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犬肝吸蟲病

鎖定
犬肝吸蟲病的病原體主要為中華支睾吸蟲,寄生於膽囊及膽管內。該病在中國分佈較廣,已有24個省市有本病報道,以南方各省流行最嚴重。
中文名
犬肝吸蟲病
別    名
中華支睾吸蟲
地    點
膽囊及膽管內
對    象
南方各省流行

犬肝吸蟲病病原

犬肝吸蟲病
該病病原是後睾科的華支睾吸蟲(中華支睾吸蟲),蟲體扁平,柔軟,半透明,柳葉狀,大小為10-25毫米×3-5毫米,口吸盤大於腹吸盤,二者相距較遠。兩條盲腸,直達蟲體後端。蟲卵黃褐色,內含毛蚴,大小為27-35微米×12-20微米,一端有小蓋,蓋兩側有肩峯樣突起,底端有一小突起。
該蟲主要寄生在犬的肝膽管內,所產蟲卵隨糞便排出,入水後被第一中間宿主淡水釘螺吞食,再在螺體內發育成胞蚴、雷蚴和尾蚴,其發育時間約需100天。此後,發育成熟的尾蚴從釘螺逸出,在水中游動時,又被第二中間宿主淡水魚(或淡水蝦)吞食,再在魚體各部(肌肉內最多)經20余天的發育,即成橢圓形的囊蚴。
當犬吞食含有囊蚴的生魚或蝦後就會被感染。幼蟲再在終末宿主體內經一個月的發育,再成為成蟲,並重新開始產卵。

犬肝吸蟲病症狀

犬肝吸蟲病
病犬輕度感染幾乎沒有症狀。當狗狗嚴重感染時,其表現是消化不良,食慾不振,並有腹瀉、消瘦、貧血、全身無力症狀,此時還肝臟腫大,出現黃疸,肝細胞也變性萎縮,逐漸引起肝硬化。
剖檢時可見膽囊腫大、膽管變粗,膽汁也較濃稠,膽管和膽囊內還可見許多蟲體和蟲卵。肝的表面還有

犬肝吸蟲病結締組織

增生,有的還有肝硬化、脂肪變性和嗜酸性球增高症狀。

犬肝吸蟲病診斷

該病的確診,除根據本病臨牀症狀和剖檢病變外,還必須經實驗室進行診斷,即可用直接水洗沉澱法或甲醛乙醚沉澱法進行糞便的檢查,發現蟲卵即可作出確診。

犬肝吸蟲病防治措施

犬肝吸蟲病治療

①吡喹酮,按每千克體重50-70毫克,一次口服。
②丙硫咪唑,按每千克體重30毫克,每天1次,連用12天。
③六氯對二甲苯(血防846),按每千克體重20毫克,口服,每天3次,連用 5天。
④海濤林,按每千克體重50-60毫克,口服,每天1次,5次為一個療程。

犬肝吸蟲病預防

平時加強飼養管理,還應禁止以生的或沒有煮熟的魚、蝦餵養犬。此外,還要加強糞便管理,嚴禁在魚塘邊搭建豬舍、廁所。在該病的流行地區,應對犬進行全面檢查和治療。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