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猶豫不決

(漢語成語)

鎖定
猶豫不決(拼音:yóu yù bù jué)是一個成語,最早出自於漢·劉向《戰國策·趙策三》。 [1] 
猶豫不決(猶豫:遲疑,拿不定主意)指拿不定主意,下不了決心。聯合式結構,含貶義;在句中一般作謂語。 [1]  [4] 
中文名
猶豫不決
拼    音
yóu yù bù jué
近義詞
畏首畏尾優柔寡斷
反義詞
當機立斷斬釘截鐵
出    處
戰國策·趙策三》
注音字母
ㄧㄡˊ ㄩˋ ㄅㄨˋ ㄐㄩㄝˊ
語法結構
聯合式
語法屬性
作謂語

猶豫不決成語出處

漢·劉向《戰國策·趙策三》:“平原君猶豫未有所決。” [1] 
後世據此典故引申出成語“猶豫不決”。 [1] 

猶豫不決成語典故

秦趙兩國間的長平之戰結束後,秦軍乘勝包圍了趙國的都城邯鄲。趙孝成王看到形勢危急,一面下令堅守城池,一面派人前去魏國求救。 [2] 
魏國的安釐王派他的將軍晉鄙去解趙國之圍。由於懼怕秦軍,晉鄙走到湯陰就按兵不動了。魏王就又派了個客籍將軍辛垣衍,化了裝從小路偷偷地進到邯鄲城,通過平原君向趙王傳達魏王的意思説:“秦國之所以這樣急攻趙國的國都,是因為以前秦王和齊閔王都想稱帝,後來秦國被迫取消了帝號,實在是由於齊國的緣故,秦國本身是並不願取消的。但是當今的形勢已經表明齊國越來越虛弱,而天下只有秦國實力最強。我看秦王不一定是貪圖貴國的邯鄲,他的意思是要稱帝。趙國如果能派使者去秦國,尊秦昭王為帝,他一定會很高興,説不定就把軍隊撤回去了。”平原君聽了,猶豫不決,一時拿不定主意。 [2] 
這時候,謀士魯仲連正巧在趙國遊歷,碰上了秦軍圍困邯鄲。他聽到魏國的將軍要叫趙國尊奉秦王為帝的消息,就急忙來見平原君,問道:“這件事怎麼樣了?”平原君焦躁地説:“咳,我還敢説什麼呢!百萬大軍折損在國外,現在邯鄲也給人包圍了,魏王派了將軍辛垣衍來,要趙國去尊奉秦王為帝,這個人還在這裏沒走,我還敢説什麼事呢!”魯仲連責備平原君説:“我一直以來都認為您是天下的賢公子,到現在才知道您並不是我想象的那個樣子啊!那個魏國來的客人辛垣衍在哪兒?讓我代您去斥責他,把他打發回去。” [2] 
平原君答應説:“讓我把他召來見見先生吧。”魯仲連見到辛垣衍後,和他展開一番舌戰。魯仲連引古論今,歷數尊為帝的害處。魯仲連説:“秦國稱帝的野心一旦得逞,它的慾望就會越來越大,根本沒有止境,將來一定會凌駕於六國之上,為所欲為。那樣,六國只能任其宰割,永無出頭之日。相反,只有大家認識到秦國稱帝的害處,聯合起來共同抵抗,才會互利、平安。”最後,辛垣衍被魯仲連説得心服口服,連聲説:“從今以後,我再也不會提尊秦為帝的事情了。 [2] 

猶豫不決成語寓意

“當斷不斷,反受其亂”,決斷之前的態度決定事情的成功與失敗。做事之前,一個人受到情緒的制約,猶豫不決,左右徘徊,患得患失,其結果往往是白白錯過本應屬於自己的寶貴機會。當人們面臨難以取捨的問題時,慎重考慮是必須的,但是勇敢果斷也是應當的。一個人的精力和才智是有限的。猶豫徘徊,患得患失其結果往往只會白白錯過本應屬於自己的寶貴機會。 [2]  [3] 

猶豫不決成語運用

  • 成文用法
“猶豫不決”指拿不定主意,下不了決心。聯合式結構,含貶義;在句中一般作謂語。 [1]  [4] 
  • 運用示例
唐·房玄齡晉書·趙誘傳》:“隆猶豫不決,遂為其下所害。” [1] 
後晉·劉昫舊唐書·裴寂傳》:“高祖將先定京師,議者恐[屈突]通為後患,猶豫未決。” [1] 
宋·葉紹翁《四朝聞見錄。趙忠定》:“先是考亭先生嘗勸忠定,既已用韓,當厚禮陳謝之,意欲忠定處以節鋮,居之國門外。忠定猶豫未決而禍作。” [1]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一六回:“陳珏又説呂布,使解韓胤赴許都。布猶豫未決。” [1] 
清·曹雪芹《紅樓夢》二四回:“且説賈芸偶然碰了這件事,心中也十分軍希,想那倪二倒果然有些意思,只是還怕他一時醉中慷慨,到明日加倍的要起來,便怎處,心內猶豫不決。” [1] 
茅盾《子夜》一四:“吳蓀甫淡淡地笑了一笑,做出‘姑妄聽之’的神氣來,可是一種猶豫不決的色調卻分明在他眼睛中愈來愈濃了。” [1] 
丁玲《在黑暗中·夢珂》:“既至她聽了勻珍勸她不要回去的許多話,她又猶豫不決。”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