猎杀U-571

法国、美国2000年乔纳森·莫斯托执导的战争片
《猎杀U-571》是由乔纳森·莫斯托执导,乔纳森·莫斯托、Sam Montgomery、大卫·阿耶编剧,马修·麦康纳、比尔·帕克斯顿、哈维·凯特尔、托马斯·克莱舒曼等主演的战争片。该片于2000年4月17日在美国上映,2000年7月12日在中国上映。该片根据史料改编,讲述了二战期间美国潜艇从一艘失灵的德军潜艇上偷取密码机,最后美军占领了德军的潜艇,乘着德军的驱逐舰逃离的故事。2001年,Jon J ... >>>

基本信息

《猎杀U-571》是由乔纳森·莫斯托执导,乔纳森·莫斯托、Sam Montgomery、大卫·阿耶编剧,马修·麦康纳比尔·帕克斯顿哈维·凯特尔托马斯·克莱舒曼等主演的战争片 [2]。该片于2000年4月17日在美国上映,2000年7月12日在中国上映 [14]
该片根据史料改编,讲述了二战期间美国潜艇从一艘失灵的德军潜艇上偷取密码机,最后美军占领了德军的潜艇,乘着德军的驱逐舰逃离的故事 [16]
2001年,Jon Johnson凭借该片获得第73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音效剪辑 [3]。截至2024年6月21日,该片在全球累计综合票房约1.28亿美元 [17]
中文名
猎杀U-571
外文名
U-571
其他译名
U-571风暴深海任务U-571 [19]
类    型
战争、动作 [18]
出品公司
美国环球影业、Canal Plus Image International、Dino De Laurentiis Productions [14]
制片地区
法国、美国 [18]
拍摄日期
1998年11月
发行公司
New Films International
Laurenfilm S.A.
Sandrew Metronome Distribution Sverige AB 等 [14]
导    演
乔纳森·莫斯托 [2]
编    剧
乔纳森·莫斯托Sam Montgomery大卫·阿耶 [2]
制片人
迪诺·德·劳伦提斯
哈尔·里伯曼
玛莎·德·劳伦提斯 等 [2]
主    演
马修·麦康纳比尔·帕克斯顿哈维·凯特尔托马斯·克莱舒曼 [2]
片    长
116 分钟 [14]
上映时间
2000年4月17日 [14](美国)
票    房
1.28 亿美元 [17](截至2024年6月21日,全球)
对白语言
英语
德语 [14]
色    彩
彩色
电影分级
PG-13 [17](美国)
imdb编码
tt0141926
主要奖项
第73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音效剪辑 [3](获奖者:Jon Johnson)

剧情简介

播报
编辑
1942年4月,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大西洋上,史上规模最大的海军战役正在进行中。纳粹德国采用“狼群”战术,出动大批U型潜艇在北大西洋海域内猖獗活动,许多运送战略物资的盟军船只都被德国潜艇击沉在美国东海岸,美国海军却因无法破译其无线电通信密码而无法对德国潜艇造成多少威胁。一艘代号U-571的德国VIIC型潜艇袭击了英国商船,但很快被赶来的英军驱逐舰炸毁,U-571潜艇虽侥幸逃脱,但因受损严重而无法返航,只能向德军总部发出求救信号。
哈什上尉和库南少校指挥的美国潜艇S-33,受舰队司令之命,秘密出航。他们的“行李”是许多只木箱,但艇员们却不知道里面装的是什么。直到S-33驶入深海,此行的任务才渐渐明晰,S-33将成为一匹“特洛伊木马”,这些箱子将把它伪装成一艘纳粹的U型潜艇。他们将与搁浅的德国潜艇U-571会合,并夺取艇上的密码机,反法西斯盟军可以凭借它来阻止纳粹“狼群”的进攻。
9人小分队冒死强行登上德U-571潜艇夺取密码发报机,按照原计划,他们将在敌人毫无察觉的情况下摧毁这艘U型潜艇并将俘虏带回美国,但一次意想不到发生变故,却将他们困在敌人的潜艇里。被德军援兵赶到,炸毁了接应的美国潜艇。9人小分队被迫困在已受重创的U-571号上还击,谁料接踵而来的却是火力更猛的德军驱逐舰。U-571号上只有1枚鱼雷,满目都是陌生的德文怎样操控仪器,困在百米深海破潜艇随时都有被水压压得四分五裂,而海水周围,都是德军驱逐舰扔下的深水炸弹。这一仗,在海底开展连环猎杀,时间已经不多了,面对这危险的水域和不知如何驾驶的潜艇,这些普通人的命运与任务的成功只能靠彼此的信任和直觉了 [1]
海报

演职员表

播报
编辑

演员表

马修·麦康纳 饰 安德鲁·泰勒
配音  -
比尔·帕克斯顿 饰 麦克·道尔格伦
配音  -
哈维·凯特尔 饰 亨利·克劳
配音  -
托马斯·克莱舒曼 饰 冈瑟·瓦斯纳
配音  -
杰克·韦伯 饰 哈什上尉
配音  -
乔恩·邦·乔维 饰 皮特·埃米特
配音  -
大卫·凯斯 饰 Maj. Matthew Coonan, USMC
配音  -
Jack Noseworthy 饰 Seaman Bill Wentz, Radioman
配音  -
汤姆·盖里 饰 Seaman Ted 'Trigger' Fitzgerald, Radioman
配音  -
Will Estes 饰 Seaman Ronald 'Rabbit' Parker, Torpedoman
配音  -
Terrence 'T.C.' Carson 饰 Steward Eddie Carson
配音  -
埃里克·帕拉迪诺 饰 Seaman Anthony Mazzola, Planesman
配音  -
Dave Power 饰 Seaman Charles 'Tank' Clemens, Machinist Mate
配音  -
Derk Cheetwood 饰 Seaman Herb Griggs, Helmsman
配音  -
马修·塞特尔 饰 Ens. Keith Larson, Chief Torpedoman
配音  -
Rebecca Tilney 饰 Mrs. Dahlgren
配音  -
Carolyna De Laurentiis 饰 Prudence Dahlgren
配音  -
Dina De Laurentiis 饰 Louise Dahlgren
配音  -
Burnell Tucker 饰 Adm. Duke
配音  -
Rob Allyn 饰 Ensign
配音  -
Carsten Voigt 饰 German Chief Hans
配音  -
Gunter Würger 饰 Lt. Kohn, German Executive Officer
配音  -
Arnd Klawitter 饰 German Hydrophone Operator
配音  -
Kai Maurer 饰 German Planesman
配音  -
Robert Lahoda 饰 German Engineer
配音  -
奥列佛·斯托科斯基 饰 German E-Chief
配音  -
Peter Stark 饰 German Lookout
配音  -
Erich Redman 饰 German Bosun
配音  -
Sergeant William John Evans 饰 Marine Sergeant
配音  -
Robin Askwith 饰 British Seaman
配音  -
Jasper Wood 饰 Petty Officer
配音  -
Martin Glade 饰 Gunner Officer
配音  -
Oliver Osthus 饰 Depth Charge Officer
配音  -
Corporal Cory Glen Mathews 饰 Other Sergeant
配音  -
Valentina Ardeatini 饰 Mrs. Peggy Larson
配音  -
Jennifer Barrett Malinowski 饰 Joanie - Pete Emmett's Fiancee (uncredited)
配音  -
Norman Campbell Rees 饰 Milatary police seargent (uncredited)
配音  -

职员表

制作人迪诺·德·劳伦提斯玛莎·德·劳伦提斯Lucio Trentini Alan Collis
监制哈尔·里伯曼
导演乔纳森·莫斯托
编剧乔纳森·莫斯托Sam Montgomery大卫·阿耶
摄影Oliver Wood
配乐Richard Marvin
剪辑韦恩·沃尔曼
选角导演Carol Lewis
艺术指导William Ladd SkinnerGötz Weidner
服装设计阿普丽尔·费瑞
视觉特效Thad Beier Peter DonenMark FreundRichard O. Helmer
布景师Robert GouldCynthia Sleiter
展开
(参考资料 [2]

角色介绍

播报
编辑
安德鲁·泰勒
配音-
郁郁不得志的海军军官,麦克·道尔格伦的得力助手,S-33号潜艇的副艇长。因刚刚失去一次晋升为艇长的机会,让他对上级很不满,但强烈的责任心使他还是欣然接受命令,在危机时刻,他接过指挥棒,率领小分队与德军战斗。
麦克·道尔格伦
配音-
美国海军S-33号潜艇的指挥官,有丰富的海战经验,他很欣赏安德鲁的才干,但认为对方尚需磨练。接到命令后,他率领小分队执行一项危险的任务。在遭到德军袭击时,他为保护战友而牺牲,生前将指挥权交给安德鲁。
亨利·克劳
配音-
美海军部队军士长,作战经验丰富,在部队服役多年,在安德鲁因升迁问题情绪低落时,他作为一名长者,多次开导对方。安德鲁临时接任舰长后,他成为安德鲁坚实的支持者,不仅让对方重拾信心,还帮助安德鲁树立了威望。
冈瑟·瓦斯纳
配音-
德国U-571潜艇的艇长,在他的指挥下,潜艇在北大西洋靠近爱尔兰的海域活动,多次袭击盟军商船。在一次袭击行动得逞后,他的潜艇遭到英国驱逐舰的反击,潜艇受损严重,他不得不向总部求援,但他的求救信号被美军截获。
哈什上尉
配音-
美国情报局的军官,在美军截获了德潜艇U-571的求救信号后,负责执行一项大胆的任务。他受舰队司令之命,乘上被改装的S-33潜艇秘密出航,和道尔格伦等官兵配合行动,前去截获U-571号上的德国密码箱。
皮特·埃米特
配音-
美国海军少尉,安德鲁的好友,S-33号潜艇的轮机长,对好友的升迁不顺感到惋惜。他在度假时被召集,临时执行一项秘密任务,登上被改装的S-33潜艇,和安德鲁等人一道横跨大西洋,与德海军展开一场惊心动魄的较量。
(参考资料 [1] [4] [12]

音乐原声

播报
编辑
曲目
资料
《End Credits #1》
《Sub Battle》
《Material Office》
《Chase》
《Finale And Dedication》
《Picking Up Survivors》
《S-33 Leaves Port 》
《Big Leaks》
《Restarting The U-571》
《Going To 200 Meters》
《Destroyer Battle》
《Enigma Photo / Swastika》
《Pier Intro》
《Lock And Load》
《Taking The U-571》
《Tyler Picks Trigger》
《U-571 Rises / Trigger Struggles》
《S-33 Sinks》
《Searching Below》
《Opening / U-571 Attacks》
《U-571 Surfaces》
《Tyler's Torpedo Plan》
《Quiet Theme (End Credits #2)》
谱曲:Richard Marvin
发行时间:2000年4月17日
封底
封面
(参考资料 [15]

幕后花絮

播报
编辑
  • 电影中使用的密码机是真品,而不是道具,它是从一名收藏家那里获得的,被用于电影里。
  • 在最初的剧本中,当情报官讨论U-571的状况时,他报告说潜艇只有6吨燃料,不足以将其送回美国。
  • 该片的设计师曾参与1981年电影《从海底出击》的制作。
  • 爱德华·诺顿曾有意出演该片。
  • 为出演该片,马修·麦康纳接受了高强度的体能训练,减掉了30磅的体重。
  • 该片曾被划分为R级,但在后期制作中,一些血腥近战场面被修改,最终获PG-13的评级。
  • 迈克尔·道格拉斯为了拍摄电影《奇迹小子》而拒绝了该片的邀请。
  • 埃里克·帕拉迪诺在拍摄时患了喉炎,他的部分台词是录音室为其配音的 [13]

获奖记录

播报
编辑
时间
颁奖活动
奖项
获奖对象
结果
2001年
第73届奥斯卡金像奖
最佳音效剪辑奖
Jon Johnson
获奖
最佳音响奖
Steve Maslow、Gregg Landaker、Rick Kline、Ivan Sharrock
提名
(参考资料 [3] [8]

幕后制作

播报
编辑
导演周游世界寻找二战潜艇
1992年,该片导演乔纳森参观二战潜艇展时,萌发了要拍二战海底战争的念头。此后的3年里,他周游世界,探寻“退休”的二战潜艇、船舰、二战博物馆,采访老军人,阅读二战书籍、潜艇日志和战斗日记,为拍摄做准备。
1∶1的标准尺寸建造潜艇
幕后拍摄
导演为求逼真,要求两位造景专家分别负责搭建二战的德国小型潜艇与美国S型潜艇。但由于S型潜艇几乎没有什么照片,军事单位又以安全为由不肯将内部构造图外泄,而使得再造美国潜艇的计划面临危机,幸好得到一位资深海军军官哈尼芬的帮助,才使S潜艇再现银幕。两艘潜艇内部都按1∶1的标准尺寸制出模具,内部结构也与当年一样,其中U-571号就重达600吨,在一个万能转向系统上重新复制和还原。这个系统让潜艇可以任意移动角度升降并且可以下沉,在海中航行。它当年在此种潜艇上战斗的军官都惊叹不已。全片使用真的船舰拍摄,重达400吨的复制品,将现场气势完整呈现。剧组依照历史,搭制出2艘按比例、性能都与当时一样的美军、德军潜艇。
为了使潜艇的效果更逼真,剧组完成了5艘50英尺长的潜水艇模型,每一艘都有不一样的功能,有的能前进,有的能潜水,有的可以发射鱼雷。足以表现真正的潜水艇在深海中的突击及水中的运动 [5]
演员遭集体“虐待”
幕后拍摄
影片拍摄过程中,演员身上都不同程度的有瘀青、头上有肿包,这一切全归功于拍片顾问派屈克汉尼芬“为求逼真,不择手段”的完美主义所致。派屈克汉尼芬曾操作过纳粹德国的潜艇。他表示当时的潜艇空间“十分狭小”,如果导演、制片有决心模拟当时的实况,就应拿出巨资打造等比例内装的纳粹潜艇,电影才有可信度。因为这些演员全都高头大马,而当时的潜艇军士官身高要求严格,以节省个人空间。导演要求演员要在狭小幽闭的舱内急速奔跑、迅速穿越窄窄的闸门,只要稍微迟疑,这些高个儿演员就能明白什么叫做“头好撞撞”。舱底总有积不完的水,导演总叫动作不纯熟的人一次又一次重来。拍完一天的戏,身上的瘀青可不输武打明星。唯独饰演士官长的哈维·凯特尔健步如飞、轻松自若。别人以为他“姜是老的辣”,他却暗笑坦承自己毕业於海军军官学校,早就训练有素。
汉尼芬表示,二战时期的潜艇设计不如现在的精良,常常会漏水。于是导演照办,也把水管牵到头顶,演员们被淋成落汤鸡不说,还因地面湿滑接二连三跌倒,特别是潜艇遇到水雷群爆,艇身上下左右强烈晃动,所有人都撞得七晕八素,轮番表演“狗吃屎” [6]
U-571

制作发行

播报
编辑
上映信息
国家/地区
上映/发行日期
国家/地区
上映/发行日期
国家/地区
上映/发行日期
美国
2000年4月17日
澳大利亚
2000年4月20日
新西兰
2000年4月20日
英国
2000年6月2日
菲律宾
2000年6月28日
中国香港
2000年6月29日
中国内地
2000年7月12日
以色列
2000年8月10日
马来西亚
2000年8月24日
爱尔兰
2000年8月25日
韩国
2000年9月2日
法国
2000年9月6日
科威特
2000年9月6日
日本
2000年9月9日
荷兰
2000年9月12日
西班牙
2000年9月12日
奥地利
2000年9月14日
德国
2000年9月14日
瑞士
2000年9月14日
匈牙利
2000年9月21日
秘鲁
2000年9月21日
丹麦
2000年9月22日
比利时
2000年9月27日
冰岛
2000年10月6日
意大利
2000年10月6日
巴西
2000年10月12日
捷克
2000年10月19日
葡萄牙
2000年10月27日
芬兰
2000年11月3日
克罗地亚
2000年11月10日
瑞典
2000年11月10日
爱沙尼亚
2000年12月8日
希腊
2000年12月22日
(参考资料 [14]
主创机构
制作公司
1. 美国环球影业
2. Canal Plus Image International
3. Dino De Laurentiis Productions
发行公司
1. New Films International(爱沙尼亚)
2. Laurenfilm S.A.(西班牙)
3. Sandrew Metronome Distribution Sverige AB(瑞典)
4. United International Pictures (UIP)(阿根廷)
5. Sandrew Metronome Norge A/S(挪威)
6. 法国映欧嘉纳影业(法国)
7. CIC-Taft Home Video(澳大利亚)
8. Entertainment Film Distributors Ltd.(英国)
9. Ascot Elite Entertainment Group(瑞士)
10. Bac Films(法国)
11. Filmes Lusomundo(葡萄牙)
12. Highlight Film(德国)
13. Kinowelt Hungary(匈牙利)
14. GAGA Communications(日本)
15. GAGA Humax Inc.(日本)
16. 美国环球影业(美国)
17. Argentina Video Home (AVH)(阿根廷)
18. Universal Home Entertainment(美国)
19. United International Pictures (UIP)(荷兰)
20. Independent Films(荷兰)
21. Universal Pictures Benelux(荷兰)
22. Sandrew Metronome Distribution Finland(芬兰)
23. Sandrews(瑞典)
24. Odeon(希腊)
25. Pinema(土耳其)
26. Universal Home Video Inc.(美国)
27. BBC Television Centre
28. Yorin
29. Front Row Filmed Entertainment
(参考资料 [14]

影片评价

播报
编辑
这部影片的导演技巧颇具水准,竟能在潜艇舱内极其狭窄的空间拍出许多精彩的情节来。影片没有一个女性角色,但阳刚之气令人倾倒,饰演经验老到的大副的哈维·凯托和饰演机智上尉的马修·麦康纳,均表现出堂堂军人的气派,尤其是后者给人以全新的印象 [11](《齐鲁晚报》评)
《猎杀U-571》在2000年4月中旬在美国本土上映,公映后连续数周名列全美票房排行榜首。该片重现了“二战”时期一艘潜艇惨烈的战斗经历,塑造出一批将生死置之度外,建立不朽功勋的英雄军人。由于有三年的准备工作作为铺垫,又有当时亲临那场海战的英国皇家海军戴维·巴尔默中尉作影片指导,大量近乎真实和完美的布景与道具,让这部情节完全是虚构的影片,在每个细节上都拍得真实可信。紧张激烈扣人心弦的剧情,特技效果宏大逼真,音响效果出神入化极富穿透力,都使这部“二战”题材的影片显得壮烈宏大,惊心动魄 [10](《北京晚报》评)
《猎杀U-571》在上映时几乎一致叫好,影片走的是剧情、视听第一的路线,故事跌宕情节紧张,105分钟的全片故事每个起伏点和转折点都充满爆发力,紧张悬疑让人几乎窒息,这就是故事的魔力,环环相扣不能看漏每一分钟。对人物的性格刻画放在故事的叙说,推进和细节中表现,更没有《拯救大兵瑞恩》中那份沉重的人性思考。因此看起来更流畅快速、高潮迭起。而“二战大西洋深海潜艇战”这个视角更让观众耳目一新 [9](《新快报》评)

影片争议

播报
编辑
影片上映后,史学家提出影片严重篡改了史实,时任英国首相托尼·布莱尔对此也提出批评。影片中所提到的德国在二战中发明的特种密码机,不是美国潜艇率先俘获的,而是英国潜艇在1941年8月最先得到的。到了1944年,美军方才截获了另一台。基于这一点,影片迫于英国潜艇官兵的压力,在字幕上加了注释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