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鹿科狍屬動物)

鎖定
狍(學名:Capreolus pygargus)是鹿科狍屬的一種動物。體長約1.2米,體重約30千克,有着細長頸部及大眼睛,大耳朵。無獠牙,後肢略長於前肢,尾短,雄狍有角,雌性無角,雄性長角只分三個叉。狍身草黃色,尾根下有白毛,尾巴僅2-3釐米。
棲息在不同類型的落葉林和混交林以及森林草原上,活躍在疏林帶、河谷及緩坡上。由雌狍及其後代構成家族羣,通常3-5只,雄狍仲夏才入羣。晨昏活動,晚上最活躍。食草動物。雄狍角冬天脱落,新角最遲3月開始生長,6、7月長成,此時進入發情期。雄狍用角剝開樹皮並留下前額臭腺的分泌物作為自己地盤的標誌。狍通常是雙胞胎。
分佈於中國、哈薩克斯坦、朝鮮、韓國、蒙古和俄羅斯。是中國東北地區常見的野生動物之一,經濟價值較高,屬國家“三有”保護動物。 [9] 
中文名
拉丁學名
Capreolus pygargus
別    名
狍子
東方狍
中國狍
中國東北狍
西伯利亞狍 展開
別名
狍子
東方狍
中國狍
中國東北狍
西伯利亞狍
矮鹿
麅子
狍鹿
羊鹿 收起
外文名
英文 Siberian Roe Deer, Eastern Roe Deer, Siberian Roe
法文 Chevreuil de Siberie
西班牙文 Corzo Siberiano
德文 Reh Von Sibirien, Sibirisches Reh
蒙古文 Bor Göröös 展開
外文名
英文 Siberian Roe Deer, Eastern Roe Deer, Siberian Roe
法文 Chevreuil de Siberie
西班牙文 Corzo Siberiano
德文 Reh Von Sibirien, Sibirisches Reh
蒙古文 Bor Göröös
俄羅斯文 Kosulya Sibirskaya 收起
同義學名
Cervus pygargus Pallas, 1771
國際瀕危等級
無危(LC) [1] 
動物界
脊索動物門
哺乳綱
偶蹄目
鹿科
狍屬
亞    門
脊椎動物亞門
亞    目
反芻亞目
亞    綱
獸亞綱
亞    科
空齒鹿亞科
狍族
亞    種
4亞種 [2] 
命名者及年代
Pallas, 1771
保護級別
國家“三有”保護動物 [9] 

動物學史

命名

狍的科學名為"Capreolus pygargus"。其中,種加詞"pygargus"的語源來自古希臘語的"pygḗ"(πυγή,臀部)和"argós"(ἀργός,白色)。這個名稱由德國博物學家彼得·西蒙·帕拉斯在1771年時命名,當時他在俄羅斯的領土中進行科學勘探,在烏拉山區記錄了這種鹿的存在。 [3] 
這個物種在1771年首次被記錄在科學文獻中,但生物學者曾經認為東方的狍與西方狍為同一個物種下的不同亞種。在20世紀後期,在俄羅斯學者的研究下,生物學界於2001年正式將東方狍與西方狍分列為兩個不同物種。 [4] 
中國學者過去多將中國的歸入西方狍;後來的學者則通過線粒體DNA等手段,判定中國狍與歐洲的西方狍為兩個物種,分歧時間約在200萬年前,與西伯利亞狍(Capreolus pygargus pygargus)為同一東方的狍的不同亞種,分歧時間約在80萬年前。 [4] 

分類

狍(Capreolus pygargus)歷來被認為是西方狍(Capreolus capreolus)的一個亞種,但1987年和1991年的研究確定了區分這兩個物種的特徵。例如,狍與西方狍相比,體型明顯比西方狍大。此外,雄性狍的鹿角間距更寬。最後,狍有紅色的夏季皮毛,而西方狍有灰棕色的夏季皮毛。所以,在2014年狍"Capreolus pygargus"被認為是與西方狍不同的物種。 [5] 
2014年發現線粒體遺傳譜系和地理分佈之間沒有關係,並且沒有檢測到與所提出的亞種相對應的特定單倍羣。狍需要進一步結合核DNA進行研究來解決該類羣的分類問題。2014年的分子研究在波蘭和立陶宛檢測到狍的線粒體DNA單倍型,比其現代分佈的西部界限更西2000千米。對波蘭西文狍的遺傳分析表明,狍單倍型起源於古代(在狍的現代分佈範圍內未檢測到它們),並且隨着狍的分佈範圍向西擴展到中歐,發生了基因滲入。而西方狍則在末次盛冰期從西部避難所向東擴散。除了滲入西方狍之外,狍有可能在晚新世有更西部的分佈,甚至可能直到今天才被發現,與西方狍共存,需要進一步的證據來確定狍的分類學身份。歐洲這些地區的西方狍帶有狍型線粒體DNA。 [1] 
ITIS(綜合分類學信息系統)2023年確定狍其下有4個亞種,如西伯利亞狍(Capreolus pygargus pygargus),為狍的指名亞種,在1771年確認,一般所説的西伯利亞狍是指這個亞種。中國狍(狍中原亞種 Capreolus pygargus bedfordi);東北狍(狍東北亞種 Capreolus pygargus mantschuricus)生活在中國東北地區,而高麗狍(狍朝韓亞種 Capreolus pygargus ochraceus)生活在朝鮮半島。 [1-2] 

形態特徵

體型

狍是一種中小型鹿類,雌性體長126.7-144.4釐米,雄性體長128.1-143.8釐米;成體肩高82-94釐米,尾長2-4釐米。狍的後腿比前腿長。平均而言,雄性狍的體重略高於雌性,雄性體重為34.9-48.6千克,雌性體重為32.0-46.9千克。然而,不同族羣的體重也因地理位置而異。例如,與分佈於中國的狍相比,俄羅斯部分地區的雄性體重更高。除了在大小方面存在輕微的兩性異形之外,雄性還具有向後和向上傾斜的鹿角。鼻吻裸出無毛,眼大,有眶下腺,耳短寬而圓,內外均被毛。頸和四肢都較長,後肢略長於前肢,蹄狹長,有敖腺,尾很短,隱於體毛內。 [5] 

鹿角

雄性狍具角,角短,角幹直,基部粗糙有皺紋,分枝不多於3杈;鹿角通常有3個尖齒和多個凸起,稱為結節。兩個鹿角之間的距離始終小於其寬度的1.5倍。鹿角總長度範圍為28-33釐米。無眉叉,主幹離基部約9釐米分出前後二枝,前枝尖向上,後枝再分歧成二小枝,其中一枝尖向上,一枝向後而偏內,角基部有一圈表面粗糙的節突,主幹上同樣有許多小節突。角在秋季或初冬時會脱落,之後再緩慢重生。鹿角的大小和顏色因季節而異。 [5] 

皮毛

在冬季,狍的皮毛主要呈灰白色至淺棕色,腹側帶有乳白色底色。耳朵黑色,腹毛白色;冬毛黃褐。腿茶色,喉、腹白色;臀有白斑塊;幼狍有3縱行白斑點,當體重達11千克左右時即消失。吻部棕色,鼻端黑色,兩頰黃棕色,耳基黃棕色,耳背灰棕色,耳內淡黃而近於白色,耳尖黑色。額、頸和體背為暗棕而稍帶棕黃色,下頜淡黃,喉灰棕,腹部淡黃色。四肢外側沙黃色。內側較淡。尾淡黃色,臀部有明顯的白色塊斑。夏毛短而薄。從咀到尾以及四肢的背側都是純黃棕色,背中線附近較深,腹面從胸部、鼠蹊部以至四肢內側均為淡黃色。在夏季,它們的灰褐色會變成更加鮮豔的紅赭色,但腹側的奶油色不變。這種季節性皮毛的變化適用於不同性別或年齡段的所有狍。幼年狍與成年狍的不同之處在於它們的皮毛上遍佈着淺色斑點。 [5] 

棲息環境

棲息在温帶森林中,不同類型的落葉林和混交林以及森林草原上,通常靠近恢復植被的燒傷區和森林空地。狍通常生活在海拔3300米的高海拔地區。它們可以忍受低至-60℃的温度,並且可以生活在積雪深達50釐米的地區。活躍在疏林帶,多在河谷及緩坡上活動,狍性情膽小,日間多棲於密林中,早晚時分才會在空曠的草場或灌木叢活動。狍的密度最高出現在食物豐富的草原、高草草甸和洪泛區。在某些情況下,種羣密度高達每100公頃12只。 [5] 

生活習性

遷徙

會季節性遷徙,該物種每年從冬季遷徙到夏季,以避免不適宜的冬季天氣,最始終沿着相同的路線遷移。儘管它們可以忍受-60至-40攝氏度之間的温度。在遷徙過程中,可以移動長達500千米,但更常見的是移動100-300千米。遷移通常在9月和10月進行,大約需要40天才能完成遷移。從夏季覓食地出發通常與早霜一致。會在3月或4月返回夏季活動範圍。 [5] 

集羣

一般由雌狍及其後代構成家族羣,通常3-5只,雄狍仲夏才入羣。一年中的大部分時間,狍都生活在小家庭中,由相關的雌性或占主導地位的雄性領導。然而,狍在冬季形成多達20-30只的混合羣體。在季節性流動遷徙過程期間,會形成更大的羣體,最多達500頭左右。 [5] 

感官

狍使用聲音、觸覺、視覺和化學信號來交流和感知環境。它們使用各種叫聲進行聲音交流,如吠叫、哀鳴、吹口哨、氣喘吁吁和尖叫。雄性和雌性都將這些叫聲類型用於各種目的,除了哀鳴之外,哀鳴只由生殖活躍的雌性發出。雄性在繁殖季節經常吠叫,作為領地宣示,以阻止其他雄性或潛在的捕食者。小狍除了發出吱吱聲外不會發聲,它們用吱吱聲來呼喚母親。 [5] 
狍使用嗅覺線索進行交流,其中許多嗅覺線索是個體特有的,用於多種目的。狍在尿液、糞便和唾液中釋放的化學物質可以被同種動物檢測到,並作為領地邊界的指示器,或作為其他動物追蹤的氣味蹤跡。此外,狍從頭部和腿部的腺體中釋放信息素和其他有氣味的化學物質。這些化學物質可能表明領地或氣味痕跡,但它們也提供個人特定信息,例如年齡、性別和生殖狀況。 [5] 
狍還使用視覺線索來傳達警報、興奮或攻擊性的狀態。雄性還用鹿角在其領地內的物體上留下視覺刮痕。成年雌性和它們的小狍之間以及交配期間的觸覺交流很常見。雄性狍也通過用鹿角打鬥來爭奪配偶。 [5] 

領地

狍只在繁殖季節有領地意識。在此期間,雄性會進入發情期,其特點是攻擊性和領地意識增強。雄性通過使用鹿角在樹木等物體上留下視覺標記來標記自己的領地。它們還會通過頭部腺體的分泌物,或者尿液和後腿跗骨腺的油脂的混合物來留下嗅覺線索。雄性狍在春季開始標記領地,並持續到秋季,但標記活動最頻繁地發生在8-9月的發情期。 [5] 
狍根據性別的不同,有不同的活動範圍。雄性的平均活動範圍為168公頃,而雌性的活動範圍較大,平均為219公頃。然而,根據地理區域和重要資源(例如食物、住所)的可用性,活動範圍的大小也有很大差異。在良好條件下,活動範圍的大小可能低至100公頃,而在資源稀缺時,活動範圍的大小可能高達1500公頃。 [5] 
在春天,雄性通過用鹿角刮擦物體或用尿液和其他化學物質標記物體來標記領地。它們的領地可作為繁殖地,面積可達170公頃。除了標記其活動範圍和領地的邊界外,雄性狍還積極保護這些區域免受雄性入侵。 [5] 

食性

狍大部分活動時間都在啃食植被。它們平均每天進食7次,期間與休息時間交替。喜食灌木的嫩枝、芽、樹葉和各種青草,小漿果、蘑菇等,以草、蕈、漿果為食,經常舔鹽。狍是食草動物,更具體地説是食葉動物。它們主要吃草本植物或木本植物的葉子、花和莖。在冬季其他食物來源稀缺時,它們也會吃木本樹枝,以及苔蘚和真菌和地衣。 [5] 
狍的飲食存在季節性差異。5月份狍的飲食中,發黃白頭翁和草或莎草各佔50%左右。5月份,木質材料在其飲食中所佔比例不到2%,但到11月,其比例已佔到65%左右。狍會機會主義地進食,甚至從農場尋找乾草。在其地理範圍內,它們消耗600多種不同的植物。小狍在大約5個月的時間裏依賴母親的乳汁,儘管它們早在出生後5天就開始消耗植物材料。性別之間的飲食結構沒有差異。 [5] 

天敵

狍羣居以避免被捕食。它們在覓食時表現出警惕的行為,如果發現掠食者,它們會使用視覺顯示和警報呼叫來提醒羣體成員潛在的危險。人類獵殺狍,並導致20世紀初東歐和西伯利亞東北部的狍幾近滅絕。狍的天敵包括花豹、歐亞猞猁和。很少會成為東北虎雪豹棕熊的獵物。 [5] 

分佈範圍

原產地:中國、哈薩克斯坦、朝鮮、韓國、蒙古、俄羅斯。存在不確定:吉爾吉斯斯坦和緬甸。 [1] 
狍在古北界分佈非常廣泛。它廣泛分佈於亞洲大陸和東歐部分地區,從霍珀河和頓河彎道到烏拉爾山脈,橫跨西伯利亞南部。分佈於蒙古北部,向東到日本海和黃海海岸線,包括朝鮮半島。它們的地理範圍在西西伯利亞平原向南延伸到巴爾喀什湖,然後從那裏向東延伸到哈薩克斯坦,但沒有到達鹹海。 [5] 
此外,從中國東北進入中國北部和中部,到長江左緣的西半部,進入藏區東部。從更南到緬甸東北部的記錄需要確認。以前延伸到烏克蘭西部和東部,在高加索山脈的北坡仍然有一個孤立的族羣。它們也生活在韓國的濟州島。 [1] 
狍選擇了向南發展的路線。如今是歐亞大陸分佈最廣、數量最多的一種中型鹿;得益於對山地環境的適應,它們顯示出了別具一格的生存適應性。在中國,廣佈於中部、西南部、西北部和東北部。中國多山,一路沿着山地繁衍生息,從東三省開始,沿着大小興安嶺它們一路向南,從北京的燕山進入太行,穿過河北和山西,到達中部的秦嶺——大巴山系,隨後在橫斷山系進入了毛冠鹿、水鹿等南方鹿種的範圍,最後它們從西藏東南部和雲南西部到達緬甸北部——這也是分佈的最南端了。而在北部它們的分佈更為廣泛,它們沿着烏拉爾山脈跨越西伯利亞、蒙古和朝鮮,並在新疆地區進入中國,分佈於北疆區域。但並沒有登上青藏高原,它們僅僅到達了高原的邊緣,在若爾蓋草原山地海拔約3000-4000米的地帶還能看到的蹤跡。 [5] 
狍分佈圖 狍分佈圖 [7]

繁殖方式

交配季節從7月中旬持續到9月中旬,發情期集中在8-9月。雌性具有季節性多發情,每年有一個較長的交配期。狍表現出一雄多雌制的交配方式,一隻占主導地位的雄性與多隻雌性交配。交配互動涉及雄性繞圈追逐雌性,地面出現花環狀足跡。在交配季節,雄性會積極保衞領地,高質量的領地會吸引更多的雌性。 [5] 
會經歷持續約4個月的胚胎滯育,在繁殖上會延遲着牀4-5個月。等到合適的看氣候,胚胎直到一月初才被植入並開始發育。發情交配多在8-9月,如果冬季太冷,小狍出生就得往後拖——能夠控制這個時間,確保小狍在6月出生,這個時候正是山區已經開始暖和起來,草長鶯飛食物豐沛,而且有充足的時間讓小狍長大以面對寒冷的冬季。 [5] 
着牀後,妊娠持續約5.5個月。生育發生在春季,從5月到7月初。臨產前,驅散上年生的幼狍,進入密林分娩。雌性一次可以生育1-3個後代,但雙胞胎最為常見。若一胎產2仔,則出生地點相距10-20米,分別哺乳。出生10日後,帶領初生幼狍歸羣。 [5] 
幼狍的出生體重為1.8-2.2千克。產後,雌性會遷移到新的棲息地,直到幼崽斷奶,這需要3-5個月的時間。然而,幼狍斷奶後通常會與母親呆在一起2-4周。雌性狍在一歲之前達到性成熟,而雄性則在兩歲左右達到性成熟。一旦雄性狍成年,它們就會分散尋找自己的伴侶和領地。在野生環境中,壽命10-12年,最長可達17年。每年11-12月角脱落,2-3月生茸,4-5月角長成。 [5] 

亞種分化

狍(4亞種)

中文名稱
學名
命名者與年代
1
中國狍(狍中原亞種)
Capreolus pygargus bedfordi
Thomas, 19082
2
東北狍(狍東北亞種)
Capreolus pygargus mantschuricus
(Noack, 1889)
3
高麗狍(狍朝韓亞種)
Capreolus pygargus ochraceus
Barclay, 1935
4
西伯利亞狍(狍指名亞種)
Capreolus pygargus pygargus
Pallas, 1771
[2] 

保護現狀

保護級別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2015年 ver3.1——無危(LC)。 [1] 

種羣現狀

狍通常被認為很常見,但由於過度捕獵,它們在許多地方正在減少。1995年估計世界總量為約100萬隻,這代表了相當大的下降,因為在19世紀,俄羅斯每年有50萬隻被獵殺。然而,在20世紀90年代,狍羣在中國和俄羅斯很常見。估計當時居住在中國的總量約500000只。從那時起,由於狩獵,該物種幾乎肯定已經減少。 [1] 
例如,在俄羅斯阿穆爾地區,1991年物種數量估計為134870只,但此後由於未經授權的狩獵和火災,物種數量數量持續下降。2011年,西伯利亞10個聯邦地區的狍總數估計為326825只。 [1] 
朝鮮半島的情況可能更加不利,誘捕、過度捕獵和開闢新土地進行伐木作業可能會對該物種產生負面影響,在朝鮮半島的小片地區,根據2015年的信息,即使在妙香山脈等廣泛的適宜棲息地內,它也已被滅絕或非常罕見。 [1] 
1985年,蒙古全境的種羣規模估計為70000至89000只,但同年,Khovsgol地區的密度估計為每1000公頃僅有4-5只,1990年,該地區的總種羣數量估計為250000只動物。然而,在過去10年後,該物種已基本從Bogd Uul山區消失,只有在2004年才重新見到。在諾姆羅格特別保護區進行的最新種羣數量估計中,發現了298只。 [1] 
俄羅斯的物種數量密度取決於植被類型。狍在淺色橡樹林和針葉林中最為豐富,在冷杉林中沒有發現。在Sikhote-Alin國家保護區,狍的密度從每平方千米0.2到1.3只不等(Myslenkov 1990年)。沒有最新的關於哈薩克斯坦該物種狀況的數據。 [1] 

動物文化

精彩博文

狍子的萌點有三條:
一、狍子受驚以後尾巴的白毛會炸開,變成白屁股,然後思考要不要逃。
狍子其實一點也不“傻”,它對環境的適應能力非常強悍,狍子尾巴內側是白色,受驚後會翹起(炸開),看上去成為白屁股。這其實是很多種鹿科和牛科(羚羊類)的共同特徵。白屁股的作用究竟有哪些,還不十分清楚,至少這能在信號傳遞上起到幾種功能:
  1. 警示和迷惑作用。這在羚羊中體現得較為明顯,人們經常可以在電視裏看到,成羣活動的瞪羚在遭受到獵豹或者豹攻擊的時候,會跳躍着四散逃開,這時它們都會翹起尾巴露出白屁股,一種解釋説這有利於迷惑敵人的視線,使其眼花繚亂不知道追誰好。狍子雖然很少集成大羣,但也常以小羣體為單位活動,因此白屁股可能會起到同樣的作用。
  2. 視覺引導作用。在觀察小麂的時候,發現雌性小麂在帶着幼崽的時候,經常會翹起尾巴,讓幼崽跟着自己。小麂的尾巴內側也是大塊的白色,翹起時非常明顯。在森林環境中視野不佳,這樣的視覺信號就像一個信號燈一樣明顯。其實這種行為在更多的物種裏存在,大家還記得小兔子排隊跟着媽媽翹起的白尾巴走路的故事嗎。
總之,炸尾巴不是狍子嚇傻了,而是受到威脅後的一種自然反應。狍子有時候不跑是因為它還沒有確認威脅是什麼,一旦確認了它會立刻逃跑。有一次我在北京的百花山上遇到了一個狍子,當時風很大,那隻漂亮的公狍子只顧在林子裏低頭吃草,完全沒有發現我們三個人正在靠近;而我們看到它的時候已經很近,估計距離也就50米以內,於是我們停下腳步,慢慢坐下,靜靜欣賞。狍子邊吃邊走,距離我們越來越近,直到被一聲快門聲所驚動。它抬頭看着我們這邊,由於我們都沒有動,因此它猶豫着(野生動物對聲音和移動的物體非常敏感),歪着頭看,又走近幾步;幾秒後它看清了我們,於是“嗷”地叫了一聲,然後閃電般地逃走了。
還有一種情況,它不跑可能是為了護仔。2013年夏天我們在山西野外作業的時候,先是路遇了一隻小狍子,隨後又在不遠處看到一隻母狍子遠遠地看着我們,並不逃跑。於是我們明白了:它急着過來找它的孩子,並在用自己來吸引我們的注意。後來它遠遠地繞過我們,找到了自己的孩子;而我們也趕緊走開,避免繼續打擾它們母子。 [6] 
二、會在馬路中間,藉着車燈跑在車的前頭,根本不知道會被撞死,只知道藉着亮光好趕路。
也就是狍子會順着燈光跑,不知道會被撞死——這其實不是狍子傻,只能説動物們的進化趕不上人類科技發展速度快。動物們很難理解汽車這種東西,在夜間,動物們往往只能看到燈光而無法看清汽車的輪廓。在進化中大多數動物都懂得了人類的可怕,但汽車和燈光是怎麼回事,卻還有很多動物搞不明白。我們在電視上也可以看到,在非洲夜間觀察動物,可以直接拿着聚光燈照着,動物們並不會驚慌失措地逃跑,因為它們可能還沒學會把燈光和人類聯繫起來。在中國,每年被路殺的動物不計其數,從蛇、青蛙到獾子、豹貓、果子狸、野兔……涵蓋了各種被認為傻或者不傻的各種動物,其中狍子只佔到很少的一部分。一個新聞報道説每年美國會發生150萬起鹿車相撞的事故,而每年被車撞死的鹿(多為白尾鹿)超過10萬頭。當然這和美國的鹿比較多有關,但美國有句話:like a deer in the headlight,意思是鹿會傻乎乎的在車燈照射下呆住,這和中國的狍子如出一轍,所以,就算是笨蛋,狍子也不是鹿科家族裏唯一的笨蛋。 [6] 
三、被獵人追趕了會把頭埋到雪裏,以為這樣就不會被發現了。
被追逐時會把頭埋進雪裏,以為不會被發現。這不是狍子傻,是獵人太殘忍,已經把狍子追得快累死了。可能我這麼説很多人不理解,人能把狍子累死。答案是肯定的。這一點來説狍子確實不如人類聰明(不過從這個角度來説,又有幾個動物比人類聰明呢)。我知道河北一些地方獵人如何在冬季追逐狍子:他們幾個人天一亮就上山,找到狍子後就一直跟着足跡包抄着追,由於冬季的積雪,追蹤變得非常容易。而也是由於積雪,狍子跑動的時候很是費力。這裏面還有一個原因也需要説一説:狍子在冬季往往在山的陽坡休息,但受到驚擾後就會跑到山的陰坡躲藏;而北方山地通常是陰坡森林繁茂、陽坡相對荒蕪,這是因為北方較乾旱,陽坡日曬時間長所以比較乾燥,大型喬木很難成長,而陰坡相對濕潤,所以高大的樹木往往生於陰坡,陰坡也更多地成為動物的庇護所。 [6] 
但這樣一來,狍子的逃竄就變得非常困難,一是陰坡雪厚;二是陰坡植物繁茂,林下非常難走,狍子跑起來也很費力。這時候獵人利用了狍子的另一個弱點:進食。有蹄類動物需要非常頻繁的進食,才能保證充足的熱量和體力,因為它們吃的是草;獵人只要保持跟蹤追逐,狍子就無法進食,只能一直逃跑,一天下來基本就會體力透支,而此時獵人卻可以補充隨身攜帶的食物。這並不是狍子可以應付得了的情況:通常狍子的天敵主要是豹、猞猁、虎等大中型貓科動物,這些天敵的捕獵是短時間的,一擊不成便會放棄,狍子可以有充足的時間休息恢復;但人類的這種追逐往往使得狍子筋疲力盡,最後一下子倒在雪地裏動彈不得——不是它傻,是人類太殘酷。 [6] 
在東北還有一種情況:冬季大雪後,獵人可以輕易地在林子裏“揀”到狍子。這也不是因為狍子太傻,而是惡劣天氣導致的災難:狍子找不到食物,其體型又不能很好地適應深雪,因此很快就會陷於困境。在這種情況下,體型更大的梅花鹿、馬鹿過得會比狍子輕鬆一些。河北小五台山保護區的工作人員曾經告訴我,冬季如果發生雪災,對狍子的影響非常大,前些年有一次冬季下了罕見的大雪,那年大量狍子被凍餓而死,此後兩三年間山裏狍子的數量鋭減,幾乎很難看到,直到數年後才慢慢恢復。 [6] 
此外還有很多關於傻狍子的説法,比如它嚇跑後會回來看看發生了什麼然後被抓住之類。其實這些“傻”的背後都代表着狍子的一些生態特徵。就拿走回頭路這一條來説吧,狍子在山裏會有一些固定活動的場所,一段時間內它會在很小的一個區域活動,這裏面有覓食的場所、也有休息的場所。因此當它一般受到驚擾時,並不會逃得很遠,躲避到它認為安全的時候,它就會再次出來活動——通常都是進食。而人們往往看到它的時候一般都是在這種進食場所,因此它很快還會回來——於是落入獵人的羅網。每年被非法獵殺的狍子非常多,它是從東北到華北地區被獵殺最多的中型獸類之一(之二是野豬)。在這些地區的山上你如果看到高度在60-100釐米左右的粗鋼絲套子,那就多半是針對狍子的。狍子肉價格持續走高,而很多賣狍子肉的餐館在被盤問時往往會説是人工養殖的——其實哪有那麼多人工養殖的狍子,絕大多數狍子肉的來源都是野外捕捉,這也導致這種動物在很多傳統棲息地都已經銷聲匿跡。沒有買賣就沒有殺害,這句話用在狍子身上非常合適;在一次郊遊中管住自己的嘴,可能就會挽救當地的一隻狍子。 [6] 

歇後俚語

棒打狍子,瓢舀魚,野雞飛進飯鍋裏。
草原上的狍子——三五成羣
傻狍子(罵人的)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