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狀元坊

(廣州市越秀區人民街道轄內地名)

鎖定
狀元坊[Zhuàngyuán Fāng] 位於廣州市越秀區人民街道轄內。東西走向,東起於天成路,西止於人民南路。 [1] 
2023年1月,入選《廣州市地名保護名錄(第一批)》。 [2] 
中文名
狀元坊
原    名
泰通坊
位    置
廣州市越秀區
範    圍
全長260米,寬約5至7米

狀元坊簡介

狀元坊 狀元坊
建於元代或明代,原名泰通坊,20 世紀後期更名為狀元坊。相傳南宋狀元張鎮孫曾居於此,有説狀元坊是張鎮孫所建,又有説街內原有為張鎮孫建立的牌坊一座,還有説該地明代出過狀元。 [1] 

狀元坊發展歷史

張鎭孫生於1225年,廣東順德人。他從小刻苦讀書,十二歲時便有神童之稱。十五歲時在鄉試中名列前茅,中舉後赴京會試,在殿試策中,他提出了"國家以民為脈",建議皇帝要有"愛民之仁",並提出要嚴懲貪官污吏,以厚民生等,在當時可説是頗有見地的,張鎭孫因此中了狀元。南宋度宗皇帝對這篇《殿試策》十分讚賞,親自寫詩誇獎這位新科狀元。
當時奸臣賈似道當朝,他為了培植勢力,拉攏張鎭孫,要他知恩圖報。張鎭孫卻連半個"謝"字也不哼。他的剛正不阿,不倚權附勢,受到朝野的敬佩,卻被奸臣排斥。張鎭孫祇好閒居在家。
公元1267年,元兵南下,南宋政權敗退廣東。這時,閒居的張鎭孫坐不住了,他號召民眾武裝抗元。宋端宗下了道詔書嘉獎他,並委以軍政重任。張鎭孫受命整頓軍隊,帶領軍隊與元兵激戰,終於收復廣州。與此同時,文天祥也收復梅州,南宋軍威大振。
半年後,元兵捲土重來,重兵壓境,張鎭孫臨危不懼,指揮兩千艘戰船在珠江河面與元兵展開激戰,結果寡不敵眾,他祇好帶兵退守城內。在保衞廣州城的激戰中,張鎭孫身先士卒。後來,糧食盡,外援絕,為保廣州城百姓免遭入城元兵的屠殺,張鎭孫寧願自己投降補俘,廣州因此沒有遭屠城之禍。張鎭孫在被元兵押解上京的途中,在大庾嶺憤而自盡。
儘管歷史上對張鎭孫的"以城降"這行動一直有爭議,但廣州人民卻為張鎭孫故居立了狀元牌坊,將他原來住的街"泰通裏"改名為"狀元坊",他的墓地在三元里,人們稱之為"狀元墳"。後人有詩讚張鎭孫:"趙家國變心無二,庾嶺魂歸性獨堅。廟貌千秋崇祀典,芳名留與後人傳。"

狀元坊改造工程

在“一年一小變”結束,“三年一中變”啓動之際,拆除了街內40多人佔道攤亭與違法建築和不規範的防盜網,按照突出歷史文化背景,延續傳統商業文明,凸現嶺南文化特色,重塑古城商都優勢的規劃,重新鋪設街內路面、改造排水溝渠、增加消防設施、整飾改造“三線”,對全街建築立面全部
狀元坊 狀元坊
重新批蕩粉飾,增設照明燈飾系統。同時,為凸現狀元坊的歷史文化和傳統特色,在人民路、天成路東、西兩個出入口各建設一座體現嶺南歷史文化和宋代建築風格的牌坊,並請關山月大師為牌匾題詞。在人民南西出口牌坊附近,建立狀元圖和龜背狀元雕塑。在全街兩側加建具有嶺南歷史文化特色的玻璃瓦長廊,統一店鋪招牌風格,進一步豐富了專業街的文化內涵。同時,加強了專業街的管理,建立了狀元坊專業街管理中心和專業街行業協會,設立義務治安消防隊,設置閉路電視監控系統和廣播系統。
狀元坊改造建設工程共投入近400萬元,使狀元坊成為具有歷史文化、旅遊觀光、休閒購物和經營特色的學生文化用品專業街,讓古老的街巷煥發出新的活力,為老城區舊內街巷的改造探索出一條新路。

狀元坊現狀

狀元坊客流中絕大部分是來自青少年,原因是這裏與廣州十三行相鄰,形成一個服裝批發市場,主要批發中低檔T恤,牛仔褲,青少年總因為這裏衣服價格便宜慕名而來.地理位置也很優越,因為和著名的上下九步行街相距不過兩百米...
歷史
宋代末年,有一個叫張鎮孫的官員,為人正直,因得罪奸臣而被貶到廣州來做廣東制置使兼經略按撫,有一天,元軍來攻廣州,張鎮孫明知敵不過,所以為了保護城中百姓,開城投降。在押送途中自刎。當時年僅44歲。
參考資料
  • 1.    廣州市民政局  .廣州市民政局[引用日期2023-12-10]
  • 2.    結果公開  .廣州市民政局關於公佈《廣州市地名保護名錄(第一批)》的公告[引用日期2023-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