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食肉目鼬科動物)

鎖定
獾是食肉目鼬科獾屬的 [12]  哺乳動物 [13]  其身體肥大,鼻端尖,耳短,眼小;頸部粗短,四肢粗壯,前後足的趾均具強有力的棕黑色爪,前足的爪比後足的爪長;背部黑棕色與白色混雜;頭部毛短,有三條白色縱紋,耳背面及後緣黑棕色,上緣白色;下頜、喉部及身體腹面與四肢都是黑棕色。 [14] 
獾在中國除台灣、海南外,各地均有分佈,同時廣佈於歐洲、亞洲。通常築洞於土丘或大樹下,洞道甚長。 [15]  嗅覺靈敏,善掘土,穴居,晝伏夜出,大多數種類獨居生活。獾的食性很雜,喜食植物根莖、玉米、花生、菜類、瓜類、豆類等,也食昆蟲、蚯蚓、青蛙、鼠類和其他小哺乳類、小爬行類動物等。適應能力強。每年只繁殖1次,每胎產仔3至4只。 [12]  壽命約15年。 [16] 
獾並非瀕危物種 [17]  棲息在森林中的獾類由於森林的大規模減少導致棲息地越來越少,而其他較少受到威脅的獾類也受到了人類的“迫害”, [18]  所以獾的數量已大大減少。現已有各種法令為獾提供保護,例如英國法律規定捕殺、傷害獾或破壞其洞穴均屬違法行為。 [17]  獾屬下的蜜獾喜食蜜,經常與導蜜鳥協作捕食。 [19] 
外文名
badger;brock
中文學名
拉丁學名
Meles meles
脊索動物門
亞    門
脊椎動物亞門
哺乳綱
食肉目
亞    目
裂腳亞目
鼬科
亞    科
獾亞科
獾屬
分佈區域
分佈歐洲和亞洲大部分地區
命名時間
Linnaeus, 1758

形態特徵

食肉目鼬科獾屬的哺乳動物。其身體肥大,鼻端尖,耳短,眼小;頸部粗短,四肢粗壯,前後足的趾均具強有力的棕黑色爪,前足的爪比後足的爪長;脊背從頭到尾長有長而粗的針毛,顏色是黑棕色與白色混雜,呈現棕灰色;鼻端具有發達的軟骨質鼻墊,類似豬鼻;四肢較粗而強,趾端均生有強而粗的長爪,爪長近似趾長。它的爪子細長而且彎曲,尤其是前肢爪,是掘土的有力工具。獾的毛色為黑褐色與白色相雜,頭部中央及兩側有三條白色條紋。背部黑棕色與白色混雜;頭部毛短,耳背面及後緣黑棕色,上緣白色;下頜、喉部及身體腹面與四肢都呈黑棕色。 [1]  [4-5]  [12-14] 

棲息環境

通常築洞於土丘或大樹下,洞道甚長。 [6]  [15] 

生活習性

獾
(5張)
嗅覺靈敏,善掘土,穴居,晝伏夜出,大多數種類獨居生活。獾的食性很雜,喜食植物根莖、玉米、花生、菜類、瓜類、豆類等,也食昆蟲、蚯蚓、青蛙、鼠類和其他小哺乳類、小爬行類動物等。適應能力強。 [7] 

分佈範圍

在中國除台灣、海南外,各地均有分佈,同時廣佈於歐洲、亞洲。 [6]  [15] 

繁殖方式

每年只繁殖1次,每胎產仔3至4只;壽命約15年。獾的人工養殖方法簡單,投資少,成本低,效益高,是發展前景廣闊的一種養殖業。為此,現將獾的人工養殖技術介紹如下: [7]  [8] 
圈舍建造。在環境較僻靜的地方,建一個15~20平方米的園地,周圍用石頭或磚砌壘2米左右高的圍牆。裏面用石頭做成假山,假山周圍砌壘些洞穴,洞穴的上面要嚴密,以防漏雨水。洞內放些柔軟的乾草或幹樹葉等。園地面積的大小、假山的大小及洞穴個數的多少,要根據飼養獾的數量而定。
獾
配種繁殖。在人工飼養的情況下,母獾在1年左右,公獾在1.5年左右即達到性成熟。公、母之間即開始有性衝動行為。獾每年只繁殖1次,一般在8月初至9月底開始交配。公、母性交後,其胚泡滯育期較長,受精卵2~3個月內不着牀,在子宮內處於遊離狀態,受精卵着牀後即開始發育。一般到第二年的4~5月份產仔。其妊娠期230天左右,每胎產仔3~4只。仔獾35日齡左右睜開眼睛。經過5~6個月的生長髮育,到秋末冬初時,幼獾基本長大。
飼養管理。獾是雜食動物,其飼料來源非常廣泛。植物性飼料有:花生、大豆、玉米、高粱穀子、瓜幹、各種薯類、瓜果、蔬菜類等。動物性飼料有:各種畜禽肉、畜禽內臟、青蛙、鼠類、昆蟲類等。在應用時,植物性飼料和動物性飼料最好配合起來飼餵。在獾的非配種期要以碳水化合物飼料為主,適當搭配些蛋白質飼料即可。但在入冬前要增加蛋白質飼料的數量,使獾達到較好的肥度,以利其安全越冬。當獾進入配種期,由於母獾、公獾性慾衝動,性交次數較多,消耗體力較大,這時其飼料質量也應適當提高。日糧中蛋白質飼料應占到40%左右,碳水化合物飼料應占50%左右,蔬菜類應占10%左右。還應補充一點麥芽、酵母、維生素之類。母獾進入妊娠期後,營養質量更應提高,蛋白質飼料應增加到50%左右,而且還要做到新鮮和多樣化,以保證胎兒在體內的生長髮育和母獾的身體健康。對幼獾的飼養:當仔獾長到80日齡以後,就可斷奶分窩飼養。
獾
日常管理。一是投料要新鮮無污物;二是經常打掃飼養場地,保持乾燥衞生;三是對飼養場地要保持安靜,防止參觀和生人進入。同時還要防止家狗和野貓的侵襲。

亞種分化

狗獾

獾
(2張)
又名獾、獾八狗子。主要分佈在中國的東北、西北、華南、中南等地。是一種皮、毛、肉、藥兼具的野生動物。狗獾體重約10~12公斤,體長45~55釐米。頭扁、鼻尖、耳短,頸短粗,尾巴較短,四肢短而粗壯,爪有力適於掘土,經常在洞裏生活,背毛硬而密,基部為白色,近末端的一段為黑褐色,毛尖白色,體側白色毛較多。頭部有白色縱毛三條;面頰兩側各一條,中央一條由鼻尖到頭頂。下頜、喉部和腹部以及四肢都呈棕黑色。狗獾多棲息在叢林、荒山、溪流湖泊,山坡丘陵的灌木叢中。喜羣居,善挖洞。食性很雜。

豬獾

遍佈於中國華東、華南、西南、華北及陝西、甘肅和青海等地區。國外印度、泰國、馬來西亞和蘇門答臘等地也有分佈。體形大小似狗獾,二者區別主要在於豬獾的鼻墊與上唇間裸露,吻鼻部狹長而圓,酷似豬鼻。體重10千克以上,體長650~700毫米。全身淺棕色或黑棕色,另雜以白色;喉及尾白色;鼻尖至頸背有一白色縱紋,從嘴角到頭後各有一道短白紋。從平原到海拔3000多米的山地都有棲居,生活習性與狗獾相似穴居,住巖洞或掘洞而居,性兇猛,叫聲似豬。視覺差,嗅覺發達。夜行性。食性雜,尤喜食動物性食物,包括蚯蚓、青蛙、蜥蜴、泥鰍黃鱔螻蛄、天牛和鼠類等,也食植物性食物,有時盜食農作物玉米、小麥、白薯和花生等。有冬眠習性。立春前後發情,懷孕期3個月左右,於4~5月產仔,每胎2~4仔。
區別豬獾與狗獾,二者相似而略有不同。狗獾像小狗而比小狗更肥,尖嘴短足,短尾長毛,褐色。

狼獾

主要生活在北極邊緣及亞北極地區的叢林之中,中國的東北有時也能看到它們的足跡。大概是因為它們既有狼一樣的殘忍,又有獾一樣的體形,因此而得名。實際上,狼獾屬於鼬鼠家族,而且是該家族中最大的動物,身長可達1米,重達25公斤,以棕色為主,遠遠望去,很像一頭小小的棕熊。
是一種喜歡獨來獨往的動物,只有到發情期才肯聚在一起。它們活動的範圍很大,母獾的領地可達50~300平方公里,公獾更大,甚至可達1000平方公里以上,往往覆蓋了好幾個母獾的領地。母獾對自己的領地防守得很嚴,特別是在發情期及餵養幼仔的時候就更是如此,對於任何膽敢來犯的母獾都會給以堅決的回擊,嚴防第三者插足。但對於前來求婚的公獾又另當別論,因為這正是它求之不得的。狼獾的妊娠期很長,約120天左右,然後產下一窩幼仔,一般為1~3只,有時多達4只,兩年後成熟,開始繁殖。
食性很雜,鳥蛋、小鳥、旅鼠甚至秋天的漿果都吃,但其主要食物是馴鹿。
在中國僅見於大興安嶺森林,是一種不知疲倦地到處遊蕩的食肉獸,晝夜能跑三四十公里,更以貪食知名。雖然經常吃其他野獸吃剩的屍體,但也會襲擊比自己大得多的動物。

蜜獾

雖然屬鼬科動物,但卻單列一個亞科——蜜獾亞科(MELLIVORINAE)。這處亞科只有蜜獾一屬一種動物。
分佈範圍很廣,非洲、亞洲西南部、阿拉伯、中亞地區等。體長60~77釐米,肩高一般25~30釐米。背部為灰色。它的皮毛鬆弛而且非常粗糙,不怕蜂蜇蛇咬。淺居在各種類型地帶——雨林、開闊的草原以至於水邊,要在黃昏和夜晚活動,常單獨或成對出來。白天在地洞中休息。蜜獾可稱為雜食性動物,各種食物都吃,包括小哺乳動物、鳥、爬蟲、螞蟻、腐肉、野果、漿果、堅果等。甚至連眼鏡蛇和蒙巴蛇一類的毒蛇也吃。不過它最喜歡吃的是蜂蜜。它與黑喉響蜜鴷(INDICATOR)結成了十分有趣的“夥伴”關係。響蜜鴷一見到蜜獾就會不停地嗚叫以吸引蜜獾的注意力,蜜獾循着響蜜鴷的叫聲跟着它走,同時也發出一系列的迴應聲。蜜獾用其強壯有力的爪子扒開蜂窩吃蜜,而響蜜鴷亦可分享一餐佳餚,因為響蜜鴷自己是破不開蜂窩的。 [3] 

鼬獾

又名子、山獾、白猸,屬食肉目鼬科頭大,豬鼻,頭頂同面部有明顯大白點。背脊深棕色至灰棕色。腳短,有利爪,可以用於翻鬆泥土。肛門有腺體,受到威脅時就會釋放臭氣。平均身長40釐米,尾平均20釐米。尾巴的毛較短,長度大約是頭到身體之間的一半長。

同種分化

中文名 英文名 拉丁名 命名人
豬獾 HOG BADGER ARCTONYX COLLARIS F.CUVIER
獾 EURASIAN BADGER, OLD WORLD BADGER MELES MELES (LINNAEUS)
伊氏鼬獾 EVERETT'S FERRET BADGER MELOGALE EVERETTI (THOMAS)
鼬獾 CHINESE FERRET BADGER MELOGALE MOSCHATA (GRAY)
BURMESE FERRET BADGER MELOGALE ORIENTALIS I.GEOFFROY
大齒鼬獾 LARGE-TOOTHED FERRET BADGER MELOGALE PERSONATA
巽他臭獾 SUNDA STINK BADGER MYDAUS JAVANENSIS (DESMAREST)
臭獾 PALAWAN STINK BADGER MYDAUS MARCHEI (HUET)
蜜獾 HOG-BADGER HOG, RAT MELLIVORA CAPENSIS (SCHREBER)
狼獾 WOLVERINE GULO GULO (LINNAEUS)

保護現狀

保護級別

並非瀕危物種。 [9] 

主要威脅

棲息在森林中的獾類由於森林的大規模減少導致棲息地越來越少,而其他較少受到威脅的獾類也受到了人類的“迫害”,所以獾的數量已大大減少。 [10-11] 

保護措施

已有各種法令為獾提供保護,例如英國法律規定捕殺、傷害獾或破壞其洞穴均屬違法行為。 [11]  [17] 

其他內容

有一種獾叫蜜獾,還有一種鳥叫導蜜鳥。蜜獾要吃蜂蜜,導蜜鳥要吃蜂蠟,但是兩位的本事都不太大,要互相幫助才能吃到自己愛吃的東西。蜜獾牙齒鋒利,前爪粗硬有力,適合挖土、爬樹,專門搗碎蜂巢。它皮膚堅硬厚實,上面佈滿了長而蓬鬆的粗毛,不怕野蜂螫。導蜜鳥平時也總是忙於尋找野蜂巢,但它卻沒有那麼大的力氣來弄破蜂巢,所以只好找蜜獾當幫手。野蜂常常把巢築在很高的樹上,蜜獾不易找到。所以當導蜜鳥發現樹上的蜂巢時,便馬上四處找蜜獾。為了引起蜜獾的注意,導蜜鳥就不停地扇動翅膀,身體做出特殊的動作,併發出“嗒嗒”聲。當蜜獾得到信號後,匆匆趕往目標所在地,爬上樹去,咬碎蜂巢,吃掉蜂蜜。而此時導蜜鳥則悠閒地在旁邊等候,等蜜獾美餐一頓走了以後,再來獨自享受被蜜獾咬碎的蜂房裏的蜂蠟。蜜獾和導蜜鳥真是一對好幫手。 [2]  [19] 
參考資料
  • 1.      .博聞網[引用日期2014-03-11]
  • 2.    導蜜鳥和蜜獾的合作-----有感  .導蜜鳥和蜜獾的合作-----有感.2011-11-22[引用日期2015-11-03]
  • 3.    Honey Badger  .IUCN Red List[引用日期2022-04-16]
  • 4.    《魅力桓仁》編委會,魅力桓仁 3 方物名品,吉林文史出版社,2011.06,第45頁
  • 5.    紀加義,趙玉清編著,山東藥用動物,山東科學技術出版社,1979.08,第411頁
  • 6.    格日勒其木格·黑鶴著,野兔的危機,山東美術出版社,2018.06,第175頁
  • 7.    《魅力桓仁》編委會,魅力桓仁 3 方物名品,吉林文史出版社,2011.06,第45頁
  • 8.    (德)希爾德等著;王萍等譯,最新少年兒童動物百科全書 非洲動物、貓科動物、森林動物、北極動物、熊,寧夏少年兒童出版社,,第223頁
  • 9.    印度XACT集團;王妍譯,不可思議de1100 動物世界,吉林出版集團有限責任公司,2010.07,第36頁
  • 10.    (英)大衞·麥克唐納主編,世界動物大百科全書 上,黑龍江科學技術出版社,2009.05,第167頁
  • 11.    印度XACT集團;王妍譯,不可思議de1100 動物世界,吉林出版集團有限責任公司,2010.07,第36頁
  • 12.    魅力桓仁》編委會,魅力桓仁 3 方物名品,吉林文史出版社,2011.06,第45頁
  • 13.    格日勒其木格·黑鶴著,黑鶴自然之歌系列 野兔的危機,吉林出版集團股份有限公司,2017.09,第175頁
  • 14.    紀加義,趙玉清編著,山東藥用動物,山東科學技術出版社,1979.08,第411頁
  • 15.    格日勒其木格·黑鶴著,野兔的危機,山東美術出版社,2018.06,第175頁
  • 16.    德)希爾德等著;王萍等譯,最新少年兒童動物百科全書 非洲動物、貓科動物、森林動物、北極動物、熊,寧夏少年兒童出版社,,第223頁
  • 17.    印度XACT集團;王妍譯,不可思議de1100 動物世界,吉林出版集團有限責任公司,2010.07,第36頁
  • 18.    (英)大衞·麥克唐納主編,世界動物大百科全書 上,黑龍江科學技術出版社,2009.05,第167頁
  • 19.    法國拉魯斯出版公司著,拉魯斯百科全書 多樣的哺乳動物,新世界出版社,2015.09,第84頁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