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牽媽媽的手

(網絡專題)

鎖定
《牽媽媽的手》是網絡專題。

牽媽媽的手作品簡介

項目:網絡專題 題目:牽媽媽的手 作者:集體(徐丹、餘榮華、梁昌傑、李志偉、時雪、刁濰、何思琦、鄭曉宇、熊捷、鞏晗、李建廣、嶽小喬、喻曉雪) 編輯:劉曉鵬、苗苗 刊播單位/發佈平台:海外網 報送單位:網信辦傳播局 [1] 
一、採編製作過程
2018年春節期間,人民日報新媒體以習近平總書記牽着母親齊心的手散步的照片為核心創意源泉,圍繞習近平總書記的家國情懷,製作推出報道專題。專題涵蓋主題短視頻《牽媽媽的手》和互動H5《牽媽媽的手,回到小時候》,以及重點稿件《習近平和他的父母》、《習近平談家風》、評論《“牽媽媽的手”,守望家風報春暉》等,並主持微博互動話題#牽媽媽的手#。專題形式豐富多樣、互動性高、傳播力強。
二、傳播效果與社會反響
據統計,專題內容網友轉發、評論、點贊量超過2.4億,上傳文字、圖片、視頻等原創內容超過1.5億次。主題短視頻《牽媽媽的手》以視覺大片水準拍攝製作,提醒大家在忙碌生活的同時,千萬不要忽視父母忽視孝心孝道。短視頻在人民日報兩微兩端、海外網發佈後,迅速被全網轉載,全網播放量超過4.4億。很多媒體在報道中説“這個120秒的短片,温暖了整個春節”。
互動H5《牽媽媽的手,回到小時候》將網友上傳的母子或母女合影,通過圖片成像技術生成母親年輕時候的照片,讓網友在感慨歲月流逝的同時,更加感恩感懷,同時觸動網友,多和父母合影,儘可能多花時間陪伴父母。瀏覽次數(PV)超過1050萬。
海外網和人民日報客户端同步在首頁開設專題,頁面瀏覽量超2845萬。稿件《習近平和他的父母》閲讀量超750萬,跟帖5099條,稿件《習近平談家風》閲讀量超550萬。人民日報微博主持話題#牽媽媽的手#,話題總閲讀量超20.2億,互動討論量372.5萬,春節期間佔據微博平台話題榜首位。人民日報微信公眾號共發稿4篇,總閲讀量近200萬。《牽媽媽的手》微視頻,還同時翻譯製作英文字幕版本,在人民日報英文客户端和facebook賬號“Xi’s visit”等海外傳播平台傳播,擴大國際傳播力。
這些產品和稿件被廣泛轉載後,在全網形成與父母合影、曬全家福、講述親情故事的熱潮。一些形象正面的知名人士、影視演員也加入其中,進一步帶動放大傳播效果。
三、作品特點
一是接地氣:網絡報道是否接地氣,一個重要的判斷依據,就是能否觸及到廣大用户、並與受眾發生共鳴。牽手的細節,既是總書記的真情流露,也能夠自然激發起千萬網友心中的親情,尤其是在春節萬家團圓的輿論氛圍中。精準設置議題,讓“地氣”真正接得上、接得好;
二是強互動:線上,通過專題徵集網友與父母的照片、視頻等;線下,引導網友在春節回家期間,牽起媽媽的手,與父母合張影,多説説心裏話。通過互動,用户在上傳分享的過程中,個人記憶、個人體驗,逐漸與家國情懷的價值觀深度融合,讓總書記的思想落地生根;
三是多形態:專題作品涵蓋重點稿件、評論、短視頻、H5等形式,活動藉助微博、微信、客户端、抖音、快手等網絡平台徵集網友與父母的照片、視頻等,多層次、立體化傳播主題,通過語態創新,帶給受眾不同的視覺和情感體驗,提升了感染力和號召力。 [2] 

牽媽媽的手推薦理由

《牽媽媽的手》曾獲人民日報社好新聞一等獎。作品從一張照片切入報道,立意高遠,在製作內容上充分貼合與普通用户的情感共鳴點、價值共識點,“見人見事見人格”。專題主題鮮明、設計精細、形式多樣、交互性強。在網友自發的傳播互動中,潤物無聲地實現了報道傳播效果。 [2] 

牽媽媽的手初評評語

“百善孝為先”,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網友轉發、評論、點贊量超過2.4億,充分證明了該專題報道接地氣,成功地觸及到了受眾的情感共鳴點和價值共識點。牽手的細節,自然激發起千萬網友心中的親情,温暖了整個春節。《牽媽媽的手》做到了精準設置議題,實現了多層次、立體化傳播,專題交互性強。 [2] 

牽媽媽的手所獲榮譽

2019年11月1日,榮獲第二十九屆中國新聞獎一等獎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