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狄仁傑祠堂碑

鎖定
狄仁傑祠堂碑,位於河北省邯鄲市大名縣始建於大周聖曆元年(698年),唐憲宗元和六年(811年)十一月,魏博節度使田弘正在原址為狄公重建祠堂及碑。 [2] 
狄仁傑祠堂碑青石質地,由碑首、碑身、碑座三部分組成。碑體(除座)高4.46米,寬1.46米,厚0.46米。陽面楷書碑文,27行60字。 [2]  碑座深埋於地下。碑體陽面楷書碑文,。立於五禮屯村的五禮記碑高11.95米,是中國最大的古石碑,原為唐代書法家柳公權撰文的“何進滔德政碑”。 [3]  現碑身淤地之半,上部稍風化,有輕微裂痕,碑座淤埋地下完好。 [1] 
2019年10月7日,狄仁傑祠堂碑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為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4] 
中文名
狄仁傑祠堂碑
地理位置
河北省邯鄲市大名縣
所處時代
唐朝
保護級別
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編    號
8-0478-4-001
批准單位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

狄仁傑祠堂碑歷史沿革

狄仁傑祠堂碑始建於大周聖曆元年(698年),後祠堂及碑因戰亂而毀。
唐憲宗元和六年(811年)十一月,魏博節度使田弘正在原址為狄公重建祠堂及碑。現祠堂已不存在,僅殘留此碑於原址。 [2] 
狄仁傑祠堂碑 狄仁傑祠堂碑

狄仁傑祠堂碑建築格局

狄仁傑祠堂碑 狄仁傑祠堂碑
狄仁傑祠堂碑青石質地,由碑首、碑身、碑座三部分組成。碑體(除座)高4.46米,寬1.46米,厚0.46米,已1170多年的歷史。碑身有輕微裂痕,雖已風化但碑文清晰可見。陽面楷書碑文,27行60字,由馮宿撰文,胡澄書丹。字體秀麗飄逸,頗有唐風。 [2]  碑座深埋於地下。碑體陽面楷書碑文,由馮宿撰文,胡澄書丹。碑文記述了狄公任魏州(今河北大名)刺史時的政績和重修此碑的經過。立於五禮屯村的五禮記碑高11.95米,是中國最大的古石碑,原為唐代書法家柳公權撰文的“何進滔德政碑”,後宋徽宗毀何碑改刻“五禮之記”,至今碑上殘存柳公權筆跡。 [3]  現碑身淤地之半,上部稍風化,有輕微裂痕,碑座淤埋地下完好。祠堂碑碑額、碑身一體,贔屓碑座 [1] 

狄仁傑祠堂碑文物遺存

狄仁傑祠堂碑碑首為六龍戲珠圓首,碑額陽篆“大唐狄梁,公祠堂之碑”,分三行三字排列。 [2] 

狄仁傑祠堂碑歷史文化

  • 相關人物
狄仁傑祠堂碑 狄仁傑祠堂碑
狄仁傑是中國歷史上以廉潔勤政著稱的清官。幾十年的仕途中,他以“聖人無常心,以百姓心為心”作為從政處事的準則。為了拯救無辜,他敢於拂逆君主之意,始終保持體恤百姓、不畏權勢的本色,廢棄了許多誤國害民的苛政劣規,後人稱之為“唐室砥柱”,是推動唐朝走向繁榮的重要功臣。狄仁傑從政經歷了唐高宗時期,曾擔任國家最高司法職務,判決積案、疑案,糾正冤案、錯案、假案;他任掌管刑法的大理丞,到任一年,便處理了前任遺留下來的一萬七千多件案子,其中沒有一人再上訴申冤,其處事公正可見一斑,成為朝野推崇的斷案如神、摘奸除惡的大法官。狄仁傑還敢於犯顏直諫。儀鳳元年(676年),武衞大將軍權善才誤砍了昭陵的柏樹,狄仁傑上奏應當免職,高宗説那就殺了吧,狄仁傑説罪不當死。高宗生氣了:“他砍了陵上的柏樹,讓人們以為我不孝,一定得殺。”狄仁傑面無懼色地説:“違背聖旨自古沒有好下場。不過那是桀紂的時代,堯舜時就不會有這樣的事情發生.....如果陛下因為昭陵的一株柏樹就殺掉一個將軍,千年之後會留下什麼樣的名聲?所以我不能依祖制殺掉善才,陷陛下於不道。”權善才因而保住了性命。 [2] 

狄仁傑祠堂碑文物價值

狄仁傑祠堂碑 狄仁傑祠堂碑
狄仁傑祠堂碑碑文記述了狄公任魏州刺使時的政績和重修此碑的經過。此碑為研究武則天時唐史提供了有價值的參考資料。 [2] 

狄仁傑祠堂碑保護措施

2019年10月7日,狄仁傑祠堂碑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為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4] 

狄仁傑祠堂碑旅遊信息

狄仁傑祠堂碑地址

狄仁傑祠堂碑位於河北省邯鄲市大名縣。

狄仁傑祠堂碑交通

乘坐大名公交7路可前往狄仁傑祠堂碑。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