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牽牛鎮

鎖定
牽牛鎮村位於陽泉市郊區河底鎮西北部。古有神翁牽神牛過山麓之傳説,村由此而名。牽牛鎮村古屬盂縣。因直接與平定縣(州)接壤,歷史上曾設有山寨、驛站,被視為盂邑東南之門户、兵行之要道、平盂之咽喉。
中文名
牽牛鎮
行政區類別
地理位置
陽泉市郊區河底鎮西北部
人口數量
2852人(

牽牛鎮地理位置

從陽泉市區乘車北行,穿蔭營,過葦泊,進河底,翻越界牌梁,一座古色古香、巍峨壯觀的三層閣樓式建築就展現在你的眼前。閣額石匾上三個蒼勁醒目的大字會告訴你,這就是“牽牛鎮”。

牽牛鎮歷史沿革

早在唐代,牽牛鎮村境內即有先人生息繁衍。至遲在宋代設村治。村名曾為牽牛山、牽牛村、牽牛山鎮、牽牛鎮,今為牽牛鎮村。村史久遠,已逾千年。明、清兩代,盂邑均在此設汛地、分汛、墩堡、鋪遞、社倉、市集,足見為歷代所重。
解放前,牽牛鎮村先隸盂縣,後屬平定縣。新中國建立後,劃歸陽泉市。現村落距陽泉市區23公里,距郊區政府駐地13公里。四周與河底、郊裏、榆林堖、青崖頭、山底、紅土巖、東村、蘇家泉等8村相鄰。村域面積4.35平方公里,居住面積1.05平方公里。現有11個居民小區,1004户,2852人(含非農業人口)。人口平均密度為656人/平方公里。耕地面積1876畝,農業人口人均耕地0.66畝。
牽牛鎮村境地勢總體上是南西高、北東低。山坡梁堖溝遍佈。就是村中也被南崖峭壁所縱分。村境內西山羣中的黃砂堖最高,海拔1115米;村北東處的河道出處暖泉溝最低,海拔850米。村境氣候屬温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區,四季分明,長短有別,年平均日照2786小時,年平均氣温10.4℃,年無霜期170天,高温期和多雨期集中在每年的7、8月間,年平均降水量560毫米左右。20世紀90年代以來,年平均氣温呈上升趨勢,年降水量呈減少趨勢。牽牛鎮村的出行通道主要是公路。古有驛道穿村而過。東出大道坡,過界牌梁,通達平定縣(州);西經西大道,出官道溝,進入盂縣城。在陽盂公路未修通前,一直是盂縣東達直隸河北、平定,西到太原的必經之路。新中國建立後,陽盂公路側村西而行,葦滴公路穿村東而過,牽西公路由本村而始,村又自籌資金,拓寬西大道、官道溝古驛道,與陽盂公路銜接,加上諸多山徑小路,可謂交通便利,四通八達,為村與外界的溝通和經濟的發展發揮着無可替代的促進作用。

牽牛鎮自然資源

牽牛鎮村屬人多地少、水資源缺乏地區。自古以來,田多磽薄,地恆缺水,農業生產,倍受限制。全國解放前的1949年,全村糧食總產量不過30萬斤,農業總收入僅8萬元。全國解放後,在中共中央和人民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全村大搞農田水利基本建設,積極推廣農業生產新技術,普及優種,施用化肥,興修水利,發展農機,使農業生產發生了巨大變化。1964年,全村糧食總產量55萬斤;1970年,一躍上升到111萬斤,農業總收入達15萬元。不僅自給有餘,還向國家交售了餘糧,使“文革”前期出了名的“老大難”村很快變了樣。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後,本村於20世紀80年代中,通過推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糧食產量一直保持穩定增長的態勢。1997年,糧食總產量104.8萬斤,農業生產總值42.5萬元,佔到全村經濟總收入的5.5 %。2005年,糧食總產量19.2萬斤,農業生產總值 160 萬元,佔到全村經濟總收入的8.5%。
牽牛鎮村境內有較豐富的礦產資源,尤以無煙煤、坩子土、硫鐵礦最豐。煤儲量約2643萬噸;坩子土儲量約2.78萬噸;硫鐵礦儲量無記載。本村世代開發和利用這些資源燒造瓷器、開辦煤礦,牽動了鐵、木、運輸、機修等各業發展。尤其是陶瓷業,歷有千年,頗有盛名。宋時即出產黑白黃釉器,元代已具一定規模,明代則“瓷器之貨較之它物乃甚”,清代及民國年間,瓷器更是“全邑之冠”。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時期,牽牛鎮的瓷缸瓷甕,為根據地人民的“堅壁清野”發揮了特別重要的作用。本村出產的瓷甕、碗、盆、罐等瓷器,由於其具有壁薄釉亮、實用價廉、倒入開水不燙手、倒入濁水能澄清、耐酸耐鹼耐腐蝕等特點,一向深受山區人民的青睞。本村出產的煤炭為優質無煙煤,是電力、化肥等行業及民用的優質原燃料,十分搶手。20世紀80年代以來,本村貫徹落實黨和政府制定的改革開放政策,抓住機遇,發揮優勢,發展自己,因地制宜,在着力抓好地下礦業開採的同時,新建了一些地面加工企業,促進全村經濟躍升。本村生產的硫酸壇於1982年獲山西省優質產品證書、“牽牛牌”半截甕於1983年獲陽泉市優質產品創新獎,村煤礦於1994年獲“全省最佳經濟效益鄉鎮企業”稱號。同年,全村工農業總產值達10987萬元,成為省級“億元村”。以後連續數年,本村均位居陽泉市郊區經濟強村之列。

牽牛鎮人文經濟

牽牛鎮村的商業,在明、清時期就很發達,曾為盂縣東南鄉的重要市集之一。瓷器貿易是本村商貿業的獨家特色,並以此帶動十餘個行道、數十家字號的店鋪、行商、貨郎擔競相發展。民國26年(1937)日軍入侵後,商業蕭條,但本村的瓷甕瓷缸,仍產銷兩旺。解放後,國家完成了對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本村商貿渠道基本上是集體商業獨家經營的局面達20餘年。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後,個體商貿業如雨後春筍般興起,很快形成了集體個體共闖市場、平等競爭,多行業、多渠道、多體制共同存在、百舸爭流的更加繁榮興旺的商貿局面。1986年,村投資20萬元建起集體的商場大樓;1992年,又將商場改革為租賃經營。1997年,全村共有各種經濟成份的商賈户50家,從業者96人,年營業總額可達200萬元。2005年,全村各種經濟成份的商賈發展到 77 家,從業者增加到 161 人,年營業總額提高到 156 萬元。
隨着經濟的發展,牽牛鎮村人的生活水平也不斷改善和提高。1970~1995年,本村堅持農田、水利、街道、村容、環境綜合治理大規模改造,硬是把村內兩條總長6000餘米的河道作了合碹改造,變明河為暗河,閣下走水,閣上或復土造成好地,或水泥砼硬化,修成街道、廣場。街道兩側,村民自建的新居小二樓鱗次櫛比。2005年,村中共硬化街道 7 條,總長 3000米;人居住面積達 24.8 平方米,建小二樓的有 17 户。村中大多數家庭都添置了高檔新潮傢俱,購買了高檔時興家用電器。50年前村人曾夢想 “三十畝地一頭牛,老婆娃娃熱炕頭”、“點燈不用油,磨面不用牛”、“樓上樓下,電燈電話” 的目標,如今已不單單是現實,且有了質的特大超越。有不少農户還擁有了自己的三輪、四輪拖拉機或農用汽車、或面的中巴、或高級小轎車、或大貨載重汽車。村民一日三餐的生活主食,大都購買白麪大米,副食大都有豬肉、雞蛋、牛奶和新鮮蔬菜。過去天天離不開的玉茭面、老醃鹹菜,如今卻成了改換口味的稀罕飯。

牽牛鎮革命歷史

牽牛鎮村人有着光榮的革命傳統。在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時期,盂縣十三區抗日民主政府曾住本村,平定(路北)縣七區人民政府領導也常住本村。本村先後有37人秘密加入中國共產黨,分別擔當村青抗先、青救會、武委會、民兵、民政、婦救會等重要工作。1943年村黨支部秘密成立後,組織發動羣眾,同仇敵愾,與日偽軍進行英勇鬥爭。民兵直接參加割電線、破交通、埋地雷、反特鋤奸等抗戰行動達5000多人次。解放戰爭中,160餘名民兵參加解放太原戰役。抬擔架、送物資、連續支前8個月,累計行程萬餘公里,勝利完成了各項任務。在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中,自願參加人民軍隊的村民有28人;解放後,又有79人先後參軍入伍服兵役,他們為新中國的建立、安全和建設,出生入死,流血流汗,有的光榮負傷致殘,有的光榮犧牲獻身,做出了不可磨滅的巨大貢獻。

牽牛鎮文化傳統

牽牛鎮村素有重教興學、重才育人的良好傳統。明、清代時,村即有塾館、大學、武學之所,經科舉考試取得文、武舉人、貢生、庠生的累有80餘人;採入清光緒七年版《盂縣誌》中受到褒揚的各類人物計20餘人;受聘西席設館講學育人的更不乏其人。清末廢科舉、興新學,本村開設國民小學堂。民國10年(1921),村興辦了女子學校。民國16年,村學校成為聯合校制,負責督查山底、東村等十餘個行政村的小學教育。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時期,本村辦起抗日民主學校。儘管校舍難以固定,條件極為艱苦,但教學工作從未中斷。解放後,本村小學據武廟為址,歷經數次改造,長達45年。1989~1995年,本村籌資在村北廟圪洞地新建學校一處,幼兒園一所,均配備了新型教學設備和器材,將幼教、小教、初中教育、成人教育集於一址,以一流的辦學條件成為陽泉市農村學校之冠。1997年,本村有幼兒教師10人,小學專任教師20人,初中教師 21 人;入園幼兒200人,在校小學生365人,初中生246人。2005年,在完成“撤校並點”後,本村有幼兒教師 13 人,小學教師 27 人;在院幼兒88人,在校小學生343人。從1977年國家恢復高考到2005年,全村共有 227 名學生考入大、中專學校。其中,有1993年全市高考文科第一名1人;2004年全省文科第二名1人,有有機化學博士研究生一人,各學科碩士研究生4人。
解放前,牽牛鎮村沒有專門的醫療機構。解放後,本村的醫療衞生事業發展很快。1956年就成立了村合作診所,1958年成立了村保健站,1969年實行了合作醫療制度,1981年又改建為村衞生所。現設有病牀4張,專職醫生5人,其中有主治醫師職稱的2人。衞生所配備有B超機、透視機、超短波治療機、理療機等先進治療設備。醫療衞生事業的發展,為迅速根除不衞生習慣,有效預防季節病、多發病、開展計劃生育、搞好婦幼保健、持久堅持愛國衞生、工業衞生、生活衞生、環境衞生等,不斷增強村人體質,發揮了重要作用。
牽牛鎮村自古有“文化村”的稱譽。除了重教興學、重才育人的良好傳統外,羣眾文化活動極為活躍也是重要特點。本村的羣眾文化活動,不僅藝術種類繁華,表現形式紛呈,內容別具特色,而且演出團體眾多,藝術人才不乏,活動設施健全。有許多作品、節目、藝文,數次獲獎,久傳不衰。一年一度的春節元宵節鬧紅火和文藝匯演時,羣眾文化最為火爆。有不少演出和形式還屢屢被邀往鄰村演出助興,倍受歡迎。如今,村有大禮堂、露天劇場、活動廣場、文化活動室、文藝演出隊、加密有線電視、程控電話、擴音廣播、電影放影機、攝像放像設施等等。
明、清兩代,牽牛鎮村建造的寺、廟、閣、橋等多達20餘處。牽牛山上的牽牛寺、南松樹坡上的老爺廟、南崖峭壁幽巖上的觀音堂、村東水口跨河而建的玉皇閣、軒轅廟的壁畫《陶冶圖説》、廟院中的碑亭、石碣和古樹等,足以反映出當時村人的勤勞、智慧和素養、期冀。現今保存下來的古蹟文物有觀音寺、老爺廟、玉皇閣及檜柏、國槐、瓷鼎等計10 餘處(件)。其中,玉皇閣(又稱三甲閣)於1987年被列入區級文物保護單位。

牽牛鎮風俗民情

在歷史的長河中,牽牛鎮這方土地養育了牽牛鎮人,形成了自己獨居一格的風俗民情。湧現出了眾多的志士仁人。如明代的澤州經歷周鍇,在京工部使周宏;清代的舉人李簡,儒醫王汝瓚;近現代的名醫李良禧,一生從教的李子榮,郊區副區長王繼志,還有寧死不屈的革命教師王玉珍和為國捐軀的10名革命烈士等。牽牛鎮人繼承先人光榮傳統,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新徵程中,面向未來,努力塑造新形象、新風尚,村人的精神面貌和思想境界發生着深刻變化。20世紀80年代以來,有10餘人先後獲得區、市級表彰,有5人獲得省級表彰,60%多的户數榮獲鎮、區、市人民政府授予的“文明家庭”稱號。村多次榮獲鎮、區、市級“先進集體”、“旗幟單位”榮譽。1992年,中共陽泉市郊區區委、郊區人民政府授予本村“文明村”稱號;1995年4月,中共陽泉市委、陽泉市人民政府授予本村“模範集體”稱號;1995年11月,國家民政部授予本村“全國模範村民委員會”稱號。

牽牛鎮未來發展

半個多世紀來,牽牛鎮村在中國共產黨的英明領導下,在社會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事業中,腳踏實地,團結奮進,取得了一個又一個的堅實進步。特別是在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後,在黨和國家制定的改革開放政策指引下,牽牛鎮村更是解放思想,實事求是,抓住機遇,與時俱進,在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偉大事業中,承繼千年“陶瓷器”之歷史,弘揚素譽“文化村”之傳統,發掘資源“黑白黃”之優勢,登攀綠色“農工貿”之高峯,再現改變“老大難”之壯氣,打造適應新形勢之品牌,勇闖市場經濟之大潮,構築長富久富之藍圖。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堅持改革開放,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團結進取,開拓創新,迎難而上,奮力拼搏,一心一意進行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村集體獲得“文明”、“小康”、“模範”之榮譽;村民過上富裕、安康、舒心之光景。雖然還存在有許多不足和遺憾,但奮發有為,不息前進之志不變。盛世修志,以史為鑑,讀志明史,開創未來。牽牛鎮村人正把先輩所創基業視為新的起點,承先啓後,繼往開來,同心同德,意氣風發,為建設更加美好的新生活、譜寫更加輝煌的新篇章而披荊斬棘,闊步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