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特里·愛德華·沙爾茨

鎖定
特里·愛德華·沙爾茨(Trey Edward Shults),1988年出生於美國德州休斯頓,美國導演、編劇、製作人。
2014年,自編自導個人首部短片《克利夏》。2015年,由其自編自導的喜劇電影《克利夏》上映 [1]  ,該片入圍第68屆戛納電影節金攝影機獎 [2]  、第68屆戛納電影節影評人週單元影評人週單元大獎 [3]  ,獲得第88屆美國國家評論協會獎最佳導演處女作獎 [4]  。2017年,擔任恐怖電影《黑夜造訪》的導演 [5]  。2019年,自編自導愛情電影 《浪潮 [6]  ,該片獲得第91屆美國國家評論協會獎年度佳片獎 [7] 
中文名
特里·愛德華·沙爾茨
外文名
Trey Edward Shults
Trey Shults [15] 
國    籍
美國
出生地
美國德州休斯頓
出生日期
1988年
職    業
導演、編劇、製作人
代表作品
克利夏
代表作品
黑夜造訪
浪潮
主要成就
第88屆美國國家評論協會獎最佳導演處女作獎
第31屆美國獨立精神獎約翰·卡薩維茨獎
第26屆哥譚獨立電影獎最佳突破導演獎
第29屆芝加哥影評人協會獎最具潛力導演獎(提名)
第68屆戛納電影節金攝影機獎(提名) 展開
主要成就
第88屆美國國家評論協會獎最佳導演處女作獎
第31屆美國獨立精神獎約翰·卡薩維茨獎
第26屆哥譚獨立電影獎最佳突破導演獎
第29屆芝加哥影評人協會獎最具潛力導演獎(提名)
第68屆戛納電影節金攝影機獎(提名)
第68屆戛納電影節影評人週單元影評人週單元大獎(提名) 收起

特里·愛德華·沙爾茨演藝經歷

特里·愛德華·沙爾茨
特里·愛德華·沙爾茨(8張)
2014年,自編自導個人首部短片《克利夏》。2015年,由其自編自導的喜劇電影《克利夏》上映 [1]  ,該片講述了一個久未歸家的老婦在感恩節突然迴歸家庭,本想改過自新做一個善良長輩的她在內心惡魔的驅使下,再次就犯,為本來和諧的家庭聚會帶來震盪,入圍第68屆戛納電影節金攝影機獎 [2]  、第68屆戛納電影節影評人週單元影評人週單元大獎 [3]  ,獲得第88屆美國國家評論協會獎最佳導演處女作獎 [4] 
2017年,自編自導由喬爾·埃哲頓克里斯托弗·阿波特共同主演的恐怖電影《黑夜造訪 [5]  。2019年,自編自導由斯特爾林·K·布朗、小凱文·哈里森泰勒·拉塞爾等聯合主演的愛情電影《浪潮》,該片主要講述兩對年輕情侶在情感的雷區中成長和相愛的故事 [6]  ,入圍第29屆哥譚獨立電影獎最佳影片獎 [8]  ,獲得第91屆美國國家評論協會獎年度佳片獎 [7] 
2024年1月消息,肯The Weeknd、巴里·基奧恩、珍娜·奧爾特將出演《克利夏》導演特里·愛德華·沙爾茨的未定名新片。盆栽還將參與聯合編劇,該片將於今年上映。 [16] 

特里·愛德華·沙爾茨主要作品

特里·愛德華·沙爾茨導演作品

時間
名稱
類型
2019年
《浪潮》
電影
2017年
《黑夜造訪》
電影
2015年
《克利夏》
電影
2014年
《克利夏》
短片

特里·愛德華·沙爾茨編劇作品

時間
名稱
類型
2019年
《浪潮》
電影
2017年
《黑夜造訪》
電影
2015年
《克利夏》
電影
2014年
《克利夏》
短片

特里·愛德華·沙爾茨製作作品

時間
名稱
類型
2015年
《克利夏》
電影
2014年
《克利夏》
短片

特里·愛德華·沙爾茨獲獎記錄

美國國家評論協會獎
  • 2019    第91屆美國國家評論協會獎年度佳片獎[7]     浪潮    (獲獎)    
  • 2016    第88屆美國國家評論協會獎最佳導演處女作獎[4]     克利夏    (獲獎)    
美國獨立精神獎
  • 2016    第31屆美國獨立精神獎約翰·卡薩維茨獎[9]     克利夏    (獲獎)    
哥譚獨立電影獎
  • 2019    第29屆哥譚獨立電影獎最佳影片獎[8]     浪潮    (提名)    
  • 2016    第26屆哥譚獨立電影獎最佳突破導演獎    克利夏    (獲獎)    
影評人協會獎
  • 2016    第29屆芝加哥影評人協會獎最具潛力導演獎    克利夏    (提名)    
戛納電影節
  • 2015    第68屆戛納電影節金攝影機獎[2]     克利夏    (提名)    
  • 2015    第68屆戛納電影節影評人週單元影評人週單元大獎 [3]     克利夏    (提名)    

特里·愛德華·沙爾茨人物評價

特里·愛德華·沙爾茨執導的電影都有關於家庭的自傳元素,他從不害怕讓觀眾感到不舒服,或者把他的角色置於極端的情感環境中 [10]  。在電影《浪潮》中,特里·愛德華·沙爾茨繼續創造性地深入探討家庭的動態 [11]  ,令人讚歎不已 [12]  、不負眾望,使得該片引人入勝 [13]  ,他探討了悲傷、家庭暴力、藥物濫用和現代社會對孩子成功的壓力等主題。在劇本的創作過程中,沙爾茨充分利用了演員們的真實經歷 [14]  。總而言之,該片進一步證明了沙爾茨是一個多才多藝、有天賦的電影製作人 [11]  (《洛杉磯時報》、hollywoodreporter.、雜誌《variety》、indiewire、observer綜合評)。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