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玉女山

鎖定
玉女山坐落在宜興湖父鎮陽泉村蓮子山上,距市區23公里。它因玉女潭而得名,是深潭幽壑、山林野趣為主的遊覽勝地。
玉女山莊面積16公頃,遊程2000米,內有玉陽洞天和玉潭凝碧兩主景。
中文名
玉女山
地理位置
宜興湖父鎮陽泉村蓮子山上 [1] 
佔地面積
16 公頃
著名景點
玉陽洞天和玉潭凝碧

玉女山景區簡介

進入玉陽洞天景區,怪石林立,奇洞聯珠。經期仙壑,上芙蓉城,一路石景綿延百餘米,其中三朵石芙蓉甚為壯觀。盤旋而下,有瑤台、三珠洞、飛雲洞、普賢峯等。在超然宇旁,有200餘平方米的平台,怪石林立,有若數十仙人相聚;白石數塊,猶如白雲飄繞。前進有集靈谷、會仙台、盤玉隈,其中羣石,如山水盆景,如羣獸散卧。前行有60餘米石峽,最狹處人只能側身而進,能見一線藍天。旁有翼角凌空的縹緲亭。上述所經之處,共有題刻23處,不知歷經幾代名人之手。穿過環玉亭,就是主景“玉潭凝碧”。玉女潭,傳説有玉女在此修煉而得名。潭方圓8米,水深64米,與地下泉水相通,是高質的礦泉水。潭旁有玉光閣,背靠山脊,面向深潭,為觀賞玉女潭最佳處。向東有幽篁數叢,梅林一片,並見有一對石牛卧伏草莽間,稱之謂金牛嶺。

玉女山旅遊記事

不知是不是因為在善卷洞裏受了涼,車到宜興十大風景之首的玉女山莊時,頭痛得正厲害,本不想下車的,可司機老黃卻説此處風景獨佳,且山上有一泉,泉水清冽甘甜,喝一口包治百病,不去看看肯定要後悔一輩子的。看他説得那麼活龍活現的,心中不僅惻惻然。活這麼大,藥吃了不少,最怕吃的就是後悔藥了,那種悔恨卻無奈的感覺專門在寂靜的時候噬咬着你的心,讓你坐卧不寧,直恨不得給自己兩耳光,比起來,這頭疼腦熱的又算什麼呢?
正是正午時分,火辣辣的太陽當頭照着,一離開有空調的麪包車就像鑽進了蒸籠一般,彷彿多站一分鐘便要變成下酒的小菜了,忙抱着大瓶小瓶跟着輕車熟路的老黃直往山上衝,倒把導遊小姐遠遠地拋在了後面。
玉女山莊果然不愧為避暑勝地,進山不久,暑氣頓消,又不像溶洞裏那般寒氣逼人,只見滿山奇草異石竟有平生未見之風采,忍不住放慢腳步聽導遊小姐用帶着濃濃的宜興普通話指點着。爬上山頂,但見怪石嶙立,不見一草一木,説不出的荒涼悽惻。剛往前跨一步,被導遊小姐一把拉住,原來已站在一個小小的山谷的邊緣。扶石俯身望去,那山谷寬不過兩米,卻陡峭無比,彷彿是天降神斧砍就的一般,旁有一巨石上刻着“盤古開天”。哦,難怪初到山頂時有荒涼之嘆,果然是地老天荒啊!頭上。一隆蒼穹,無風無雲;腳下,怪石累累,無徑無路。泉呢?泉在哪兒呢?
“要找玉女泉嗎?請過‘一線天’!”年輕的導遊站在一石縫前作出邀請的姿態。
一線天?我忙走到那僅容一人側身的石縫前張望,果然石壁上刻着“一線天?”三個白色的小字,就像這石縫兒,不細看是看不出來的。與眾人相扶而過,回首果見一線天光。再看看前面的景色,不由人吟哦起陸放翁“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佳句來。
前面是一大片青青的竹林,一根根翠竹亭亭玉立,似劍似戟。陽光透過竹葉灑落下來,照在青石鋪就的小路上,熒熒地泛着些綠光,空氣也彷彿凝聚成綠色,吸一口,清涼怡人,微風過處,竹葉呢喃。呵,真是一個好所在!若能獨坐林中一日,一定“林中方一日,世上已千年”吧?同行中大多是南方人,青竹是他們從小見慣的,只有我是生長在平原,第一次看到那麼大一片竹林,心中自有一分説不出的驚喜與歡欣,彷彿是重逢前世老友,禁不住端詳了又端詳。那些竹子,無論生長在坡上或是石縫裏,都是那麼直直地指向藍天,決不彎曲,心中感念一動,突然明白了為什麼歷代的仁人志士獨獨鍾情於竹:那寧折不彎的品德,那傲立於世的氣節,不正是我們中華民族的象徵嗎?又見一竹,獨秀於林,孤獨地凸立於一塊大青石上,奇怪的是,那塊大青石兀立一竹,竟沒有一絲一毫的裂縫,彷彿生石時就已生竹,有竹時便已有石。是不是緣?是不是又一段美麗的戀情?如果是,那一定很悽婉很悲烈,若曹老夫子再生,看到如此的竹石相依,會不會再蘸十年的心血又撰一部《石頭記》呢?
穿過竹林,小徑曲回,遇一亭上書“玉女泉”,眾人歡呼着奔向亭邊,果見一泓泉水汩汩流淌,寸許長的小魚兒小蝦兒逍遙其中,眾人忙用瓶裝水,導遊小姐笑彎了腰:“山下還有玉女潭哪!”
聽説尚有一潭,眾人又紛紛將水倒掉,而我看看裝了一半的瓶子卻有些不捨,乾脆裝滿,反正還有一隻瓶哩。將泉與潭同擁於懷,一生幾何?眾人撫掌大笑:“小丫頭真貪!”我也笑,面對如此的好山好水讓人怎麼能不生貪念?
潭是什麼樣的呢?想起朱自清的《綠》來,早已心馳神移,也不要導遊帶路,自顧自一溜煙地順着青石小路跑了下來。轉彎處,綠葉掩隱着一片南方最常見的白牆紫瓦的九曲迴廊,有青衣一閃,以為又是什麼庵堂寺廟,腳也不停,徑自離去,急的導遊在身後大聲地喊:“那兒就是玉女潭!”
玉女潭?!
我呆呆地看着迴廊及迴廊對面不足十公尺的石壁,直到導遊小姐走到身邊方隨她而行。剛走兩步,見一個三米多深的石級,拾級而下,那石壁前果有一潭,只是那潭水不是綠的,也沒有如綺的漣漪,而是藍瑩瑩的,飄着些許黃的綠的落葉。這就是潭嗎?
導遊小姐似乎看透了我的心思,笑着介紹道:“這不是一般的潭水,而是一種未經開發的優質礦泉水。此潭深六十多公尺,潭下是一巨大的溶洞,因有泉水不斷湧出,至今尚不能開掘。此水看似平常,入口卻很甘甜,若能常飲,才真的‘今年十八,明年二十’哩!不信,你們嚐嚐。”
有人看着水中的落葉直搖頭,我也只是取了一點點兒輕輕地呷了一口。呀,果然清冽甘甜,竟似久違了的故鄉的井水,那故鄉的人、故鄉的水、故鄉割不斷的血脈親情以及故鄉久遠了的童年竟在剎那間鋪天蓋地而來,枝頭鳥鳴婉轉,身邊人語輕軟,恍惚如靈魂出竅,飄飄然與白雲同行……哦,人們早已習慣了都市的繁華與喧鬧,也習慣了自來水濃濃的漂白粉味道,乍迴歸自然,如何能夠辯出原始的質樸與香甜?
回首,再回首,玉女山莊終於消失在我的身後,而那山,那水,那竹,那潭,卻永遠地印在了我的心中!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