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狼行天下

(2007年陝西師範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鎖定
《狼行天下》是2007年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史冷金。
書    名
狼行天下
作    者
史冷金
類    別
歷史/文化/通俗
出版社
陝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1] 
出版時間
2007年9月1日
頁    數
245 頁
裝    幀
平裝
ISBN
9787561340363
版    次
1
字    數
214000
印刷時間
2007-9-1
紙    張
膠版紙

狼行天下圖書目錄

序言:帝國史上的生存邏輯第一章 物競天擇 適者生存
奸雄是這樣煉成的
夾縫中鑽出的梟雄
草根,不是草包
第二章 一往無前霸者作為
誰説幼帝皆傀儡
駕馭羣雄的霸主
來自大漠的旋風
第三章 卧薪嚐膽 勇者無敵
人至踐則無敵
流言蜚語莫奈何
智慧與體能的對決
第四章 眾狼一心 勝者雄風
少年壯志任驅馳
小叔子的權力
張揚與內斂的博弈
第五章 捨我其誰,強者心態
帝國的第一塊試驗田
敢作敢為真英雄
劊子手的雙面人生
第六章 知己知彼 能者心機
怎一個“煬”字了得
來自北方的王
只因為她是個女人
第七章 順水行舟 智者謀略
演技派的至高境界
小女子抖回精神
衝冠一怒為紅顏
第八章 同進共退 王者風範
該出手時就出手
政治家的盈利哲學
兼職最多的説客

狼行天下內容梗概

狼,是陸地生物中最高的食物鏈終結者之一。由於狼的存在,其他族羣中的老幼病殘才得以被淘汰;也因為威脅存在,其它動物才被迫進化得更優秀,以免被狼淘汰。狼的生存,就是在惡劣的環境中堅強地創造生存空間;狼的團體,就是在充滿爭鬥的對手中組織強大的團隊力量;狼的智慧,就是在強者之列不斷競爭、超越。
在中國歷史上,一直有着兩種民族性,一是狼性,以遊牧文化為代表:是羊性,以農耕民族為代表。狼性本來就是人類的本性,洪荒時代的初民們完全是依靠這種野蠻的獸性才戰勝自然,得以延續,華夏民族也不例外。
從歷史角度看,華夏的來源是炎黃二族,很多人會發現作為失敗者的炎帝排在黃帝之前。那是因為炎帝族曾創造過輝煌的遊牧文明,是入住中原的第一批“狼族”,而黃帝族則是第二批。
炎帝族逐漸進入定居農業生活,狼的血液逐漸為羊的血液所取代時,便被西北方黃土高原的黃帝族所擊敗,黃子古文是獸形,所以説崇尚野獸的皇帝族是比崇尚火的炎帝族狼性更強的民族。由於黃帝族狼性與炎帝的半羊性相中和,雙方才締造出中華文明之始的華夏族。
可以説華夏族從誕生之始,就與以狼為圖騰的遊牧文化有着千絲萬縷之聯繫。但狼性與羊性的對立統一之路註定要以千年為時間單位,註定要創造出融入了羊性的狼性異化物——龍。隨着二者此消彼長的歷史演進,草原狼族羌一戎~狄一胡一東北夷等等又開始取代炎黃二族原來的位置,走上中華歷史的舞台。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