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獺肝

鎖定
獺肝,中藥名。為鼬科動物水獺Lutra lutra Linnaeus、江獺Lutra perspicillata Geoffroy、小爪水獺Aonyx cinerea Illiger的肝臟。水獺分佈於黑龍江、吉林、陝西、甘肅、浙江、福建、台灣、湖北、湖南、廣東、廣西、四川、雲南、西藏等地。江獺分佈於廣東珠江口沿海和雲南南部地區。小爪水獺分佈於福建、台灣、廣東、海南、廣西、四川、雲南、貴州等地。具有益肺,補肝腎,明目,止血之功效。常用於虛勞羸瘦,肺虛咳嗽,肺結核,潮熱盜汗,目翳,夜盲,咯血,便血。
別    名
水獺肝
動物界
脊索動物門
哺乳綱
食肉目
鼬科
水獺屬
水獺、江獺、小爪水獺
採收時間
全年均可
用    量
內服:煎湯,3-6g
毒    性
有毒 《別錄》

獺肝貯藏

貯乾燥容器內,密閉,置陰涼乾燥處,防蛀。

獺肝入藥部位

肝臟。

獺肝性味

味甘、鹹,性温。

獺肝歸經

歸肺、肝、腎經。

獺肝功效

益肺,補肝腎,明目,止血。

獺肝主治

虛勞羸瘦,肺虛咳嗽,肺結核,潮熱盜汗,目翳,夜盲,咯血,便血。

獺肝相關配伍

1、治肺癆潮熱盜汗:獺肝6g,蛤蚧15g,海龍9g,冬蟲夏草15g,天冬9g,地骨皮12g,百合9g,麥冬9g。水煎服。(《廣西藥用動物》)
2、治咳嗽,咯血:獺肝6g,仙鶴草9g,冬蟲夏草15g,石斛9g,白及12g。水煎服。(《廣西藥用動物》)

獺肝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3-6g;或入丸、散。

獺肝炮製

一、採集加工
全年均可捕捉,捕殺後,剖腹,取出肝臟,去淨油脂,洗淨血液及污物,懸掛通風處陰乾。
二、炮製方法
取原藥材,刷洗乾淨,燜炊,除去筋膜,切成小塊,晾乾。

獺肝形態特徵

1.水獺:又名獺、水狗、獺貓。屬半水棲生活的動物。體細長呈圓筒狀,長60-80cm,體重2-7.5kg;雄較雌大。頭部寬而稍扁,吻端短粗,須粗硬,鼻墊小,眼小,耳小而圓。四肢粗短,趾間具蹼。爪短、側扁而尖鋭;下額中央有數根短的硬須;在前肢腕墊後面有較短的剛毛數根。尾長,超過體長之半。全身毛短而密,有光澤。上唇白色,頰兩側及頸下為污白色。腹毛較長呈慄棕色,餘者毛色為棕褐色或咖啡色。
2.江獺:又名滑獺、鹹水獺、海獺、印度水獺。外形與普通水獺相似,但體形較大,體重可達15kg以上。頭大,耳短小而圓,鼻墊裸露的上緣與毛區的交界處,除中央稍凸外,幾乎為一直線。四肢指(趾)爪,比小爪水獺略大。尾長約為體長之半,尾形甚扁闊,末端尾毛甚短。體毛短呈淺黑褐色,兩頰、頸側和頦喉部針毛白色或灰白色,絨毛淺灰褐色。四肢毛色稍顯棕黃色。
3.小爪水獺:又名小爪獺、水貓子。體形扁而顯長。體重一般不超過3kg。鼻墊上緣與毛區交界處呈一直線橫過;臉部觸鬚與水獺無異,唯下頜的正前方和兩側有幾根短剛毛;爪極小,趾墊甚發達。牙齒特徵與水獺相似,但缺第1上前臼齒,下頜門齒橫列整齊。全身被咖啡色毛,毛尖顯白色,具光澤。

獺肝生長環境

1.水獺:棲息於河流、湖泊、水透明度較大、水生植物較少而魚類較多處。具夜行性,以各種魚類為食。分佈於黑龍江、吉林、陝西、甘肅、浙江、福建、台灣、湖北、湖南、廣東、廣西、四川、雲南、西藏等地。
2.江獺:生活於江河流域與海岸。集羣生活,以魚為食。性兇猛,敢與犬鬥。分佈於廣東珠江口沿海和雲南南部地區。
3.小爪水獺:生活於我國熱帶和亞熱帶地區。營半水棲生活。分佈於福建、台灣、廣東、海南、廣西、四川、雲南、貴州等地。

獺肝性狀鑑別

一、藥材性狀
本品呈大小不一的團塊,肝臟分6葉,每葉長4-6cm,直徑2-4cm,黑褐色,呈扁圓形,邊緣較薄。正面觀左右兩葉對稱,另兩葉較小,位於右側下方。各肝葉間為動脈血管,直徑達1cm。在血管後方的上部,有1對橘瓣狀的瘤狀物,由15-20個小瘤塊緊密排列而成。質硬不易折斷,斷面呈黑棕色,膠質狀。有魚腥氣,味微鹹。
以色紫紅、完整或片狀、無破碎殘肉者為佳。
二、飲片性狀
呈不規則的塊片,大小不等。表面黑褐色或黑棕色。切面粗糙,黑棕色,膠質狀,有血腥氣,味微鹹。

獺肝相關論述

《廣西藥用動物》:“補肝腎,益陰,止咳,殺蟲。主治潮熱盜汗,肝氣痛,肺結核,久咳,咯血,氣喘和夜盲。”

獺肝附註

論獺肝不宜於冷氣虛脹:孟詵:“服之(獺肝)下水脹。但熱毒風虛脹,服之即瘥。若是冷氣虛脹,食益虛,腫甚也。只治熱,不治冷,不可一概爾。”
[1] 
參考資料
  • 1.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華本草》編委會 .《中華本草》: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9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