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狀元故居

鎖定
狀元故居是指雲南石屏,明清兩代,石屏文武舉人中有解元9人、亞元9人、經魁6人。石屏文人中,先後有15人考取翰林,是雲南全省惟一的科甲不脱之地。
中文名
狀元故居
地    點
雲南
時    期
明清
美    稱
山川東迤無雙境,文學南滇第一州

狀元故居人文歷史

自古以來,石屏就是雲南省人才輩出的地方,素有“鍾靈毓秀”之美譽。早在秦漢之際,據説已有中原文化傳入。元朝末年(1354年)開始建孔廟,興儒學。從此以後,尊孔尚儒蔚然成風。明洪武年間沐英留滇屯田以後,數十萬江南及中原籍漢民陸續遷入雲南,其中一些軍民落籍石屏,給石屏帶來了較為先進的農業生產技術和先進的漢文化,同時給民眾以大量的文化影響,地方為政者也重教興文,設書院、辦教館,鼓勵開私塾、家塾,石屏城內、異龍湖畔、寶秀山下,無不“家家機杼聲,人人詩書契”,“民俗安耕鑿,士風敦義禮”。石屏大地民風尊孔崇儒,士喜向學,人文蔚起。 [1] 

狀元故居特點介紹

明清兩代,石屏重教興文的努力,造就了濟濟人才,竟成為雲南全省惟一的科甲不脱之地。共取文進士65名,佔紅河州進士總數的四成,僅僅次於昆明和大理的進士之數,取武進士11人;中文舉人488名,武舉人150人,出貢生760人。所以,石屏有民諺説:“兩步三翰林”,“沙至蕭家海,翰林滿街擺”,“五步三進士,對門兩翰林”,“舉人滿街走,秀才家家有”。早在明朝中後期的萬曆年間,就有“文獻名區”的讚譽。到清朝中期雍正六年(1728年),又獲“山川東迤無雙境,文學南滇第一州”的美稱。清乾隆十七年(1752年),題有“文獻名邦”匾,石屏之學聲名遠揚。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