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猴子

(猴科動物的統稱)

鎖定
猴子是靈長目一些動物的俗稱。整個靈長目動物因進化等級的差異可分為兩大亞目——原猴亞目類人猿亞目 [11]  ,又稱為原猴類和猿猴類。其中,原猴類指的是一些進化等級比較低等的原始猴類,無論是在外觀上還是習性上都與我們印象中的猴子有較大差別。猿猴類中又分為猴類和類人猿,其中後者包括進化等級很高的長臂猿猩猩,它們最大的特徵是沒有猴子標誌性的尾巴,親緣關係和人類更近一些。所以,狹義地講,猴子是靈長目類人猿亞目除類人猿以外的所有種類。 [2]  其實在科學意義上來説,猴並不是一個嚴格意義上的分類單元。猴子在舊世界(亞洲、非洲和歐洲)以及新世界(美洲)都有分佈,這樣的地理隔離讓各自地域的猴子開始各自獨立演化。 [1] 
新世界猴被分類在小目———闊鼻下目(Platyrrhini)中,舊世界猴(猴總科 Cercopithecoidea)則是狹鼻小目(Catarrhini)的一部分,這個目也包括猿。和新世界的猴子比起來,舊世界猴反而更接近猿。黑猩猩、長臂猿等在非正式場合也常被稱為猴,但其實生物學家並不認為它們是猴。有些猴種類的名字裏有 " 猿 ",這是因為它們的特徵類似猿。 [1] 
中文名
猴子 [1] 
別    名
[1] 
動物界 [3] 
脊索動物門 [12] 
亞    門
脊椎動物亞門 [12] 
哺乳綱 [3] 
亞    綱
真獸亞綱 [11] 
靈長目 [1] 
分佈區域
亞洲、非洲、歐洲、美洲 [1] 
外文名
monkey [10] 
食    性
雜食性 [3] 

猴子起源

山魈
山魈(2張)
分子證據表明靈長類起源於白堊紀末期,但這個記錄尚未得到完全證實。科學家相信最早的猴子或者説靈長類應該是一種似松鼠的小型動物。大家把目光放到了更猴形類(plesiadapiforms)的身上,這些動物證明是起源於古新世。然而牙齒等方面的特徵讓人們最終認為它們不是靈長類的祖先,而是靈長類的近親,一些情況下它們被正式歸於靈長目中。後來經過研究認為,真正沒有爭議的原始靈長類包括了始鏡猴類 (omomyids),兔猴型類(adapiforms)和眼鏡猴類(tasiids)。而且靈長類的起源地認為是在非洲和亞洲,在兩個大陸上的古新世地層中陸續報道了很多可能的靈長類,儘管標本都是牙齒且難於確認。 [1] 
目前可以確認的最古老靈長類或者説世界上最早的猴子應當是阿特拉斯猴(Altiatlasius),根據是摩洛哥上古新世的十個孤立的面頰齒和一塊幼體牙骨碎片。牙齒顯示了與更猴形類和靈長類牙齒的相似性,但它們更類似於靈長類,阿特拉斯猴被鑑定是屬於始鏡猴類。這是一種小型動物,大小大概跟現代鼠狐猴(mouse lemur) 差不多,體重只有大約 50-100 克。 [1] 

猴子特徵

原猴類(原猴亞目)實質上是一類低等的靈長類動物。在某種程度上講它們只能算作是“半猴類”或“近猴類”,意思是説:這些低等猴的進化程度決定了它們還不夠一個“整猴”的地位。原猴類早在距今6500多萬年以前的白堊紀末期就出現了,它們不具有典型靈長類的特徵,在行為上和“高等猴類”也有着較大的區別。它們的腦容量較小,並不像高等靈長類那樣發達。一般的猿猴捕食多是靠視覺,相比較而言,原猴類更多地是以其高度敏感的嗅覺器官為嚮導,因而原猴類的鼻口較長,鼻端裸露而濕潤。大多數原猴類具有夜行性動物的特徵:通常有着一雙與頭部不成比例的大眼睛,在漆黑的夜裏也能看得一清二楚。原猴類的生殖系統也有別於其他猿猴,比如子宮和胎盤的形狀不同,至少有四個乳頭,每胎可產2-3仔。所有的這些特徵使人們誤以為原猴類是一類沒有“與時俱進”的古老物種,其實不然,它們是經過競爭而殘留下來的成功的類羣,至今還棲息於相對獨特的生境中。狐猴、懶猴、眼鏡猴等都是原猴類的成員。 [2] 
猿猴類(類人猿亞目)是較高等的靈長類,全世界有300多種。其中我們所説的“真正意義上”的猴佔93%左右,其餘7%為更高等的長臂猿、猩猩、黑猩猩和大猩猩等類人猿。目前,猿猴類已成為地球上進化最為成功的哺乳動物。與原猴類相比,它們體型較大,吻部相應縮短,腦容量增加,四肢及視力更為發達,適應性更強。大多在白天活動,有着秩序井然的社會羣體和活動規律,和人一樣有兩個乳頭,每胎生1-2仔。另外,和人類的各種關係也更為密切一些。 [2] 
根據分佈和形態的不同,猿猴類又包括兩大類羣——新大陸猴舊大陸猴,這兩大類猴至少在3000萬年前便開始分離且獨立進化了,這使它們從外表上很容易區分:新大陸猴分佈在中、南美洲;它們的鼻寬而塌,鼻孔朝天,左右鼻孔分離較遠, 亦稱闊鼻猴類;這類猴發達的長尾捲曲或具有纏繞功能,比如南美洲的各種狨猴捲尾猴松鼠猴蜘蛛猴等。與之相反,舊大陸猴生活在東半球的亞非大陸;多數鼻孔朝下,左右鼻孔的間距較短,所以又叫狹鼻猴類;這類猴的尾無纏繞性,僅用以平衡身體;亞洲產的各種獼猴葉猴,以及非洲的長尾猴狒狒等都屬於狹鼻猴。 [2] 
猴子本質上都是樹上居住者,都是樹上運動高手,當然一些猴子還不能像南美洲的猴子和長臂猿(gibbons)那麼敏捷。猴子的這種能力得歸功於它們演化出了能抓能握得的手和腳,其中大拇指和大腳趾為相對的扁指甲而不是所有趾上長着爪子和敏感的觸覺墊。 [1] 
猴子比起所有其它陸生哺乳動物相對身體比例來説具有更大的大腦,也就是説猴子的腦容量更大,更聰明,這樣使得它們可以處理多變的森林生活和社交活動。此外,猴子在視覺方面也演化出了優勢特徵。它們的眼睛一般較大,在臉的前部更加靠近,嘴部縮短。大多數猴子的臉較扁,這使得它們可以朝前看,在兩個眼睛的視域見有大量的重合之處,可以形成立體視覺。猴子在樹枝之間跳躍的時候利用它們的立體視覺來判斷距離。 [1] 
猴類的大多數頭骨具大的顱腔,呈球狀,這是由於頜部變短,臉部變扁所致;眶後突發育形成骨質眼環,或全封閉形成眼窩;多數種類鼻子短,其嗅覺次於視覺、觸覺和聽覺,某些低等種類在腦中具有高度發達的嗅覺中樞,並在很大程度上靠嗅覺行動。某些狐猴有較長的鼻部。金絲猴屬豚尾葉猴屬鼻骨退化,形成上仰的鼻孔。長鼻猴屬的鼻子大又長。這些特殊的類型是因肌肉或軟骨發育形成的。腳的拇趾和它趾能對握,使得手和腳成為抓握器官。原猴類的5指只能同時屈伸,不能個別運用。掌面裸出,有指、趾紋,紋路形態不一。具有非常軟或寬的足墊。多數種類的指和趾端均具扁甲。一般前後肢長相差不大。不同的猴子尾長差異很大,從只有一個突起到超過身體長。捲尾猴科大部分種類的尾巴具抓握功能,有“第五隻手”之稱。一些舊大陸猴(如狒狒)的臉部、臀部或胸部皮膚具鮮豔色彩,在繁殖期尤其顯著。臀部有粗硬皮膚組成的硬塊,稱為臀胼胝。 [3] 
多數種類在胸部或腋下有1對乳頭,而指猴的1對乳頭在腹部。雄性的陰莖是懸垂形,多數具陰莖骨,而眼鏡猴絨毛猴、人和某些種類不具。精巢包於囊中。雌體具雙角子宮或單子宮。體被毛,有的柔軟細密,有的粗硬,或在局部很長,或在毛上具異色環節。有的頭頂毛很長,形成叢狀毛冠,或甚短,呈平頂,或禿頂無毛。有的在兩頰或頜下具長毛,形如鬍鬚。有的兩肩、後背、臀部被以長毛。有的體毛非常豔麗。 [3] 

猴子生活習性

猴子棲息地

猴子 猴子
除了部分原猴類為夜行性外,其他的猴子大都在白天活動。多數猴子是樹棲性動物,但也會到地面上活動,無論在高處還是地面,都十分靈活自如。有的猴子還會游泳。它們通常在人還沒起來的清晨時分,就開始活動找食找水了;接近中午天氣變熱時,猴子會躲到樹蔭下和隱蔽處開始午休;等到下午天氣逐漸涼爽後再接着活動,取食,太陽落山前它們會做好休息的準備。一天當中也會應對一些突發的危險和天敵,進行防禦和逃跑等。生活在高海拔的種類,有時還要進行季節性的羣體遷徙。 [2] 

猴子食物

猴子大多為雜食性,以植物為主,選擇食物和取食方法各異,如指猴善於摳食樹洞或石隙中的昆蟲。疣猴科胃的構造特殊,大部分種類吃粗纖維多的植物性食物。 [3] 
猴的食物從樹膠、菌類到水果、枝葉,從昆蟲、鳥卵到蜥蜴,甚至其他動物的小仔都是它們的取食對象。根據不同種類的棲息環境和習性,各種猴子的食性也不盡相同:體型較小的狨猴比較青睞於樹液和昆蟲;生活在海邊的食蟹猴就會在海邊撿食螃蟹等海鮮;生活在高大、茂密雨林中的葉猴疣猴則主要採食樹葉;一些兇猛的猴類還會捕捉小型的猴子和羚羊的幼仔等。 [2] 

猴子生長繁殖

猴子 猴子
每年繁殖1~2次,每胎1仔,少數可多到3仔。幼體生長比較緩慢。哺乳期多抓爬在母體胸、腹部或騎在母背上,由母帶着活動。性成熟的雌性有月經,雄性能在任何時間交配。只有低等猴類,如狐猴、懶猴、指猴具有一定的交配、繁殖季節。 [3] 
除了少數原猴類以外,猴的繁殖率通常不高,通常它們每胎只生1-2個幼仔。幼仔要跟隨母親3-5年之久,猴的平均壽命只有25-30年,性成熟也比較晚,通常要5-7歲,所以一隻雌猴一生中一般最多也就養活3-4個孩子。較低的出生率和較高的死亡率常常使野生種羣數量處於變化不定之中。猴子們的種羣一旦急劇減少,是很難在短時間內恢復到原來種羣數量的。 [2] 

猴子社會結構

猴子 猴子
低等的原猴類經常獨來獨往,大多數猴子的社羣性很強,它們喜歡集羣活動。羣體數量少則幾十只,多則上百隻。猴羣中的首領即猴王,它的主要責任是保衞猴羣的領地和安全。在猴子的社會里,政權完全是靠武力來解決的,猴王一般是幾隻青年雄猴通過打鬥決出的勝者。較大的羣體裏還會有二王和三王。猴王從外表上看也有別於其他的猴子,它看起來總是那麼身體強壯,氣質威武,毛色柔順而油亮,只有它才能翹着尾巴走路。當然,猴王的任期並非永久制的,經過幾年的統治,“老王”精力不再充沛時,“二王”和其他青年雄猴都有取而代之的可能。“衞冕”失敗的“老王”往往會被逐出羣體。一般猴王的任期也就是3-4年。 [2] 
猴羣成員每天生活在一起,它們之間有着和人與人之間一樣的複雜關係,彼此自然也需要交流和溝通。雖然它們之間沒有語言,但表情和聲音的結合是猴子們身體語言的體現。比如等級低的猴見到等級高的猴後通常會呲着牙,發出屈服的聲音,撅起屁股讓對方騎一下,這就好比士兵見到長官要敬禮一樣。在遇到危險的時候,放哨的“警衞猴”會發出告警聲通知大家撤離。小猴子太頑皮不聽話時,猴爸爸只要一怒目而視,就會嚇得小猴驚慌大叫……在動物園裏常會看到猴子幫同伴理毛,看起來十分友愛。其實,相互理毛是靈長類動物中最為普遍的一種交流行為,而且不分等級次序,任何猴子之間都可以發生這種行為。有時在理毛過程中,猴子們還會往嘴裏送東西吃,在天熱時,猴子也會出汗,汗液在毛間形成細小的鹽粒,猴子需要補充鹽分時,就會在自己身上或同伴身上找這種鹽粒吃。久而久之,這樣成了習慣,人們看見猴子在毛間翻找鹽粒的動作,好像在捉跳蚤一般。 [2] 

猴子物種價值

簡稱為猴子的靈長目動物在形態、生理、遺傳、進化上和人類存在着許多的形似,這是其他任何種類的動物所無法比擬的,這些方方面面的因素是科學家對其不斷研究的原始動力。研究猴子居住的生態系統的變化和發展問題,可以對我們人類在將來所必須面對的類似危機提供必要依據,從而豐富和深化人類生態學中的科學規律。對猴子認知過程的研究對於瞭解人類知覺的發生、演化過程有着不可估量的借鑑之處。對猴子社會行為的研究有利於瞭解人類某些行為表現的起源,對其社會交往過程的研究則可以豐富人們的組織學知識。研究猴子的生理、生化特性,其結果和結論對我們瞭解人類生物學及醫學產生深遠影響,如一些藥物和疫苗及器官移植試驗,都是先在猴子身上試驗成功後再應用於人類的。 [2] 
不光是在科研和醫學實驗方面,從古至今,猴子在人類生活中的各個方面都能成為“好幫手”。明朝的抗倭將領戚繼光,曾派人專門訓練猴羣,讓它們學會施放各種火器,成為了一支“特種”部隊。在一次戰鬥中,憑藉着猴子們偷襲敵營放火的奇招,得以全殲倭寇。另外,生性聰明的猴子經過訓練後可以表演各種馬戲和雜技,或是為人類工作。 [2]  某些組織訓練捲尾猴去幫助四肢麻痹患者和其他嚴重脊椎神經受傷或行動性損傷的人士。首先,要先讓猴子適應人類社會的家庭生活,然後再接受更多的訓練,然後才被送到病人那裏。在家裏,猴子會幫助做一些家務,例如把食物放進微波爐加熱,或幫病人清洗臉部。 [4] 
猴子
猴子(5張)
絕大多數的猴子並非十分温順,這與具體的種類、年齡和性別都有關係。一般説來,雌猴的性情温和,彼此之間能和諧相處。但雄猴卻十分好鬥,正所謂“潑猴”,即使是一個羣體的成員,有時也經常為一點小事而找茬打羣架,兩羣相遇時則更容易上演惡鬥。多數猴子,特別是在小時候接受過人工馴養的,性格會相對温順而友善,但如長大以後,或遭受虐待或有心理障礙時,猴性格通常會發生變化,有時還有可能攻擊人類,所以猴子不適合作為寵物。 [2] 

猴子相關文化

猴子吉祥寓意

漢民族普遍認為猴是吉祥物。由於猴與侯諧音,而侯是中國古代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之一,在許多傳統圖畫中,猴的形象表示封侯的意思,成為一種吉祥富貴的象徵。如一隻猴子爬在楓樹上掛印,寓意“封侯掛印”;一隻猴子騎在馬背上,寓意“馬上封侯”;兩隻猴子坐在一棵松樹上,或一隻猴子騎在另一隻猴的背上,寓意“輩輩封侯”。 [5] 

猴子成語

沐猴而冠:猴子穿衣戴帽,究竟不是真人。比喻虛有其表,形同傀儡。常用來諷刺投靠惡勢力竊據權位的人。沐猴:獼猴;冠:戴帽子。出自《史記・項羽本紀》:“人言楚人沐猴而冠耳,果然。” [7] 
猿猴取月:比喻愚昧無知。也比喻白費力氣。出自宋黃庭堅《沁園春》詞:“鏡裏拈花,水中捉月,覷着無由得近伊。” [7] 
弄鬼掉猴:比喻調皮搗蛋。出自清曹雪芹《紅樓夢》第四十六回:“買了來三日兩日,又弄鬼掉猴的。” [7] 
殺雞駭猴:猴子怕見血,馴猴的人便殺雞放血來恐嚇猴子。比喻用懲罰一個人的辦法來警告別的人。出自清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五十三回:“俗語説的好,叫做‘殺雞駭猴’,拿雞子宰了,那猴兒自然害怕。” [7] 
土龍沐猴:比喻徒有虛名,而無其實。 [7] 
軒鶴冠猴:乘軒之鶴,戴帽之猴。比喻濫居祿位、虛有其表的人。出自明劉基《驛傳杭台消息石末公有詩見寄次韻奉和並寓悲感》之一:“池魚幕燕依棲淺,軒鶴冠猴寵渥新。” [7] 
獼猴騎土牛:比喻職位提升很慢。出自《三國志・魏書・鄧艾傳》引《世語》:“君,名公之子,少有文采,故守吏職;獼猴騎土牛,又何遲也。” [7] 

猴子歇後語

漢語中以“猴”組成的歇後語比較多,如:猴子扛大樑——受不了;猴子戴禮帽——充起人來了;猴子看書——假斯文;猴子銜煙斗——裝人樣;斷臂的猴子——高攀不起;猴子看果園——監守自盜;猴子爬竿——直線上升;猴子唱戲——想起一出是一出;猴子偷桃——毛手毛腳;猴子偷瓜——連滾帶爬;猴子撈月亮——一場空;孫猴子變戲法——無中生有;孫猴子封了個弼馬温——不知宮大官小;白骨精遇上孫悟空——原形畢露;孫猴子跳出水簾洞——好戲在後頭;孫悟空到了花果山——稱心如意;孫猴子變山神廟——露了尾巴;猴子耍把戲——翻來覆去老一套;猴子扇扇子——學人樣。 [5] 

猴子生肖

猴在中國傳統的十二生肖中排名第九位。 [5] 
人類認識世界有很多維度,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時間維度。在漫長的歲月中,中國人形成了干支紀年十二生肖紀年方法,生肖紀年是干支紀年法的補充。這兩種紀年方式,承載了眾多的文化信息,成為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而伴隨着動物紀年方式,人類與自身生肖屬相的關係隨之衍化,產生了生肖文化。 [9] 
中國古代十二生肖文化的一個核心,就是與陰陽五行觀念結合。在中國古人眼裏,“陰陽五行為宇宙之本”,是民間生命信仰的一部分,目的是將屬相與人生儀禮相關聯,將陰陽、五行與生肖對應起來,從而解釋其他有關的人生現象。如其中子、寅、辰、午、申、戌為陽支,醜、卯、巳、未、酉、亥為陰支,以陰陽八卦相配合,組成民間信仰體系。 [9] 
中國古代把一天劃分為十二個時辰,每個時辰相當於現今的兩個小時。在中國古代曆法中,十天干和十二地支依次相配,天干在前,地支在後,組成六十個基本單位,兩者按固定的順序互相配合,組成了干支紀年法。“十二地支” 以十二種動物作為標誌,地支“申”為第九,在每日十二時辰中大約為下午 3 時至下午 5 時,這時猴子比較興奮,喜歡啼叫,故意申時為猴。清代劉獻《廣陽雜記》引李長卿《松霞館贅言》:“申時,日落而猿啼,且伸臂也,譬之氣數,將亂則狂作橫行,故申屬猴。” [9] 

猴子文學形象

電視劇中的孫悟空 電視劇中的孫悟空
猴子的形象經常出現在中國文學、影視、繪畫作品裏。例如中國文學作品《西遊記》中孫悟空的形象,家喻户曉。小説《西遊記》中的孫悟空,號稱齊天大聖、美猴王。他嫉惡如仇,降妖除怪,化險為夷,頑強堅韌。這個文學形象,閃爍着勇敢正義的理想主義光芒。也因為有了齊天大聖“美猴王”的美稱,猴子在中國人心目中就成了機智靈敏且極具叛逆精神的代名詞了。 [2]  [5] 

猴子繪畫

畫猴子的歷史最早可以追溯到宋代。在事事追求吉祥的中國文人筆墨中,猴子的出現其實非常普遍,與加官進爵、延年益壽都有密切的關係。因為“猴”與“侯”同音,所以古代畫手有把猴子與蜜蜂和馬畫在一起,取“馬上封侯”之諧音與吉意。除此之外,楓樹也與“封”同音,也與猴子畫在一起表示封侯之意。猿猴也是長壽的象徵,寓意延年增壽,因此也與青松、仙鶴常常同時出現在一幅畫中。 [6] 
呂思明作品《美猴圖》 呂思明作品《美猴圖》
國畫家呂思明,多年來從事中國畫教學,研究工作,2000年開始,以研究花鳥畫為主,潛心研究“美猴圖”,始創彩墨“潑毛”技法。逐步形成以猴兒為載體,擬人手法,表達願景,突出人文精神與傳統文化,且藝術韻味濃重,寓意美好的中國畫畫風。獨有的“潑毛”技法,所畫毛猴毛是毛,絨是絨,生動可愛,深受大眾喜愛,被譽為書畫界的“美猴王”。 [5] 

猴子吉祥物“康康”

康康 康康
2016年1月21日,央視猴年春晚吉祥物“康康”正式發佈,它是春晚歷史上第二任吉祥物。“康康”由著名藝術家韓美林繪製,是傳統水墨風格,以十二生肖“猴”為原型,取名“康康”也是春晚劇組一個美好的願望,祝願全國觀眾在新的一年裏康健安泰、康樂吉祥。 [8]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