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犯罪合理化

鎖定
犯罪合理化(rationalization of crime)是指犯罪人常用的心理防禦機制。犯罪人為戰勝反對動機、逃避自我譴責而在主觀上對其違法犯罪行為予以“合理”的解釋。其目的在於調節自我心理衝突,保持心理平衡,維護自尊,以及試圖逃避懲罰。犯罪人可能在意識水平或潛意識水平上使用這種心理防禦機制。 [1] 
中文名
犯罪合理化
外文名
rationalization of crime
定    義
是指犯罪人常用的心理防禦機制
美國犯罪學家G.M.賽克斯與馬茨阿1957年提出“良心中合理化機制”的學説,認為合理化表現為幾種方式:(1)推卸責任,把自己的罪過歸咎於環境(2)否認客觀的危害,借否認實際危害而消除意識中的罪惡感。(3)否認受害者的存在,不把犯罪行為造成的危害看成是犯罪的結果。(4)對譴責自己有罪的人予以斥責,轉移注意目標,為自己開脱。(5)引證更高的要求,如説“我這樣做並不是為了我自己”。
參考資料
  • 1.    林崇德.心理學大辭典(上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