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狗兒爺涅槃

(1986年林連昆主演的話劇)

鎖定
《狗兒爺涅槃》是由北京人民藝術劇院出品的年代話劇。該劇由刁光覃林兆華執導,劉錦雲編劇,林連昆馬恩然梁冠華譚宗堯等主演,於1986年10月12日在北京首都劇場首演 [1]  [4] 
該劇故事取材自編劇劉錦雲的農村生活經歷,講述了一個叫狗兒爺的農民幾十年與土地發生的故事,以及歷經了土改、合作化、農村家庭承包制等各個歷史時期的土地政策給農民命運帶來的深刻變化 [4] 
中文名
狗兒爺涅槃
導    演
刁光覃
林兆華
編    劇
劉錦雲
主    演
林連昆
馬恩然
主    演
梁冠華
譚宗堯
製作出品
北京人民藝術劇院
首演時間
1986年10月12日
首演地點
首都劇場
類    型
話劇

狗兒爺涅槃劇情簡介

劇照
劇照(3張)
狗兒爺的大號叫陳賀祥。只因他爹為贏二畝地,跟人家打賭,愣是活吃了一條小狗兒,還搭上了自個兒的一條命,劇中主人公才落得這麼個不雅的諢號。臨解放,大炮一響,村裏窮的富的全跑光了,捨命不捨財的狗兒爺卻抄起傢伙進了莊稼地。望着滿地熟透了的莊稼這個世輩受窮的北方莊稼漢咬緊牙關,一抄鐮刀,痛痛快快地砍了地主祁永年的廿畝好芝麻。不想,媳婦卻在逃難中被炮彈炸死,把兒子陳大虎撇給了他。狗兒爺成了二茬子光棍漢。好漢無好妻,賴漢娶花枝。經蘇連玉搭橋,他娶了年方十九的俊俏小寡婦馮金花。土改中,狗兒爺分到了土地,買了“菊花青”,拴上了大車,一夜間竟成了這門樓的主人。合作化運動中,土地、“菊花青”和大車全都歸了堆兒,一夜間,狗兒爺又變得兩手空空,他瘋了,整日瘋瘋癲癲,只可憐苦命的女人金花。金花忍痛離開狗兒爺改嫁給了村長李萬江。風風雨雨過去了多少年,長大成人的陳大虎已和祁永年的閨女結了婚。而衰老不堪的狗兒爺依舊惦念着他那命根子似的土地,最後乾脆住到了風水坡上,獨個一人拓荒墾地。三中全會後,李萬江給狗兒爺分了地,牽去了“菊花青”。欣喜若狂的狗兒爺突然甦醒了,這時他想起了金花。“四化”的春風吹進了這個傍山小村。陳大虎小兩口合計着要在自家院裏辦個白雲石廠,只等明天推土機一到,便剷平他家這座妨礙交通的破門樓。可説一千道一萬,狗兒爺就是不讓拆。“明天”,狗兒爺害怕並詛咒着這個即將到來的時刻。一輩子想做地主終於沒做成。他像一隻困獸,在黑夜中張望着,撲捉着。他拼着勁,將火把投向門樓下的柴堆 [1] 

狗兒爺涅槃演職員表

狗兒爺涅槃演員表

狗兒爺涅槃職員表

導演 刁光覃林兆華
編劇 劉錦雲
舞台美術設計
燈光設計
服裝設計
寧天祥
演職員表參考資料來源 [1] 

狗兒爺涅槃角色介紹

  • 狗兒爺
    演員 林連昆

    農民,大號叫陳賀祥。解放戰爭的炮火中,全村人都逃走了,捨命不捨財的狗兒爺搶收了地主祁永年田裏的芝麻,不想媳婦卻被炮彈炸死。經蘇連玉搭橋,他娶了年方十九的俊俏小寡婦馮金花。土改中,狗兒爺有了自己的土地和牲口,還分得了地主的高門樓。農村實行合作化,一切生產資料歸集體所有,兩手空空又內心不甘的狗兒爺瘋了。

  • 祁永年
    演員 馬恩然

    地主。因騾子喝水時淹死,祁永年曾將年輕時的狗兒爺吊在門樓上鞭打,成了狗兒爺心中一直以來的痛和報復心理的來源之一,以及衡量成敗的標準。農村土地改革後,祁永年在狗兒爺與蘇連玉買賣土地時充當了代筆人。祁永年在運動中被打死,但在狗兒爺瘋瘋癲癲的狀態下,已逝的祁永年的鬼魂常常出現在狗兒爺的身邊,和他吵架拌嘴。

  • 陳大虎
    演員 梁冠華

    狗兒爺的兒子。長大成人的陳大虎和祁永年的獨女祁小夢結了婚。十一屆三中全會後,陳大虎小兩口合計着準備在村裏集資,要在自家院裏辦白雲石廠致富,但地主祁永年家的舊門樓卻佔了地方。陳大虎執意要拆門樓,但又説不動狗兒爺。當陳大虎和祁小夢得知蘇連玉大叔營業執照辦下來以後,就決定瞞着父親拆掉門樓建廠。

  • 蘇連玉
    演員 譚宗堯

    剃頭匠,狗兒爺的患難之交,精明狡猾且有遠見。狗兒嫂在炮火中不幸喪生後,蘇連玉搭橋,帶着狗兒爺娶了年方十九的俊俏小寡婦馮金花。在要進行農業合作化的前期,蘇連玉將土地低價賣給了狗兒爺。十一屆三中全會後,農村實行家庭承包制,蘇連玉把工廠的營業執照辦下來後,和陳大虎、祁小夢夫婦合夥,要拆了狗兒爺的門樓建廠。

  • 李萬江
    演員 李士龍

    村長,大隊隊長。解放後土改中,李萬江給狗兒爺分了土地和祁永年家的門樓,成了狗兒爺心目中的大恩人。合作化運動中,李萬江借喝酒讓狗兒爺同意將土地等全都歸了大堆兒,使得又變得兩手空空的狗兒爺一夜之間瘋了,之後他還娶了與狗兒爺離婚的馮金花。十一屆三中全會後,李萬江又給狗兒爺分了地,牽去了大馬菊花青。

  • 馮金花
    演員 王領

    狗兒爺的媳婦。因丈夫死在了戰場上,年輕俊俏的馮金花成了寡婦。馮金花被狗兒爺的花言巧語騙去當了媳婦,在狗兒爺因失去了土地而變得瘋癲以後,她又忍痛離開狗兒爺改嫁了大隊隊長李萬江,但她心裏依然對狗兒爺有着愧疚和關心。

角色介紹參考資料來源 [1]  [7]  [9-10] 

狗兒爺涅槃幕後製作

創作背景
編劇劉錦雲出生在河北農村,從小在農村長大,直到上了大學,假期仍是回農村老家度過。他的許多親戚依舊還是農民,該劇的主人公身上,就有他的一些親戚的影子。1963年,劉錦雲從北京大學畢業後,又到當時昌平縣的一個公社做農村工作,童年的印象和多年的農村工作經歷使他對農民比較熟悉,對他們的生活、命運、追求都有着較深的瞭解。20世紀50年代後期,農村“極左”政策對農民的坑害給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20世紀60年代,劉錦雲曾當過一段農村幹部,一方面,作為農民的親屬、鄉親,劉錦雲和他們一同經歷了他們所經歷的挫折與貧困;另一方面,作為農村工作幹部,劉錦雲又不可避免地執行過當時那些給農民帶來極大災難的錯誤政策。因此,對於從土改、合作化、大躍進直至“文化大革命”這段歷史和這期間的農民,劉錦雲是有着“雙重體驗”的。1979年調入北京市委宣傳部文藝處後,劉錦雲開始試着寫農民們的生活和遭遇 [5] 
1983年,剛調到北京人藝不久的劉錦雲,開始構思一個農民題材的長篇小説。那部醖釀中的小説,主人公名叫“狗兒爺”,故事源自劉錦雲多年的農村生活,講述一個農民和土地的關係。1985年,劉錦雲決定把這個構思寫成劇本 [4]  。在構思該劇時,劉錦雲是想尋找一個最適於表現這種複雜多變的生活內容的形式。該劇時間跨度比較大,前前後後二十多年,經歷了從土改、合作化、文革、責任承包等幾個重要的歷史階段,弄不好就會演繹事件而把人物俺沒了。所以,他當時想盡量把時代背景推到後面,這種虛化環境的目的,主要是為了集中筆墨塑造人物,刻畫主人公狗兒爺的心理。另外,劉錦雲對傳統的中國戲曲比較熟悉,也比較喜歡阿瑟·密勒的《推銷員之死》等現代派作品。這使他在構思該劇時,一方面吸收了中國戲曲在時空表現上的靈活性,另一方面,借鑑了現代派作品在刻畫人物心理方面的許多長處,像幻景、回憶、人物心理活動外化形象等等 [5]  。劇中所寫的每個人物都能在劉錦雲的親戚當中找到原型——比如狗兒爺,人物原型是他的姑父,因為失去土地變得瘋瘋癲癲,糊里糊塗地死在了“十年動亂”裏 [6] 
劉錦雲先是用小説素材寫成十個故事,交給了當時人藝的副院長,同時也是劇本組組長的於是之。於是之看完以後提了一些意見,讓劉錦雲寫這個劇,按素材是個大作品。列好詳細大綱後,劉錦雲僅用了五天時間便完成了這部多場次現代悲喜劇 [4] 
林兆華一口氣讀完《狗兒爺涅槃》的劇本後大喊了一聲“太棒了”。林兆華認為,這個編劇對農民,對農村太熟悉了,這齣戲跟以往的現實主義農村戲有點不同,在創作技法上明顯是受到了《推銷員之死》的影響。戲裏的“狗兒爺”能在回憶與現實裏自由穿梭,人物表演不受時空限制,如同電影的鏡頭組接,對導演而言也是一大挑戰。依照劇本,刁光覃和林兆華提出了導演要求,並達成一致:只要能“真實地、深刻地、正確地體現人物,任何為此目的的形式、手法、調度都可為二度創造所採用 [4]  。”
排練過程
1986年7月上旬,該劇建組;之後,劇組主創們集體下鄉體驗生活,在編劇劉錦雲當年工作生活的昌平西崔村住了小半個月。除了和農民一起幹幹農活兒、聊聊天兒,演員們也會聽農民們講講農村的生產形勢之類。
當時演員們都沒有想到導演給他們呈現的舞台幾乎是一個“光板台”。就像觀眾們後來在演出中看到的,舞台上除了背景裏的門樓,地上有幾塊“石頭”,再沒什麼固定的裝置了。桌椅板凳,演員自己搬上台,一場戲結束,再自己搬下去。甚至一些手持道具,都被處理為無實物。
梁冠華和演員王姬在開場後不久就有場對手戲,演的是狗兒爺的兒子兒媳小兩口在屋裏盤算着怎麼跟狗兒爺把賣門樓的事兒對付過去。説是小屋,其實是天幕後面一束追光下的一個1米多高的台子。對觀眾來説,兩個演員在上面對話,是與舞台前面林連昆演的狗兒爺形成一種時空交錯的。而對於演員,梁冠華表示,沒有佈景和道具,站在台上就沒了可以依仗的支點,一上來,手都不知道該往哪兒擱。
李士龍一開始都不知道自己該怎麼上場,傳統的表演習慣和這部戲的要求顯然不一樣,但導演沒説,劇本上也沒寫,第一次上台,他就翻着跟頭打了一個虎跳上去,後來又覺得自己這麼設計不太對,才變成觀眾們最終看到的一路小跑上台 [6] 
該劇中一場“哭墳”的戲,林連昆怎麼也無法理解為什麼林兆華要讓他面對着觀眾説心裏話。林兆華解釋道,《玉堂春》的三堂會審都對着觀眾把內心獨白唱出來了,用在這裏為什麼不可以 [4] 

狗兒爺涅槃演出信息

宣傳活動
1987年11月4日,《文藝研究》編輯部和北京人民藝術劇院聯合召開了學術討論會 [11] 
演出場次
演出場次
演出時間
演出地點
演出劇院
1986年10月12日至1987年3月19日
北京
首都劇場 [1-2] 
1988年11月30日
上海
長江劇場 [3] 
觀眾滿意度
該劇在人藝的觀眾問卷調查中獲得頗高的滿意度,其中觀眾20至30歲的佔80%,30至50歲佔20%,文化程度多為大專以上。該調查結果顯示,來看《狗兒爺涅槃》的觀眾趨於年輕化,且文化程度較高,多數觀眾認為該劇在傳統的基礎上又有了發展,很好地解決了繼承與發展的關係 [4] 

狗兒爺涅槃作品評價

20世紀80年代“新時期戲劇”代表性的成果之一的《狗兒爺涅槃》,把“豐沃的現實主義土地”與“詩意化綻放”兩者的有機融合推到一個新高度。《狗兒爺涅槃》擁有歷史厚度的情節故事和現實質感的人物形象,但劇情沒有按現實的時空邏輯展開,而是使用了開放的敍述性戲劇結構,讓狗兒爺的生命經歷在他的回憶和幻覺中展開,或與人對話,或與鬼魂糾纏,涉及的人與事招來揮去,時空變化轉換快捷自由,充分將狗兒爺的回憶、聯想、幻象等內心世界、主觀情感外化在舞台上,並以“火燒門樓”的瘋狂動作將一切推向高點並隨之湮滅,最終呈現了一個兼具深刻現實感與強烈荒誕感的演出,其藴含濃郁詩意的象徵性內涵給觀眾留下難以磨滅的深刻印象 [8] (導演王曉鷹評)
該劇之所以獲得成功,其中除了劇作者提供的深遠而豐富的哲理內涵和鮮明而獨特的人物形象外,則當歸功於導表演藝術的不同凡響。從某種意義上説,正是該劇的二度創作,完成並奠定了其在新時期話劇中的位置。
該劇在創作方面不論從戲劇矛盾的設置、人物性格的塑造和導演的總體構思與演員的舞台體現,該劇的主調無疑仍是現實主義的。但又不侷限於此,而是引進了意識流(如以狗兒爺的心態律動作為情節的發展線)、幻覺(如地主祁永年心象的顯現與非交叉的對話)、象徵(如狗兒爺的瘋、門樓、手戳)等一些現代派的原理與手法。這樣就使得戲劇場面既厚實又靈動,既統一又多變,有助於人物心態的剖示與劇作哲理意藴的具象化,從而達到了審美與思辨的有機統一。
該劇在表演體系方面是以體驗的方法把握人物性格的基本特徵與心態發展的主體脈絡,同時又以表現的方法設計一些外在的表現形式,並運用了布萊希特的“間離效果”(如陳大虎插入狗兒爺的內心獨白)與中國戲曲的虛擬化(如跑圓場、空手掰棒子)等。這種體驗與表現的有機結合,既深化了對人物性格的把握和情感的體驗,又強化了人物外在的形態體現和演員的舞台行動,造成了凝重、含蓄、靈動、鮮明的整體舞台風貌。這種現實主義與現代主義、體驗與表現的有機統一,既來源於對話劇傳統表演藝術的繼承,又吸收了當代西方話劇發展的新成果和中國民族戲曲藝術的營養。這種古今中外文化的交匯、撞擊,就必然會產生一種新的因素,這種新的因素體現在《狗兒爺涅槃》中,表現為它既是對傳統的繼承,又是對傳統的革新。
該劇並非盡善盡美。劇中除狗兒爺之外的其他人物的刻畫尚欠功夫,尤其對陳大虎的刻畫更顯得捉襟見肘。對於狗兒爺,就多側面多視角地揭示其情感的豐富性和心靈變異的曲折性而言,也並非已經窮盡。戲的結尾部分對新時期農村生活的描寫有些流於表層。從舞台整體上看(包括舞美),在實與虛、體驗與表現相結合的過程中,也不能説處處天衣無縫、水乳交融。
然而,儘管如此,《狗兒爺涅槃》所取得的思想藝術成就,較之當前許多話劇創新之作,畢竟是進入了更高的審美層次,標誌着中國新時期話劇藝術發展到了一個新的階段。就中國新時期話劇探索、創新之路而言,《狗兒爺涅槃》的成就具有里程碑的意義 [12] (王藴明評)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