者
鮑溶
創作年代
唐代
作品出處
全唐詩:卷486-46
作品體裁
七古

玉山謠奉送王隱者作者簡介

鮑溶(生卒年不詳),字德源。早年曾隱居於江南山中,後又遊歷四方,與韓愈、李正封、孟郊等交好。元和四年(809)進士,但一生仕途不得志,窮困潦倒,飄泊無定,最後客死他鄉。詩多羈旅懷古、登臨弔古之作,在古樂府體方面造詣最深,才情皆備,氣勢恢宏,清約謹嚴,雅正高古。 [1] 

玉山謠奉送王隱者詩詞原文

鳳凰城南玉山高,石腳聳立爭雄豪。攢峯胎玉氣色潤,百泉透雲流不盡。萬古分明對眼開,五煙窈窕呈祥近。有客師事金身仙,用金買得山中田。閒開玉水灌芝草,靜醉天酒松間眠。心期南溟萬里外,出山幾遇光陰改。水玉丁東不可聞,冰華皎潔應如待。秋風引吾歌去來,玉山彩翠遙相催。殷勤千樹玉山頂,碧洞寥寥寒錦苔。

玉山謠奉送王隱者詩詞大意

該詩的大意為:長安城(又名鳳凰城)南的玉山很高,有如一雙巨大的石腳就地聳立,爭競雄豪。攢聚在一起的山峯內藴温潤的玉氣,山上高處百道泉水透出雲層,流淌下來,源源不盡。萬古的巖壁正對着眼前,左右分開,了了分明。五色煙霞嫋嫋而出,呈現出種種瑞祥之相。聽説曾有人虔心奉佛,用重金買得山中的田園,閒暇之時開掘玉山之水灌溉芝草,沉醉於天釀之酒後,隨意在山中松間卧眠。心中想要到萬里以外的南海,幾次出山,看到世事已變遷,不復從前光陰。水玉相激的叮咚之聲,是不可多聞的妙聲奇樂;?冬天溪水中皎潔的冰花,值得期待觀賞。秋風引着我歌去唱來,玉山的彩翠從遠處相催。萬千林樹在玉山頂上頻頻殷勤地向人招手,碧色的洞穴中卻只有少許耐寒的錦苔。
參考資料
  • 1.    孫建軍等主編,《全唐詩》選注 (1-16冊),線裝書局,2002年01月第1版,第3437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