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玄猿賦

鎖定
《玄猿賦》是唐代吳筠創作的一篇散文。
作品名稱
玄猿賦
作    者
吳筠
創作年代
唐代
出    處
《全唐文》
作品體裁
散文

玄猿賦作品原文

玄猿賦
前志稱周穆王南征,君子變為猿鶴,小人變為蟲沙。夫神用無方,未必不爾。筠自入廬嶽,則睹斯元猿。嘉其雨昏則無聲,景霽則長嘯,不踐土石,超遙於萬木之間。春咀其英,秋食其實。不犯稼穡,深棲遠處,猶有君子之性,異乎狙猱之倫。且多難已來,庶品凋敗,麋鹿殫於網罟,遺困於誅求。此獨蕭然,物莫能患,豈不以託跡敻絕,不才遠禍。昔夫子嘆山樑雌雉,曰“時哉時哉”!予因感之,聊以作賦雲耳。
伊元猿之所育,於南國之層岑,動不踐地,居常在林,雖泛泛而無據,亦熙熙而有心。雲嵐昏而共默,風雨霽而爭吟,使幽人之思清暢,羈客之涕沾襟。何必聆嶰谷之管,對雍門之琴哉!歷千尋之喬木,俯萬仞之危嶠,弄遊雲之亂飛,嬉落日之橫照。連肱澗飲,命侶煙嘯,或聚而閒棲,或分而回趠,壽同靈鶴,性合君子。阻重巖之險,非虎豹所履,蔭交柯之密,豈鵰鶚能視?故逢蒙操弓,憚高深而止;鄧公折箭,含惻隱而已。何患累之罕臻,不幹物以利已,詎若狒狒凌人以就戮,猩猩甘酒而遄死?夫時珍貂裘,世寶狐白,彼徒工於隱伏,終見陷於機辟。麝懷香以賈害,狙伐巧而招射,小則悲翠殞於羽毛,大則犀象殘於齒革。孰能去有用之損,取無用之益?因棄置於常情,永逍遙以自適。無威刑相臨,有族類相親,食資諸物,衣取諸身,不賦不役,靡勞靡勤。如政教之未施,保巢居之淳淳,匪虞氏之所及,何狙公之能馴。吾固知人為萬物之貴,又焉測元化之所謂大鈞乎? [1] 

玄猿賦作者簡介

吳筠(?~778年),字貞節(一作正節),華州華陰(今屬陝西)人。唐代道士,也是道門中文學創作最豐富的作家之一。曾和著名道士元丹丘、李白等同隱於嵩山。 [2] 
參考資料
  • 1.    王水照. 傳世藏書.集庫.總集 7-12 全唐文 1-6[M].海口:海南國際新聞出版中心,第6623頁
  • 2.    孫瑋,常松木主編;馬長林,李彥芳,王秀蘭等副主編,歷代名人與嵩山,河南人民出版社,2009.09,第566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