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狹葉金粟蘭

鎖定
狹葉金粟蘭(Chloranthus angustifolius Oliv.)是金粟蘭科金粟蘭屬的植物。多年生草本,高可達43釐米;葉對生,紙質,披針形至狹橢圓形,鱗狀葉三角形,膜質;苞片寬卵形或近半圓形,全緣,花期4月,果期5月。
中文名
狹葉金粟蘭
拉丁學名
Chloranthus angustifolius Oliv. [1] 
植物界
被子植物門
木蘭綱
金粟蘭目
金粟蘭科
金粟蘭屬
狹葉金粟蘭
分佈區域
中國雲南、四川、貴州、福建、廣東、日本(栽培)

狹葉金粟蘭形態特徵

狹葉金粟蘭線稿圖 狹葉金粟蘭線稿圖
多年生草本,高15-43釐米;根狀莖深黃色,生多數黃色鬚根;莖直立,無毛,單生或數個叢生,下部節上對生2片鱗狀葉。葉對生,8-10片,紙質,披針形至狹橢圓形,長5-11釐米,寬1.5-3釐米,頂端漸尖,基部楔形,邊緣有鋭鋸齒,齒尖有一腺體,近基部或1/4以下全緣,兩面均無毛;側脈4-6對;葉柄長7-10毫米;鱗狀葉三角形,膜質;托葉條裂成鑽形。穗狀花序單一,頂生,連總花梗長5-8釐米,總花梗長約1釐米;苞片寬卵形或近半圓形,全緣,稀為2淺裂;花白色;雄蕊3枚,藥隔基部結合,着生於子房上部外側;中央藥隔具1個2室的花葯;兩側藥隔各具1個1室的花葯,藥隔延伸成線形,長4-6毫米,水平伸展或斜上,藥室在藥隔的基部;子房倒卵形,綠色,無花柱。核果倒卵形或近球形,長約2.5毫米,近無柄。花期4月,果期5月。 [2] 

狹葉金粟蘭產地生境

產於湖北、四川。生於山坡林下或岩石下的蔭濕地,海拔650-1200米。模式標本採自湖北宜昌。 [2] 

狹葉金粟蘭生長環境

生長於山坡,溝谷密林下,海拔150—990米,但野生者較少見,現各地多為栽培。見於山坡林下或岩石下的蔭濕地,目前尚未由人工引種栽培。

狹葉金粟蘭主要價值

花和根狀莖可提取芳香油,鮮花極香,常用於燻茶葉。全株入藥,治風濕疼痛、跌打損傷,根狀莖搗爛可治疔瘡。有毒,用時宜慎。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