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獨花蘭屬

鎖定
獨花蘭屬(學名:Changnienia S. S. Chien)是蘭科下的一個屬,地生草本,地下具假鱗莖。假鱗莖球莖狀,密接,有節。單種屬,僅見於中國亞熱帶地區。
中文名
獨花蘭屬
拉丁學名
Changnienia S. S. Chien
植物界
被子植物門
單子葉植物綱
微子目
蘭科
獨花蘭屬

獨花蘭屬形態特徵

地生草本,地下具假鱗莖。假鱗莖球莖狀,密接,有節。葉1枚,生於假鱗莖頂端,橢圓形至寬卵形,基部驟然收狹,有長柄。花葶自假鱗莖頂端發出,有2枚鞘;花單朵,較大,生於花葶頂端;萼片與花瓣離生,展開;3枚萼片相似;花瓣較萼片寬而短;唇瓣較大,3裂,基部有距;距較粗大,向末端漸狹,近角形;蕊柱近直立,兩側有翅;花粉團4個,成2對,蠟質,粘着於近方形的粘盤上。 [1] 

獨花蘭屬分佈範圍

單種屬,僅見於中國亞熱帶地區。 [1] 

獨花蘭屬獨花蘭

獨花蘭屬形態特徵

獨花蘭 獨花蘭
假鱗莖近橢圓形或寬卵球形,長1.5-2.5釐米,寬1-2釐米,肉質,近淡黃白色,有2節,被膜質鞘。葉1枚,寬卵狀橢圓形至寬橢圓形,長6.5-11.5釐米,寬5-8.2釐米,先端急尖或短漸尖,基部圓形或近截形,背面紫紅色;葉柄長3.5-8釐米。花葶長10-17釐米,紫色,具2枚鞘;鞘膜質,下部抱莖,長3-4釐米;花苞片小,凋落;花梗和子房長7-9毫米;花大,白色而帶肉紅色或淡紫色暈,唇瓣有紫紅色斑點;萼片長圓狀披針形,長2.7-3.3釐米,寬7-9毫米,先端鈍,有5-7脈;側萼片稍斜歪;花瓣狹倒卵狀披針形,略斜歪,長2.5-3釐米,寬1.2-1.4釐米,先端鈍,具7脈;唇瓣略短於花瓣,3裂,基部有距;側裂片直立,斜卵狀三角形,較大,寬1-1.3釐米;中裂片平展,寬倒卵狀方形,先端和上部邊緣具不規則波狀缺刻;唇盤上在兩枚側裂片之間具5枚褶片狀附屬物;距角狀,稍彎曲,長2-2.3釐米,基部寬7-10毫米,向末端漸狹,末端鈍;蕊柱長1.8-2.1釐米,兩側有寬翅。花期4月。

獨花蘭屬分佈範圍

產陝西南部、江蘇、安徽、浙江、江西、湖北、湖南和四川(巫山、北川、廣元、巴中、茂汶)。生於疏林下腐殖質豐富的土壤上或沿山谷廕庇的地方;海拔400-1100(-1800)米。 [2] 

獨花蘭屬價值用途

優良的觀賞花卉。全草可入藥。為蘭科的原始類型,為我國特有單種屬植物。對於植物系統演化研究具有較為重要的意義。 [3] 

獨花蘭屬資源源現狀

種羣十分稀少,被列為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野生植物,江蘇的該種自然種羣可能已經消失。 [3] 
參考資料
  • 1.    獨花蘭屬  .植物智[引用日期2019-12-19]
  • 2.    獨花蘭  .植物智[引用日期2019-12-19]
  • 3.    江蘇省林業局.江蘇珍稀植物圖鑑: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 ,2016.05: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