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犛牛

(中國美術館藏品)

鎖定
《犛牛》作者是劉開渠,該作品創作於1960年,現藏於中國美術館。
中文名
犛牛
作    者
劉開渠
創作年代
1960 年
分    類
雕塑

犛牛重要展覽

2021年1月9日至2021年3月14日,該作品在中國美術館主辦的“美在耕耘——中國美術館2021新年大展喜迎瑞牛”中展出。 [1] 

犛牛作品賞析

20 世紀初,受西學東漸的影響,一批有志之士遠赴海外學習。1928 年,年僅 24 歲的劉開渠在蔡元培的支持下獲得留法學習雕塑的機會。1933 年,劉開渠完成學業回國,魯迅對他説:“過去中國人只做菩薩,現在該是輪到做人像了。”此後,不管社會環境、生活環境、創作環境如何變化,他始終心繫中國雕塑事業的發展。1963 年,劉開渠任中國美術館首任館長。
1961 年 8 月,劉開渠被中國美術家協會安排到中國西南考察,他先後經過昆明、滇池、石林、瑞麗、南寧、桂林等地。程麗娜後來回憶説,劉開渠藉此機會進行了為期一個月的寫生,回到北京後根據印象創作了不少畫作。一幅題有“昆明”二字的《犛牛圖》(已發表出版物中創作年代為 1960 年,疑有誤)正是創作於這一年。
雕塑《犛牛》的牛身並未重現畫作中的筆墨細節,而是採取類似於繪畫中留白的拋光處理,只對牛的鬃毛、尾巴及腿部的毛髮以線描的形式進行勾勒,並通過石材的肌理表現出毛髮的濃密感和真實感,渾然一體。值得注意的是,劉開渠在 1959 年《提高雕塑藝術的質量》一文中強調:“雕塑造型的基礎是體積,輪廓是體積的邊緣。從體積到輪廓從輪廓到體積,使作品的體形完整,生命力充沛。”可以説,雕塑《犛牛》在某種程度上就是他這一理念的實踐,將中國傳統美學思想融入現代雕塑創作中來,讓觀者感受到畫中有塑、塑中有畫的意境。(文 / 高勇)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