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狐仙洞

(黑龍江省濟沁河鄉會興滿族自治村山洞)

鎖定
狐仙洞位於濟沁河鄉會興滿族自治村西北海拔350多米高的會興山上。順着陡峭的山東坡羊腸小道而上,在半山腰約200米的拐彎處,你就會發現一個容積約80立方米的天然石洞,洞內有石桌、石凳、香爐、香碗。
中文名
狐仙洞
地理位置
濟沁河鄉會興滿族自治村西北
著名景點
朝陽山
會興山
海    拔
350多米
狐仙洞——位於濟沁河鄉會興滿族自治村西北海拔350多米高的會興山上,此山與齊齊哈爾地區最高山——朝陽山隔河遙對。順着陡峭的山東坡羊腸小道而上,在半山腰約200米的拐彎處,你就會發現一個容積約80立方米的天然石洞,洞內有石桌、石凳、香爐、香碗。
關於狐仙洞的得名,自有它一段神奇的傳説。據居住在山下現已九十五歲的張文德老人講,在他十多歲的時候,這洞裏住着一對雪白雪白的狐狸,至於這對狐狸有多大道行誰也説不準,有人猜至少有五百年道行。總之,它們已經有了仙氣。傳説,那時,這對狐狸經常化作一對夫妻老郎中攜百草之藥走遍周邊村屯,為百姓治病,解除百姓痛苦。人們問老郎中家住何處,老郎中總説住在會興山上,與你們相距不遠。可是,當好奇之人上山找尋時,卻總也找不到,山上根本就無人居住。但是,人們卻發現了一個山洞,洞中有石桌石凳,像是有人居住。有兩個好事的人為了弄清真相,便守候在洞旁的樹叢裏,想一看究竟。一天,快黃昏的時候,果然見到老郎中二人進到山洞裏去了。守候的人很高興,也跟着走進去。可是,卻沒見到老郎中他們。怎麼找,洞裏也沒有;喊,也沒有人應。守候的人回來把事情跟人們一説,人們也都感到很納悶,解釋不了是怎麼回事。後來聽説有人看見有兩隻白色狐狸常在那個洞中出入,人們就猜想,那老郎中二位肯定是狐仙,那個洞是狐仙洞。人們再見到老郎中二位給人治病時也就不再刨根問底,而把他們當成神仙敬着。為了不忘他們的恩德,還請石匠做了石香爐和石頭盤碗,每逢節日,都到洞裏上供燒香,人狐相處十分和諧。可嘆上世紀六十年代後期“文革”爆發,戴着紅袖標的紅衞兵橫掃“四舊”,狐仙洞也在劫難逃,石桌、石凳、香爐、香碗皆被搗毀,洞壁也被砸壞。據説,這對白狐對此無可奈何,只好含淚離去。果然,老郎中夫婦再沒有回來。有人説,那對狐仙根本就沒有離開,只不過是來無影、去無蹤,達到了出神入化的境界,人們肉眼凡胎看不見罷了。人們至今也沒有忘記那對狐仙對人類的恩惠。不知是何時、哪位虔誠者又在洞中重置了石桌、石凳、香爐、香碗。也有人相信狐仙沒走,每逢節日前來膜拜,狐仙洞又重現了當年的盛景。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