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猩猩花

鎖定
猩猩花,中藥名。為錦葵科植物金鈴花Abutilon striatum Dickson.的葉或花。分佈於遼寧、河北、江蘇、浙江、福建、台灣、湖北、廣西、雲南等地。具有活血散瘀,止痛之功效。常用於跌打腫痛,腹痛。
別    名
風鈴花
植物界
被子植物門
雙子葉植物綱
錦葵目
錦葵科
苘麻屬
金鈴花
中文學名
猩猩花
採收時間
葉:全年均可;花:5-10月
用    量
內服:煎湯,5-15g;外用適量

猩猩花入藥部位

葉或花。

猩猩花性味

味辛,性寒。

猩猩花歸經

歸胃經。

猩猩花功效

活血散瘀,止痛。

猩猩花主治

用於跌打腫痛,腹痛。

猩猩花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5-15g。外用:適量,鮮品搗敷。

猩猩花採集加工

葉,全年均可採,鮮用或曬乾;花,5-10月採取,曬乾或烘乾。

猩猩花形態特徵

金鈴花,又名燈籠花、金棒花。常綠灌木,高達1米。葉掌狀3-5深裂,直徑5-8釐米,裂片卵狀漸尖形,先端長漸尖,邊緣具鋸齒或粗齒,兩面均無毛或僅下面疏被星狀柔毛;葉柄長3-6釐米,無毛;托葉鑽形,長約8毫米,常早落。花單生於葉腋,花梗下垂,長7-10釐米,無毛;花萼鐘形,長約2釐米,裂片5,卵狀披針形,深裂達萼長的3/4,密被褐色星狀短柔毛;花鐘形,桔黃色,具紫色條紋,長3-5釐米,直徑約3釐米,花瓣5,倒卵形,外面疏被柔毛;雄蕊柱長約3.5釐米,花葯褐黃色,多數,集生於柱端;子房鈍頭,被毛,花柱分枝10,紫色,柱頭頭狀,突出於雄蕊柱頂端。果未見。花期5-10月。

猩猩花生長環境

我國遼寧、河北、江蘇、浙江、福建、台灣、湖北、廣西、雲南等地各大城市有栽培,供園林觀賞用。原產於南美洲的巴西、烏拉圭等地。

猩猩花相關論述

《台灣藥用植物志》:“葉煎服,治腹痛。”
[1-3] 
參考資料
  • 1.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華本草》編委會.《中華本草》: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99年
  • 2.    中科院“中國植物誌”編輯委員會.《中國植物誌》:科學出版社,2013年
  • 3.    冉先德.《中華藥海 下》:哈爾濱出版社,199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