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犖确

鎖定
犖确,漢語詞彙,拼音是luò què,意思是指怪石嶙峋貌或者堅硬貌。
中文名
犖确
繁    體
犖確
注    音
ㄌㄨㄛˋ ㄑㄩㄝˋ
拼    音
luò què

犖确基本釋義

犖确亦作“犖埆”。
1、怪石嶙峋貌。
2、堅硬貌。王統照 《號聲·沉船》:沿山小徑,全是犖确碎石與叢生的青沙。
3、象聲詞。

犖确引證釋義

1、怪石嶙峋貌。
唐韓愈 《山石》詩:山石犖确行徑微,黃昏到寺蝙蝠飛。
唐韓愈、孟郊 《納涼聯句》:炎湖度氛氲,熱石行犖硞。王伯大音釋:硞音確。
宋蘇轍 《墨竹賦》:山石犖埆,荊棘生之。
明蔣一葵 《長安客話·石鼓》:何物犖确蟠素壁?雲是石鼓流遺蹤。
清段松岑 《靈巖神寶寺訪碑》詩:犖嶨復犖嶨,驀山履絕壑。
清王韜 《淞濱瑣話·魏月波》:循山石犖确而行,得一洞。
2、堅硬貌。
明沈德符 《野獲編·外國·夷人市瓷器》:試投之犖确之地,不損破者,始以登車。
清吳存楷 《犁田行》:春泥犖埆苦堅硬,犂深入土三尺強。
王統照 《號聲·沉船》:沿山小徑,全是犖确碎石與叢生的青莎。
3、象聲詞。
宋蘇軾 《江西》詩:舟行十里磨九瀧,篙聲犖确相舂撞。
清黃遵憲 《不忍池晚遊》詩:微影模糊聲犖确,是誰攜屐踏花來。
姚錫鈞 《病中作》詩:泥轍車聲生犖确,牆根苔氣發幽妍。 [1] 

犖确相關解釋

犖,雜色牛,引申為雜色。怒犖:狂怒的雜色牛。
犖,駁牛也。——《説文》
黃白雜謂之駁犖。——《通俗文》
斯為朽關鍵,怒犖抉以入。——陸龜蒙《雜諷》
確:真實,實在,確實,確鑿,確切,確數,確證,正確。
參考資料
  • 1.    犖确  .在線漢語字典[引用日期2018-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