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狂風吹跑了招牌

鎖定
外祖父來到那座大城市前,這個城市剛剛經歷了一次盛大的鞋匠行業會館搬遷的“掛牌儀式”,音樂、食品、小丑、彩旗、市民塞滿了街道,當然還少不了“領導”、“嘉賓”講話。一場中世紀版本的“嘉年華”。 然而, 一場風暴給這座城市的所有招牌來了個“乾坤大挪移”。
中文名
狂風吹跑了招牌
作    者
安徒生

目錄

狂風吹跑了招牌讀後感

安徒生的童話《狂風吹跑了招牌》,讓我們看到在一場災難中上演的一出荒誕劇。
故事裏的外祖父來到那座大城市前,這個城市剛剛經歷了一次盛大的鞋匠行業會館搬遷的“掛牌儀式”,音樂、食品、小丑、彩旗、市民塞滿了街道,當然還少不了“領導”、“嘉賓”講話。一場中世紀版本的“嘉年華”。
然而, 一場風暴給這座城市的所有招牌來了個“乾坤大挪移”。
風暴來得很慘烈。城市裏瓦片在飛,煙囱被吹到,教堂的塔尖不知去向;河水不知道應該呆在哪裏,只好跑到岸上;消防隊的哨所在大街上像車輪一樣翻滾……跟颶風“卡特里娜”走過新奧爾良差不多。
安徒生沒有講風暴過後的環境災難、道德淪喪、社會失控等問題,只講了“招牌們”互換位置的有趣故事。理髮匠的招牌銅盤子飛到司法參事的家,這簡直是惡作劇,因為司法參事被稱為“剃頭刀”(丹麥語意為狡猾尖酸);箍桶匠的招牌木桶飛到了“婦女飾物店”(安徒生對肥胖的女士幽了一默);“高等學府”的招牌被吹到了枱球俱樂部,而高等學府這邊掛了一塊“這裏用奶瓶餵養孩子”的招牌。200年後安徒生的“預言”變成了現實,據報大學裏不乏叼奶瓶的“孩子”;也不乏一直把爹、媽當奶瓶的孩子。
風暴導演了一出讓我們會心一笑的荒誕劇,招牌全亂了,人們的生活也亂了。童話裏沒有絕望、犯罪。
現實卻是另一番景象。
災難毀滅性地打擊了人類賴以生存的物質文明:房屋、食品、飲水、道路、電力、通信、商店……所謂再發達的城市、國家也會脆弱得如風中之燭。
我們學會了在“文明”環境中生活,卻不知道如何面對災難。平常車代步,電照明、打手機……等等一切便利,更享有看不見的像空氣一樣寶貴的秩序。“文明”被毀,更當物質文明被毀到了危及生存的極至,生存上升為燃眉之需,再當這種需要變成羣體的需要,道德、法律、警察所建構的社會秩序轟然崩塌,絕望、猜忌、搶劫、強姦、殺人,人已經失去了作為人的尊嚴,不比搶食人類屍體的鱷魚高尚多少(見卡特里娜颶風的相關報道)。
災難不會把人變成“獸”,是“人”自己在災難中變成“獸”,因此災難不是犯罪的藉口。
我們還是要學會在“災難”中像“人”一樣生存、生活。

狂風吹跑了招牌作者簡介

安徒生1805年出生于丹麥一個鞋匠家庭,年輕時當過學徒,學過裁縫,也曾在濟貧學校上過學,1828年進哥本哈根大學學習。
安徒生寫過小説、劇本、遊記、詩歌,但他最大的才能表現在童話創作上。他的第一本童話故事集《講給孩子們聽的故事》發表於1835年。全世界一代又一代的人閲讀着安徒生的《海的女兒》、《賣火柴的小女孩》、《皇帝的新衣》、《白雪公主》、《醜小鴨》、《豌豆公主》等經典童話度過美好的童年。
安徒生一生共寫了160多篇童話故事,作品被翻譯成80多種語言。他的作品以奇妙的幻想,深邃的智慧,幽默的諷刺反映窮人的悲慘生活,諷刺統治者及其附庸的昏庸和阿諛醜態,嘲笑富人無知和嬌柔,歌頌真善美的理想和信念,百餘年來一直為世界各國的小孩和大人所喜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