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狀元府

(山西省陵川縣狀元府)

鎖定
狀元府位於山西省陵川縣縣城,為金代三狀元的故居。現存建築有春秋閣、狀元府等。三狀元是指山西省陵川縣武氏家族先後出現的三位狀元,他們是金代的武明甫、武天佑、武天和叔侄三人,史稱“武氏三狀元”。
中文名
狀元府
位    置
山西省陵川縣縣城

狀元府三位狀元

武明甫(公元1131—1211年),字無疑,號太復,為三狀元之首。他24歲於金貞元二年(公元1154年)登詞賦科狀元及第。初授秘書省校書郎,歷翰林侍講學士,官拜諫議大夫右正言等,因耿直敢言而觸犯海陵王被革職。世宗繼位後,當調閲以往進諫本章時,才發現他膽略超羣,才華過人,故復起任徵仕郎。金大定八年(1168)出任安國軍節度副使,他“整紛起,除陳蠹,勸農桑,興教化”,使當時面臨災荒的安國人民得以休養生息。後繼任兵部,户部侍郎等職,累官至户部尚書。晚年告老還鄉,世宗賜以黃金百兩,白絹百匹。在縣城東北高阜之處修建別墅一座,匾書“樂天園”,在此灑然安度晚年,大安三年(1211)病逝,高壽85歲。諡文端。
武天佑,字繁祉、號靈承。4歲時聽人讀書即記憶不忘。少年時又精心鑽研二程理學,承安四年詞賦科狀元及第。由於武天佑學識淵博,章宗皇帝曾請他講解過非常深奧的河圖洛書,對他的才華深表欽佩。”但由於他“進君子,退小人”而為人處事,得罪許多大臣,又碰上較為重視人材的章宗帝逝世,所以他為官最高只做到朝廷裏的經筵講官。金大安三年(1211),武天佑請求辭官退隱,回鄉為叔父武明甫奔喪。從此與弟天和共居“樂天園”。著有《經史撮要》、《大學補》、《言志》等書,今已失傳。
武天和,字繁禧、號猶龍。是武明甫的侄子,武天佑胞弟。也是陵川武氏家族最後一名狀元。武天和天資聰敏,見書即如讀過,學問非常了得。章宗泰和年間,登經義科狀元及第。章宗帝御書“三狀元第”四字,令懸於其門。武天和中狀元后初授翰林應奉文字,後補尚書省令史,遭到結黨營私權貴們的反對和陷害,曾被謫為利州觀察判官,不久又轉任歸州觀察使司。於崇慶元年(1212)辭官還鄉,和其兄天佑同居“樂天園”,著書有《永言集典內外篇》、《寧儉彥語》等。

狀元府府第來歷

武天和是陵川武氏家族最後一名狀元。章宗泰和年間,登經義科狀元及第。當時章宗帝召見時問過:“你是明甫之侄,天佑之弟嗎”他回答“是”。章宗帝便喜形於色地説:“你們叔侄連中三元,此雖一門之慶,也是國之榮光啊”遂御書“三狀元第”四字,令懸於其門。

狀元府相關建築

昔日豎有金章宗皇帝御筆題寫的“三狀元及第”石牌坊,還有現存的三元世家和春秋閣。這些古建雖已歷經數百年,飽經滄桑,但卻仍向世人誇訴着它往日的榮耀。而與武家三狀元有着血脈聯繫的南召村,村內保存的“太行第一文廟”,武氏祠堂遺址、家廟、武家八卦院等建築。以及珍貴的武氏家譜和功德儀像,是當今研究武氏家族歷史和狀元文化的重要實物資料。

狀元府家族情況

根據武氏家廟中現存的家譜和祖宗畫像所記載,自唐以後,武家除金代出過三位狀元外,還有進士九個,翰林六個,尚書五個,資德、朝儀十二個,國子監博士一個,圖史編修一個,知縣十一個,共有官銜人數達四十八個。其中最著者為宋朝的國子監博士,後人官至尚書的武白和金代的武明甫、武天佑、武天和叔侄三狀元。

狀元府家族歷史

根據現存的史料和傳説,陵川的武家旺族屬於唐朝武家之後裔。因武則天稱帝死後,李氏又重握大權,遂之大肆屠戳武氏家族和大臣,於是武氏家族的一支便避難於晉東南的山野之鄉南召村。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