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狹葉當歸

(中藥名)

鎖定
狹葉當歸,中藥名。為傘形科植物狹葉當歸Angelica anomala Ave-Lall.的根。分佈於東北及內蒙古等地。具有祛風除濕,消腫止痛之功效。用於風寒感冒,頭痛鼻塞,鼻淵,牙齦腫痛,瘡腫,帶下。
中文名
狹葉當歸
拉丁學名
Angelica anomala Avé-Lall. [5] 
別    名
水大活
植物界
被子植物門
木蘭綱
傘形目
傘形科
當歸屬
狹葉當歸
分佈區域
東北及內蒙古等地

狹葉當歸入藥部位

根。

狹葉當歸性味

味辛,性温。

狹葉當歸歸經

歸肺、肝、胃經。

狹葉當歸功效

祛風除濕,消腫止痛。

狹葉當歸主治

用於風寒感冒,頭痛鼻塞,鼻淵,牙齦腫痛,瘡腫,帶下。

狹葉當歸相關配伍

1、治感冒頭痛:狹葉當歸10g,菊花15g,生薑3片,水煎服。
2、治鼻竇炎:狹葉當歸10g,辛夷10g,蒼耳子(炒)10g。水煎服。(1-2方出自《長白山植物藥志》)

狹葉當歸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6-15g。外用:適量,煎湯洗。

狹葉當歸使用注意

陰虛火旺者慎服。

狹葉當歸採集加工

夏季採挖,去其莖葉,洗淨,曬乾。

狹葉當歸形態特性

狹葉當歸又名:額水獨活、庫頁白芷、白山獨活,異形當歸(川白芷)。多年生草本。根粗大,紡錘形至圓柱形,常分枝,長達20釐米,徑0.6-3釐米,表皮黃褐色至灰褐色。莖高80-150釐米,基部徑1-2釐米,有細溝紋,帶紫色,被短毛。基生葉開展,幾貼伏地面,三回羽狀全裂;莖生葉二至三回羽狀全裂,葉片輪廓為卵狀三角形,長15-20釐米,寬8-15釐米,有一回羽片2-4對;葉柄比葉片短,基部膨大成長橢圓狀披針形的葉鞘,抱莖,幾不開展,外面密生短毛,末回裂片橢圓形至披針形,長2-4釐米,寬0.3-1.5釐米,有時3裂,漸尖至急尖,基部一般不下延或稍下延成翅狀,無柄或有柄,邊緣具尖鋭細鋸齒,並有白色軟骨質邊緣;莖上部葉的葉柄全部成長圓筒狀的鞘,不膨大,貼伏抱莖,帶紫色。復傘形花序,花序梗、傘輻和花柄均密生短糙毛;花序梗長5-20釐米,傘輻20-45,開展,上舉;無總苞或1片早落;小總苞片3-7,線狀錐形,膜質,被短毛;小傘形花序有花20-40;花白色,萼齒不明顯,花瓣倒卵形,花柱比短圓錐狀的花柱基長2倍。果實長圓形至卵形,長4-6毫米,寬3-4毫米,背稜線形,隆起,側稜寬翅狀,與果體近等寬,但顯著地比背稜寬;稜槽內有油管1,黑褐色,合生面油管2,油管寬而扁。花期7-8月,果期8-9月。

狹葉當歸生長環境

生於山坡、路旁、草地、林緣、水溪旁或闊葉林下。分佈於東北及內蒙古等地。

狹葉當歸藥理作用

1、對大腸桿菌、宋氏痢疾桿菌、傷寒桿菌、多形桿菌、副傷寒桿菌、綠膿桿菌、霍亂孤桿菌等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對人型結核桿菌亦有抑制作用。
2、對冠狀血管有明顯的擴張作用。

狹葉當歸相關論述

《新華本草綱目》:“根:味辛、性温。有發表、祛風、止痛、活血等功能。用於感冒頭痛、牙痛、頭痛、癰腫疼痛等症。”

狹葉當歸附註

同屬植物入藥的有黑水當歸Angelica amurensis Schischk。分佈於東北及內蒙古地區。其根功用與本品相似。
[1-4] 
參考資料
  • 1.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華本草》編委會.《中華本草》: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99年
  • 2.    中科院“中國植物誌”編輯委員會.《中國植物誌》:科學出版社,2013年
  • 3.    冉先德.《中華藥海》:哈爾濱出版社,1993年
  • 4.    吉林省中醫中藥研究所.《長白山植物藥志》:吉林人民出版社,1982年
  • 5.    狹葉當歸 Angelica anomala|iPlant  .植物智——植物物種信息系統[引用日期2023-0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