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狐偃山

鎖定
狐偃山標高為2100米,位於山西省太原市古交市常安鄉郭家梁村南。 據清光緒八年版《交城縣誌》記載:“馬鞍山亦名狐突山……西峯頂晉大夫狐突並二子毛、偃墓在焉。”又稱:“侯墓悉用碎石壘成,周約十丈,高出山頂,夏不生草,冬不積雪。墓前碎石擊之作金鐵聲,移之它處則無音。”現存大墳丘1座,高5米多。二子狐毛、狐偃墓無明顯特徵。
中文名
狐偃山
外文名
Moumtain HuYan
別    名
狐爺山
標    高
2100米
地理位置
山西省太原市古交市常安鄉

目錄

狐偃山地理信息

俗稱“狐爺山”,位於古交市原相鄉上白泉村、常安鄉郭家梁村南部邊緣,為古交市與交城縣的界山。傳因春秋時晉大夫狐突及其二子埋葬於此,故後人稱為狐爺山(亦稱狐突山、狐偃山)。該山東西長10公里,南北寬6公里,兩峯屹立,東峯海拔2030米,西峯海拔2202米,中凹如馬鞍,因而又名馬鞍山。山上有林木及灌木叢,植被覆蓋較好,並有煤、鐵等礦產資源。 [1] 

狐偃山傳説

春秋時期,晉獻公的寵妃驪姬,欲使其子篡權奪取君位,設計害死了世子申生,繼而又欲加害於公子重耳,重耳在其外祖父晉大夫狐突的幫助下,與二位舅父狐毛、狐偃及隨臣趙衰、介子推等人星夜出逃他鄉,在外流亡十九年,受盡了艱辛。後在眾臣的支持和秦國的相助下,復國並繼承君位,即為之後的春秋五霸之一------晉文公。然而在復國前,狐突卻因拒絕懷公讓其召回狐毛、狐偃的要求而被殺。他在臨死前痛斥懷公“忠臣事君,有死無二”、“子無二父,臣無二君”的慷慨陳詞被後人尊為“教忠不二”的楷模和英雄氣節的典範,深得歷代統治階級的擁護和推崇,因此,狐爺山(即狐偃山)遂成為中國“忠”文化的發祥地之一。為了感念狐突的恩德與忠義,晉文公厚葬狐突父子三人於晉陽馬鞍山(即現在的山西省太原市古交市狐偃山),並改馬鞍山為“狐突山”,百姓敬稱之為“狐爺山”。晉文公封其墓領地為“國家梁”,意為“國家之棟樑”,因當地方言“國”“郭”同音,且附近郭姓百姓較多,遂成為今天的“郭家梁”。又因為當地方言“爺”與“偃”相同,於是有了現在的“狐偃山”。
參考資料
  • 1.    地質  .太原政府網[引用日期2013-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