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漢語文字)

鎖定
狴,漢語三級字 [3]  ,讀作狴(bì),[狴犴]傳説中的一種走獸。古代牢獄門上常畫着它的形狀,因此又用為牢獄的代稱。 [4-5] 
中文名
外文名
beast;fourfooted animal
別    名
憲章
基本意思
傳説中的走獸
拼    音
外    形
似虎

現代釋義

基本字義
狴bì
⒈ 〔狴犴〕傳説中的獸名。古代牢獄門上繪其形狀,故又用為牢獄的代稱 [2] 
基本詞義
◎ 狴 bì
〈名〉
(1) 獸名。後附會為龍子之説 [name of a beast]
狴,獸名。——《玉篇》
(2) 牢獄 [prison](因常畫狴於獄門上,故用作牢獄的代稱)。如:狴牢(牢獄)
狴犴
bì’àn
[beast;fourfooted animal]∶傳説中的走獸
王魔騎狴犴。——明·許仲琳《封神演義》
[prison]∶牢獄
狴犴使人多禮乎?——《法言·吾子》 [1] 

古籍釋義

康熙字典
《廣韻》邊兮切《集韻》邊迷切,音鎞。《玉篇》獸名。《廣韻》狴犴,獸也。
又《廣韻》本作。牢也。《集韻》或作。詳阜部字注。
又《集韻》部禮切,音陛。狴犴,獄名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