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狹葉鳳尾蕨

鎖定
狹葉鳳尾蕨(Pteris henryi Christ)是鳳尾蕨科、鳳尾蕨屬陸生蕨類植物。植株高可達50釐米。根狀莖短,斜出,先端被黑褐色鱗片。葉簇生,不育葉短於能育葉;柄淺禾稈色,光滑或略粗糙,無毛,有四稜;葉片長圓狀卵形,一回羽狀;羽片對生,頂生羽片偶為單一而具短柄;裂片狹線形,主脈兩面均隆起,淺禾稈色,側脈兩面均明顯,稍彎弓,幾平展,孢子囊羣狹線形,近基部及有鋸齒的先端不育;囊羣蓋線形,棕色,膜質。
分佈於中國河南西南部、陝西南部、四川、貴州、雲南、廣西。生長在海拔410-2 250米的石灰岩縫隙中。
狹葉鳳尾蕨的全草入藥,味苦、澀,性涼。有清熱解毒,止血,生肌之功效。用於燒、燙傷,刀傷,狂犬咬傷,淋證,帶下。
(概述圖參考來源:中國自然標本館 [1] 
中文名
狹葉鳳尾蕨
拉丁學名
Pteris henryi Christ
植物界
蕨類植物門
木賊綱
水龍骨目 [6] 
鳳尾蕨科
鳳尾蕨屬
狹葉鳳尾蕨
命名者及年代
Christ,1898

狹葉鳳尾蕨形態特徵

狹葉鳳尾蕨
狹葉鳳尾蕨(4張)
陸生。 [2]  植株高30-50釐米。根狀莖短,斜出,粗約1釐米,先端被黑褐色鱗片。葉簇生,一型或略呈二型,不育葉短於能育葉;柄長15-20釐米(不育葉的柄稍短),基部粗1-2毫米,淺禾稈色,光滑或略粗糙,無毛,有四稜;葉片長圓狀卵形,長20-30釐米,寬10-15釐米,一回羽狀;羽片(2)4-6對,對生,下部的相距5-7釐米,極斜向上,基部一對有短柄,通常三至四叉,向上的無柄,通常2-4叉,罕有單一,頂生羽片2-3叉,偶為單一而具短柄;裂片狹線形,長10-20釐米,寬(2)3-4毫米(不育裂片略寬),先端長漸尖,基部闊楔形而稍偏斜,能育邊緣全緣,不育邊緣有淺鋭鋸齒。主脈兩面均隆起,淺禾稈色,側脈兩面均明顯,稍彎弓,幾平展,單一或分叉。葉幹後紙質,灰綠色,兩面光滑。孢子囊羣狹線形,沿能育羽片的葉緣延伸,近基部及有鋸齒的先端不育;囊羣蓋線形,棕色,膜質,全緣。 [3] 
狹葉鳳尾蕨孢子具三裂縫,赤道面觀為近極端較鋭,遠極端較圓的三角形,極面觀鈍三角形,裂縫邊緣不明顯或不具邊緣。 [4] 

狹葉鳳尾蕨產地生境

分佈於中國河南西南部(淅川)、陝西南部(略陽)、四川(重慶、雷波)、貴州(安順、務川、安龍、興義)、雲南(蒙自、廣南、昆明、大理、文山、貢山、龍陵、麗江)、廣西(凌雲、樂業)。生長在海拔410-2 250米的石灰岩縫隙中。 [3] 

狹葉鳳尾蕨生長習性

  1. 孢子萌發及原絲體:孢子接種7天左右萌發,萌發時首先由裂縫處向外伸出一條初生假根,其延伸方向不固定,有時甚至呈螺旋狀或向孢子遠極端彎曲延伸。培養約12天后,大部分孢子已發育為具5細胞左右的原絲體,孢子萌發方式為書帶蕨型。繼續培養至16天左右,原絲體頂端細胞縱向分裂形成具2-3列細胞的片狀體,分裂方式與有刺鳳尾蕨片狀體早期細胞分裂方式相近。狹葉鳳尾蕨的發育由此進入到片狀體發育階段。但除此之外,實驗中還觀察到由原絲體中部細胞首先進行縱向分裂而形成的片狀體。
  2. 片狀體及成熟原葉體:狹葉鳳尾蕨進入片狀體階段後,其分裂活躍區域由頂端區域的少部分細胞逐漸向下擴展。培養至30天左右,大部分個體發育為偏心形片狀體,隨後發育為對稱心形的成熟原葉體。原葉體為水蕨型發育。但也有小部分片狀體,其繼續發育後邊緣細胞分佈會有不整齊現象出現,其中一部分個體是在翼緣處產生不規則凸起,而另一部分個體則是產生翼裂。此外,彎曲的片狀體也時有出現,個別個體上有長毛狀細胞出現。片狀體邊緣細胞受損易導致片狀體朝不規則方向發育。
  3. 生長點及其附近細胞:該種原葉體發育初期,生長點上方邊緣細胞呈“U”字形分佈。但隨着原葉體的進一步發育,其兩側邊緣細胞逐漸靠近,最終相交。原葉體其它營養細胞為富含葉綠體的多邊形細胞。培養光強達60微摩爾/(平方米·秒),葉綠體向細胞側壁靠攏。邊緣細胞為“波型”邊緣細胞,其中部分細胞中間具凹陷,還有一些細胞中部隆起,波幅較小。
  4. 假根:狹葉鳳尾蕨假根形態多樣,有的基部膨大,有的末端膨大,還有的是中部膨大。除此之外,假根具分枝的現象也時有出現。
  5. 性器:狹葉鳳尾蕨性器薄囊蕨型,接種50天左右出現精子器。成熟精子器球狀,其內富含球狀精細胞。在合適的條件下,精子器蓋細胞脱落,留下直徑約為精子器直徑1/3的星狀缺口供精子釋放。接種60天左右出現頸卵器,頸卵器側面觀棒狀,頸部由4列約5層頸細胞組成。頂面觀銅錢狀,頸細胞含葉綠體。此外,該種頸卵器還常朝向生長點方向彎曲。

狹葉鳳尾蕨繁殖方法

材料的採集與保存:將着生有新鮮成熟孢子的孢子葉置於紙袋中,並將紙袋口封住,存放於乾燥、避光處。待一週後,大部分成熟孢子囊開裂,孢子自然散落。此時,將孢子收入到硫酸紙袋中,置於4℃冰箱中保存備用。
孢子常規培養:取潔淨乾燥直徑為15釐米的培養皿,放入直徑為14.8釐米,厚度為0.8釐米的一層薄海綿。然後將經過高温滅菌過的細壤均勻播撒在培養皿內,鋪平、稍壓實。用滴管在培養皿邊緣處滴加適量的蒸餾水將土壤潤濕。將孢子均勻彈撥在培養基上,置於25±1℃,相對濕度為50%,培養光照時間12小時/天,強度設為50微摩爾/(平方米·秒)的條件下培養。 [4] 

狹葉鳳尾蕨主要價值

狹葉鳳尾蕨的全草入藥,味苦、澀,性涼。有清熱解毒,止血,生肌之功效。用於燒、燙傷,刀傷,狂犬咬傷,淋證,帶下。 [5]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