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獻縣

鎖定
獻縣,隸屬河北省滄州市。位於河北省東南部 [9]  滄州市西部 [6]  ,總面積1171平方公里。 [8]  獻縣屬温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四季分明。獻縣下轄10個鎮、8個鄉、2個街道辦事處、1個國營農場、500個行政村。截至2022年12月,獻縣總人口65萬人 [22]  [7-9] 
明洪武九年,改樂壽州為獻縣,屬京師河間府,遂定今獻縣之名。1993年7月,屬滄州市。獻縣處於京津冀都市圈、雄安新區輻射區、環渤海經濟帶核心區。106國道、307國道、石黃高速、保滄高速、京德高速在境內縱橫穿越。獻縣是中國金絲小棗之鄉,中國農業全產業鏈典型縣。主要景點有馬本齋紀念館、單橋、漢墓羣等 [9-10]  [22]  [4]  [9] 
2022年,全縣地區生產總值229.0億元。 [15]  [22] 
中文名
獻縣
外文名
Xian County
行政區劃代碼
130929
行政區類別
市轄縣
所屬地區
河北省滄州市
地理位置
河北省東南部
面    積
1171 km²
下轄地區
10個鎮、8個鄉、2個街道、1個國營農場
政府駐地
樂壽鎮
電話區號
0317
郵政編碼
062250
氣候條件
温帶大陸性季風氣候
著名景點
獻王陵單橋 [2] 
車牌代碼
冀J
地區生產總值
229.0 億元(2022年) [22] 
人    口
65萬(2022年)

獻縣歷史沿革

獻縣建置之初,定名為樂城邑,周代屬冀州。 [21] 
秦始,置36郡,樂成邑屬鉅鹿郡。
漢高祖六年(公元前211年),置樂成縣,析鉅鹿郡置河間郡,樂成屬河間郡,郡治在樂成(今獻縣河城街南)。西漢文帝時,置河間國,轄樂成、武遂候井、弓高四縣,國王劉闢疆,二世國除,復設河間郡。漢景帝二年(公元前154年),樂成屬河間國,為國都治所。漢桓帝時,以邑老山陵,在樂成建其父皇(追封)皇陵名樂成陵。縣名遂改樂陵縣。
三國魏黃初三年(223年),樂成縣改稱樂城縣。
三國時至西晉,樂城屬河間國。
北魏初,樂城屬河間郡。太和十一年(478年),樂城縣治所遷至樂壽崖(今縣治所西南),河間郡遷至武垣(歷史上稱西武垣、今肅寧境漢武桓城),河間之名脱出邑境北移。
北齊,樂城縣境增益,屬瀛州河間郡。
隋開皇十八年(598年),改樂城為廣城。隋仁壽初(601年前後),因“廣”字為國君楊廣名諱,廣城又改稱樂壽,緣以樂壽崖、樂壽亭得名,屬瀛州。隋大業三年(607年),改瀛州為河間郡,統13縣,樂壽縣屬之。
唐初,沿襲隋制,唐代宗大曆年間(770年前後)改屬深州,憲宗元和十年(815年)復歸瀛州,後又改屬深州。
五代初,仍屬深州,石趙之後,今獻縣的中西部屬中原故國,東北部屬契丹,直到後周世宗柴榮收復瀛莫,縣東區域才回歸中原。
宋太宗至道三年(997),樂壽(今獻縣西南部及泊頭市西北部)屬瀛州。宋神宗熙寧元年(1073年),降最城縣為鎮,其境併入樂壽。宋徽宗大觀二年(1108年),瀛州改設為河北東路河間府,樂壽屬之。
金太宗天會七年(1129年),樂壽升為壽州。金完顏亮天德三年(1151年),改壽州為獻州。
明初,仍為獻州,明洪武九年(1376年),降州為縣。改樂壽州為獻縣,屬京師河間府,遂定今獻縣之名。
清,獻縣屬直隸省河間府。
民國元年(1912年),仍屬河間府,次年,屬直隸省渤海道,民國三年(1914年),渤海道改稱津海道。民國二十六年(1937年),獻縣屬河北省第六行政督察專區。民國二十七年(1938年)後的抗日戰爭中,獻縣為半淪陷區,淪陷部分屬河北省公署津海道,根據地屬冀中行政公署第一專區。民國三十年(1941年)根據地改九專區。民國三十三年(1944年),區屬直隸渤海特區,根據地屬冀中八專區,直至民國三十七年(1948年)。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至1958年,獻縣屬河北省滄縣專區。
1958年6月,劃歸天津專區。
1959年,劃歸天津市。
1961年,改屬滄州專區,後屬滄州地區。
1993年7月,獻縣屬滄州市。 [16]  [22] 

獻縣行政區劃

獻縣風光
獻縣風光(16張)
1988年,獻縣下轄21個鄉(民族鄉一個)、2個鎮、一個國營農場。 [16] 
截至2021年10月,獻縣下轄10個鎮、8個鄉、1個國營農場:樂壽鎮淮鎮鎮河城街鎮郭莊鎮陳莊鎮韓村鎮陌南鎮段村鎮十五級鎮高官鎮南河頭鄉壘頭鄉西城鄉商林鄉本齋回族鄉張村鄉臨河鄉、小平王鄉、梅莊窪農場。 [7]  縣政府駐樂壽鎮。 [8]  [22] 
截止2022年,獻縣下轄10個鎮、8個鄉、2個街道、1個國營農場,即樂壽鎮、河城街鎮、郭莊鎮、淮鎮、陳莊鎮、陌南鎮、韓村鎮、高官鎮、段村鎮、十五級鎮、壘頭鄉、商林鄉、南河頭鄉、西城鄉、本齋鄉、張村鄉、臨河鄉、小平王鄉、平安街道、京開街道、梅莊窪農場。 [22] 

獻縣地理環境

獻縣位置境域

獻縣,位於河北省東南部 [9]  ,北靠京津,東臨渤海,南通中原,西接石家莊,是京津冀都市圈、雄安新區輻射區、環渤海經濟圈縣市區之一。 [6]  總面積1171平方千米。 [8]  [22] 

獻縣地形地貌

獻縣地處海河流域、黑龍港地區中部,屬沖積扇平原與沖積平原的交接地區。總觀全境,地勢平坦,自西南向東北緩緩傾斜,坡降為萬分之一。海拔大都在10-15米之間,最高點在臨河鄉,海拔高程為16.7米,最低點在韓村鎮,海拔高程8.7米。受地質構造影響,獻縣的地貌出現了緩崗、準緩崗、二坡地、蝶形窪地、淺平窪地、半固定沙丘等中小型地貌類型。半固定沙丘處在緩崗、準緩崗地帶,相對高度不過數米,是獻縣特有的地貌類型。獻縣地貌類型:縣境西部邊緣的陌南鎮、臨河西部為滹沱河沖積扇扇沿,是全縣最高的地區;子牙河北部為滹沱河沉積物的緩崗地帶;子牙河西側是滏陽河、滹沱河交織沉積的準緩崗地帶;在縣城南部、東部為滏陽河沉積為主的淺平窪地或槽狀窪地;縣城西部四十八村為冀中平原瀝撈最重的交接窪地;在緩崗和窪地之間,如南河頭鄉、河城街鎮、郭莊鎮、壘頭鄉、韓村鎮一部分為二坡地等。 [17]  [22] 

獻縣氣候

獻縣地處冀中平原東部,屬温帶半濕潤大陸性氣候,四季分明。春季乾燥少雨,多大風天氣,氣温回升快,蒸發大,偶有倒春寒天氣出現;夏季炎熱潮濕、多雨,主要降水集中在7-8月份,高温天氣時有出現;秋季天氣晴朗,微風涼爽,晝夜温差大,晚秋降温快,有寒潮天氣出現;冬季嚴寒、乾燥、少雪,多刮偏北風。年平均降水量483.6毫米,年平均日照2537.6小時,年平均無霜期308天,年平均氣温13.5℃。冬季乾燥寒冷,對農業生產影響不大,夏季雨熱同期,成為對農業生產極為有利的氣象資源 [22]  [17] 

獻縣水文

獻縣境內有子牙河子牙新河、滏陽河、滹沱河黑龍港河等五大河。

獻縣自然資源

獻縣植物資源

從分佈情況看,在沙丘和平鋪沙地上,有胡枝子、虎尾草、狗尾草(谷扭子)。獻縣農業生產歷史悠久,原始植被有蓬、蒺藜、雞眼草等;在地下水位較低的褐土化潮土和沙壤質輕質潮土以及排水條件較好的河渠道邊上,有骨節草、畫眉草、虎尾草、馬齒莧(馬繩菜)、馬唐、剌草、苦莧菜、蒼耳等;在黑紅土地為主的中壤質粘潮土和砂質潮土上,有蘆草、田旋花、馬唐牛筋草、馬齒莧、委陵菜、小薊(青青萊)等;在鹽化潮土上,有馬絆草、鹽蓬、鹼蓬、黃蒿、鹼灰菜,春蓼、荊柳(紅荊)等。另外,麥嵩、洋金花(山麻子)、拉拉苗、野地黃、益母草、蘇子、地梨、呆瓜、打碗棵、定杆兒、老鴰舌子、和尚帽、野茄子、苘麻桃兒、燕子乙、杜魯酸、苦菜、蒲公英、地丁、辣辣菜、辣辣剛、三稜子草、星星草、盤蹲草、蒺藜、菟絲子、野菊花、白茅、蘆草等也多有生長 [22]  [18] 

獻縣動物資源

民國十四年(1925年)《獻縣誌》對野生動物記述較為詳細,分羽、毛、蟲、水4屬,記述野生動物80餘種。獻縣境內存有野生動物共12綱,19目,55科,80種。其中哺乳綱動物有5目,7科,10種;鳥綱動物有16科,22種;昆蟲綱動物有12目,18科,26種;腹足綱動物有1科,1種;爬行綱動物有1科,2種;多足綱動物有1科,1種;寡毛綱動物有1科,1種;甲殼綱動物有1目,2科,4種;蛭綱動物有1種;兩棲動物有2科,2種;蛛形綱動物1目,1科,2種;魚綱動物有5科,8種 [22]  [18] 

獻縣礦產資源

1972年,國家地球物理勘探局在獻縣進行勘探普查,發現縣境西北部儲有較豐富的石油和天然氣。1976年在商林鄉打出第一口油井,未投入生產。1984年4月,在陌南鎮李家村打出第一口油氣井,日產油370噸,產氣37000立方米。截止到1988年底,獻縣總勘探測線達4000餘公里,涉及樂壽鎮、商林鄉、陌南鎮、臨河鄉、張村鄉、小平王鄉等6個鄉鎮,共有鑽井193眼,其中生產井66眼(油井63眼,油氣井3眼)日產油2000噸,日產氣11萬立方米 [22]  [18] 

獻縣水資源

獻縣境內水資源較豐富,依據《滄州市水資源調查與評價》(1956-2015年系列)成果,獻縣多年平均水資源總量7654萬立方米 [22]  [17] 

獻縣人口

截至2022年4月,獻縣總人口65萬人 [22]  [9] 

獻縣政治

主要領導
職務
姓名
縣委書記 [13] 
王永昌
縣長 [12] 
吳海山
數據截至2023年6月,參考資料來源: [14]  [22] 

獻縣經濟

獻縣綜述

2022年,GDP同比增長6.0%,居全市第二;規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9.3%,居全市第六;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9.1%,居全市第一。2022年,獻縣全年完成資金支出38.9511億元,全年共撥付教育資金10.9008億元,2022年共收到新增政府債券9.5億元,其中:一般債券1.6億元,包括:新增一般債券1.52億元,再融資債券0.08億元;專項債券7.9億元,包括:新增專項債券6.1億元,再融資債券1.8億元。 [15]  [22] 

獻縣第一產業

2022年,獻縣農業耕地面積96.3萬畝;可利用草地面積1.37萬畝,林地面積41.2萬畝。是省級重要的糧、棉、油生產基地。農業產值2022年36.94億元,比上年增長10.7%。
糧食作物以小麥、玉米為主。2022年,生產糧食42萬噸,其中小麥15.8萬噸,玉米24.65萬噸。主要經濟作物為蔬(瓜)菜。2022年,蔬(瓜)菜種植面積13.9萬畝,產量50萬噸,主要品種有白菜、西紅柿、甜瓜、西瓜、芹菜、甘藍、茄子、西蘭花、食用菌、小葱等,其中白菜11.25萬噸,西紅柿7.5萬噸,甜瓜6.7萬噸;棉花種植面積2700畝,產量400噸。畜牧業以飼養生豬、羊、牛、家禽為主。2022年,生豬飼養量41.76萬頭,年末存欄21.5萬頭;羊飼養量18.8萬隻,年末存欄11.92萬隻;牛飼養量2.66萬頭,年末存欄2.57萬頭;家禽飼養量2012.67萬羽。2022年,生產肉類7.9萬噸,其中豬肉3.13萬噸,牛肉0.43萬噸,羊肉0.29萬噸,禽肉4.04萬噸;禽蛋4.99萬噸,鮮奶0.87萬噸;2022年畜牧業總產值280785萬元,佔農業總產值的35.2%。
截至2022年末,獻縣林地面積20580.18公頃,其中喬木林地面積16825.42公頃,經濟林面積6938.46公頃,農民住宅四旁樹木面積1099.25公頃,林木覆蓋率21.5%,活立木蓄積量69.64萬立方米。2022年,水果種植面積2.6萬畝,產量4萬噸,主要有紅棗、蘋果、梨、葡萄、桃等。其中,紅棗種植面積8.9萬畝。2022年,中藥材種植面積7170畝,產量1.409萬噸,主要品種有桑葚、酸棗仁、菊花、金銀花。其中桑葚種植面積7000畝,產量1.4萬噸。
2022年,魚塘養殖面積158公頃,水產品總產量792噸;漁業總產值1357萬元,佔農業總產值的0.2%。2022年,農業機械1萬台。
2022年,獻縣共支出各類涉農專項資金6.4682億元。其中:農業農村支出2.9417億元,水利支出0.2986億元,林業和草原支出0.002億元,銜接推進鄉村振興資金支出1.5968億元,農村綜合改革支出1.2981億元,普惠金融發展支出0.3128億元,其他農林水支出0.0182億元。全年共發糧食補貼653.9萬元,涉及10.9471户,發放農機補貼0.123億元,共涉及416户522台。 [15]  [19]  [22] 

獻縣第二產業

獻縣初步形成以生產扣件、鑄件、建築儀器、建築設備、除塵設備、白酒、啤酒、服裝等產品為主的工業體系,重點規劃了扣件鑄造、食品飲品、紡織服裝、建儀建材、裝備製造等生產加工型產業集羣。其中扣件鑄造、建儀建材、食品飲品、紡織服裝等傳統特色產業不斷壯大,有“中國扣件鑄造之鄉”之稱,2022年,四大產業總產值、税金分別達到228億元、28億元;啤酒產業發展迅速,2022年產值達到54億元。2022年,獻縣規模以上工業企業90家,職工1萬人,比上年增長9.3%。 [19]  [22] 

獻縣第三產業

2022年末,獻縣商業網點3457個,職工15430人。2022年,社會商品銷售總額達49.5億元,比上年增長3.6%;城鄉集市貿易成交總額2.4億元,比上年增長11%。
2022年,獻縣進出口總額2.62億美元,比上年增長11.16%;其中進口0.18億美元,比上年增長7.61%,主要進口產品有牙刷所用材料、服裝所用材料、牆體材料3類產品;出口2.44億美元,比上年增長11.43%,主要產品有補花、建材、服裝、紅棗等8類24個產品,銷往20個國家和地區。出口企業全部是一般貿易出口。
2022年,獻縣財政總收入13.98億元。其中地方財政收入9.2億元,比上年增長8.28%。從各主要税種看,完成增值税4.4億元、企業所得税1.3億元、個人所得税0.4億元,分別比上年減少33.3%、41.3%、11.4%。
2022年末,獻縣有農業發展銀行、工商銀行、農業銀行、建設銀行、中國銀行、獻縣農商銀行、郵政儲蓄銀行、滄州銀行、滄州農商銀行、河北銀行、張家口銀行、融和村鎮銀行12家銀行業金融機構設立了縣級機構;各類存款餘額444.6億元,同比增長14.3%,各項貸款餘額180.6億元,同比增長21.8%。縣內各保險機構保費收入4.7億元,同比增長2.7% [22]  [19] 

獻縣交通運輸

獻縣交通區位優越,106國道、307國道、石黃高速、保滄高速、京德高速在境內縱橫穿越。東距京滬高鐵60公里,南距石衡滄港城際鐵路20公里,北距雄安新區80公里,西距雄商高鐵30公里 [22]  [10] 

獻縣社會事業

獻縣教育事業

2022年末,獻縣幼兒園(所)124所,在園幼兒7452人,專任教師545人;小學153所,在校生55845人,專任教師3086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100%;初中22所,在校生28998人,專任教師1696人,初中適齡人口入學率100%,小升初升學率100%,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達100%;普通高中3所,在校生6227人,專任教師670人;職教中心、特殊教育學校各1所。其中獻縣第一中學本科入學率連續19年居滄州市第1名。2022年,教育經費達14.02億元,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11.85億元,財政預算內教育經費10.71億元,預算內教育事業費10.38億元,分別比上年增長9.2%、11.5%、3.2%、5.4%。預算內教育經費(包括城市教育費附加)佔財政總支出的比例為27.5%。 [19]  [22] 

獻縣文化事業

2023年初,獻縣申請註冊的文化藝術團體27個,會員1750人;創作完成的文化藝術作品有《河北獻縣方言研究》《中國影像方誌·獻縣》《第一百零一朵花開》《獻縣紅色記憶-中小學教育讀本》《奪命書香》《獻縣譜諜序跋集》《獻縣教育資料彙編》《最後一枚落款》《一庭香風》《風雅書藝得句廬》等;藝術表演團體3個,演職人員120人,年演出300餘場,觀眾達30萬人次;文化館1個,建築面積5800平方米;文化站18個,文化站總建築面積9791平方米;公共圖書館1個,建築面積6484平方米,藏書774755冊。博物館1個,建築面積3600平方米;主要文化藝術團體有獻縣文化研究會、獻縣拉丁舞協會、獻縣曉琦雜技藝術協會、獻縣和朵河北梆子藝術團、獻縣京劇協會、獻縣漁具之鄉書法協會、獻縣草根書畫藝術研習會等。獻縣文化研究會與河北大學合作成立了河北大學獻縣文化研究院,這是省內第一家區域學術文化研究專門機構。獻縣詩詞楹聯學會積極向中國楹聯學會申辦,中國楹聯詩賦之鄉成功掛牌。獻縣陌南鎮孝舉村被評為省級書法村。舉辦的文化節有漢服文化旅遊節、燕京啤酒文化節等。
地方特色民間藝術有段村皮影戲、徐召評劇、剪紙、石匠工藝、玻璃工藝、嗩吶、補花工藝、秧歌、南口大鼓、西河大鼓、形意拳、風流落子、南漳河大鼓、雜技等。其中,“南口大鼓”被列入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楊玉忠獲得“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稱號,鄭豔獲得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稱號。單橋被命名為“世界最長不對稱石拱橋”。單橋村被命名為省級歷史文化村 [22]  [19] 

獻縣醫療衞生

2022年,衞生健康支出7.9億元。2022年末,獻縣各級各類醫療衞生機構794個,其中二級甲等醫院1個,二級甲等專科醫院1個,疾病控制中心1個,衞生院18個;病牀2139張,其中公立衞生機構牀位1766張,每千人擁有醫療牀位3.91張,固定資產總值5.97億元。專業衞生人員2911人,其中執業醫師922人,執業助理醫師1403人,註冊護士1049人,平均每千人擁有衞生技術人員5.32名、執業(助理)醫師2.57人、註冊護士1.92人。2022年,醫療機構(門診部以上)完成診療270萬人次,住院手術16212台次,出院病人5.2萬人次。
2022年,獻縣法定報告傳染病發病率為362.93/10萬,基本醫療保險參保人員546846人(其中城鎮職工參保人數35699人,城鄉居民參保人數511147人),參保率達到96.1%;孕產婦死亡率為0,5歲以下兒童死亡率、嬰兒死亡率、新生兒死亡率分別為1.4‰、1.11‰、0.37‰。 [19]  [22] 

獻縣社會保障

2022年,全縣共有城鄉低保對象5889户、10135人,累計發放低保金3883.31萬元,同比減少4.06%;資助低保人員10060人(其中:城市低保287人、農村低保5285人、脱貧低保4488人)參加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資助支出316.89萬元;特困人員2132人(農村特困1048人、脱貧特困1084人),資助支出74.62萬元;城市生活無着人員救助55人次,支出17.6萬元。 [19] 
2022年,獻縣社保類資金支出9.12億元,衞生健康支出7.9億元。 [15]  [22] 

獻縣風景名勝

馬本齋紀念館
馬本齋紀念館,主要包括:主館、輔館、國旗台、銅像、火炬台、百將碑廊,母子湖及園林等,共計陳展圖片資料110幅,實物110件。馬本齋紀念館是國家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全國百家紅色旅遊經典景區之一,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教育基地,國家國防教育示範基地,被收錄在第二批國家級抗戰紀念設施、遺址名錄中。 [22] 
明代石橋單橋
明代石橋單橋位於河北省獻縣城南滹沱河舊道上。1982年被河北省定為省級保護文物。2006年05月25日,單橋作為明代古建築,被國務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 [22] 
漢墓羣
漢墓羣是漢代河間王及其子孫、樂成侯、中水侯等葬於獻縣境內墓葬的總稱。獻縣漢墓羣規模大、級別高、數量多、層次全、時間跨度大,貫穿於漢代的始終,對研究漢代的政治、經濟、文化都具有重要的考古價值和歷史價值。1996年11月,國務院公佈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22] 

獻縣地方特產

紅薯
紅薯又名山藥,本齋鄉孟各莊脱毒紅薯為獻縣著名土特產。分芽子、蔓子兩種。芽子為春山藥,以山藥芽為種苗,故稱芽子。
紅棗
紅棗是獻縣特產之一。金絲小棗又名“西河紅棗”。金絲小棗色澤美觀,核小肉豐、金絲綿綿、甘露可口,營養豐富,素有天然“維生素丸”之稱。金絲小棗含糖量高達70-80%,富含多種維生素及鈣、磷、鐵等礦物質,具有舒筋活血、散淤生新、開脾潤肺、增強肌體免疫力、降低膽固醇等功能。金絲小棗可加工成蜜棗、棗脯、飲料等多種營養食品。
獻縣草編
選料嚴格,對玉米皮、蒲草、麥草、馬蓮草、三角草等需選其潔淨、挺直、純白、梗長者。編織全用手工操作,起頭時絡線應細,以使彎轉緊密,如六直產品須保持平直,插針擺勻。圓形產品必求紋理清晰,編時加針須有規律;插針不得直插、平插及深插,須由上而下斜插,以使絡線突起,清爽美觀。
獻縣補花
針法繁多,多采用柳埂、套花、衲針、壩活、扦補、撥花、勒絲等20種左右針法,要求做到緊、齊、淺、勻。緊即扦線扣於花邊及底布上,花片應趴而不起;齊即要求扦線針腳長度一致;淺即扦線以扦住花片與底布結合處兩根布絲為準,並在花片上不得有明顯針跡;勻則要求針距間隔勻而不斜。柳埂針法必須自左至右,再向左出針,針針壓過半針,拐彎處針碼勻短。每一產品內數種針法並用。

獻縣著名人物

獻王劉德:西漢河間獻王劉德(?-前130),招集天下學士,蒐集整理舊籍,以圖秦火之後文化復興;廣開獻書之路,廣納賓客,並補撰《周官》,立《毛詩》《左傳》博士。 [11] 
毛萇(生卒年月不詳),“毛詩”(即《詩經》)的創立者。 [11] 
竇爾墩(1626-1687),原名竇開山,乳名二東,獻縣竇三疃人。 [11] 
紀昀(1724-1805),字曉嵐,一字春帆,晚號石雲,又號觀弈道人,累官至禮部尚書。 [11]  [22] 
張申府(1893年-1986年),河北獻縣人,北京大學、清華大學教授。 [11] 
張克俠(1900年10月7日~1984年7月7日),原名張樹棠,河北獻縣侯陵屯村人。曾任林業部副部長、中國林業科學研究院院長,是第四屆人大代表、政協第五屆全國委員會常務委員。 [11] 
馬本齋,馬本齋(1901年,一説1902年-1944年2月7日),原名馬守清,回族,中國共產黨黨員,河北滄州獻縣人。抗日戰爭時期八路軍冀中軍區回民支隊的創建人,抗日民族英雄。2009年9月,馬本齋被中央宣傳部、中央組織部等11個部門評選為“100位為新中國成立作出突出貢獻的英雄模範人物”。 [11]  [22] 
張岱年,別名季同,曾用筆名宇同,哲學家、思想家。 [11] 
聶瑞平,1959年10月生,男,漢族,河北獻縣人,1983年7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77年1月參加工作,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商學院管理經濟學專業畢業,在職研究生學歷,理學碩士學位。 [1]  [22] 

獻縣榮譽稱號

2014年,獻縣被中國礦業聯合會授予“中國温泉之城”榮譽稱號。 [5] 
2020年06月30日,獻縣入選“第二批革命文物保護利用片區分縣名單”。 [2] 
2021年10月09日,獻縣入選河北省縣級城鄉客運一體化試點公示名單。 [3] 
2021年11月24日,河北省獻縣入選全國農業全產業鏈重點鏈典型縣建設名單。 [4] 
2022年06月30日,入選河北省2022年第一批潔淨城市(區)。 [20] 
2022年7月8日,我縣被省綠化委員會、省林草局授予“河北省森林城市”榮譽稱號。 [22]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