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特立尼達捲尾猴

鎖定
特立尼達捲尾猴(學名:Cebus trinitatis):是捲尾猴科、捲尾猴屬的靈長類動物。體長約37.5釐米,尾長41-46釐米之間,體重2.23-2.40千克。它們的背部有灰褐色的皮毛,四肢顏色較深。手和腳呈黃褐色。胸腹部奶油色。臉頰粉紅色,有一頂深棕色的楔形帽子,與淺色的前額明顯分開。
分佈於特立尼達東南部丘陵地區的季節性常綠森林。
(概述圖參考來源: [5] 
中文名
特立尼達捲尾猴
拉丁學名
Cebus trinitatis
動物界
脊索動物門
亞    門
脊椎動物亞門
哺乳綱
亞    綱
真獸亞綱
靈長目
亞    目
猿猴亞目
捲尾猴科
捲尾猴屬
特立尼達捲尾猴
亞    種
無亞種 [1] 
命名者及年代
von Pusch, 1942
保護級別
極危(CR)IUCN標準 [1] 
同義學名
Cebus albifrons ssp. trinitatis von Pusch, 1942
外文名
Trinidad White-fronted Capuchin

特立尼達捲尾猴動物學史

Boubli等人在2012年的一項研究中發現,特立尼達島上的捲尾猴,以前被歸類為白額捲尾猴特立尼達亞種(C.albifrons trinitatis),來自黑帶捲尾猴委內瑞拉亞種(C.olivaceus brunneus),或者更具體地説,他們採樣的單個特立尼達標本的線粒體基因來自委內瑞拉。然而,特立尼達種羣的形態獨特性導致了對該分類的疑問。使這種分類法更加複雜的是,隨後對用於研究的委內瑞拉亞種(C.brunneus)標本進行形態學檢查發現它們與委內瑞拉捲尾猴(C.brunneus)的實際類型標本不同。由於這一爭議,分類部門對特立尼達捲尾猴是否獨立物種持有不同的看法。 [1] 

特立尼達捲尾猴形態特徵

特立尼達捲尾猴頭體長約為37.5釐米。雄性的尾長約為42.5釐米,雌性尾長41-46釐米之間。雄性體重約2.40千克,雌性體重約2.23千克。它們的背部有灰褐色的皮毛,四肢顏色較深。手和腳呈黃褐色。胸腹部奶油色。臉頰粉紅色,有一頂深棕色的楔形帽子,與淺色的前額明顯分開。 [3-4] 
特立尼達捲尾猴

特立尼達捲尾猴棲息環境

該物種在特立尼達東南部丘陵地區的季節性常綠森林中發現,三聖山野生動物保護區(Trinity Hills Wildlife Sanctuary)(6483公頃)和島嶼西部的布什布什野生動物保護區(Bush Bush Wildlife Sanctuary)(1550公頃)。這個季節性的常綠森林,以大裂葉五榿木(Pentaclethra macroloba)、黃酸棗(Spondias mombin)、帽玉蕊屬(Eschweilera sp.)為特徵。和位於特立尼達的東南角的苦油楝屬(Carapa sp.)植物。此外,該物種還在特立尼達東部的納裏瓦(Nariva)沼澤濕地中發現。納裏瓦濕地的特點是植物羣落的交錯鑲嵌,其中包括沼澤林、摩裏瑟湖(morichal)、王棕、雨林、紅樹林和薔薇屬植物。 [1] 

特立尼達捲尾猴分佈範圍

特立尼達捲尾猴僅限於特立尼達的兩個種羣:一個在布什布什野生動物保護區和納裏瓦沼澤,一個在三聖山。鑑於這種靈長類動物需要更大的活動範圍,大於80公頃,它們幾乎不存在於大片森林之外。此外,長廊森林中也很少,這限制了該物種在保護區內散佈的能力。 [1] 
特立尼達捲尾猴分佈圖 特立尼達捲尾猴分佈圖 [1]

特立尼達捲尾猴保護現狀

特立尼達捲尾猴保護級別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2016年ver3.1——極危(CR)。 [1] 

特立尼達捲尾猴種羣現狀

該物種的種羣受到高度限制。野外可能只剩下不到 50 只成年個體,分佈在兩個保護區。由於其棲息地要求,它不太可能在這兩個種羣之外持續存在。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