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特磬

(中國古代打擊樂器)

鎖定
特磬,特懸磬,玉或石制。 殷墟出土的有半圓形與稍作曲折形的兩種,後多作曲折形。
中文名
特磬
製    法
玉或石制
出    處
明 宋濂 《白牛生傳》
用    途
雅樂

特磬歷史起源

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有古鐘的出土與歷時5年的西北戰事的奏凱,原本獨立的兩件事被聯繫起來,加之乾隆帝對古鐘的鑑定,使得鎛鐘的製造充滿了神秘、吉祥的氣氛。
鎛鍾與特磬,歷代樂志均有記載,唯明代空缺。現鎛鍾已有,特磬也應具備,正為“金聲必兼玉振”。因此眾臣上奏皇帝,請求添置特磬,與鎛鍾俱為特懸,以備中和之盛。並請採和闐美玉,琢為特磬,較過去所用靈璧石磬更勝一籌。至此,特磬之制隨鎛鐘的產生於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詔定。最初所造特磬,因時間緊迫,仍採用靈璧石料,並由產地限期運往京師樂部。清代首用特磬應始於乾隆二十六年冬至圜丘大典。以後隨着新疆玉石的不斷進貢,特磬乃改用碧玉。

特磬外形特徵

特磬是中國古代宮廷雅樂--中和韶樂中的重要樂器,質地多為碧玉,也有靈璧石。整套十二枚,以應十二律。磬體為鈍角矩形,長邊稱鼓,短邊稱股。整套特磬磬體大小相同,而以厚薄為次,定音高。磬兩面飾描金雲龍紋,一面為篆文乾隆帝御製銘,另一面為本律磬名,磬孔系絲繩而懸。十二磬各懸一簴,簨簴與鎛鍾架大致相同,只是上簨左右雕以鳳首,左右兩簴承以白羽朱喙的卧鳧。十二磬使用與鎛鍾同,按月律單陳,位於編磬之西。凡作樂,宜先擊鎛鍾以宣其聲,樂將止,擊特磬,以收其韻,即所謂“金聲玉振”之玉振。

特磬典籍記載

山西陶寺出土,巨石製成,上有孔,可懸掛敲擊,名“特磬”。專家測定為一磬一音有人認為,它們正是“拊石擊石”“百獸率舞”所用的石磐,與山西夏縣東下馮出土的石磐和陶寺出土的形制相仿,都是刮削器進化為樂器的。
《爾雅釋樂》:“大磬謂之〓。〓形似犁輨,先為生產工具,可用來掘地,或作食肉剖割的刮削器,進而為歌舞時敲擊節奏的樂器。”夏代著名樂舞《大韶》(又稱《簫韶》),相傳為舜的樂舞,夏禹繼承了它。
《史記·夏本紀》載:“簫韶九成,鳳凰來儀,百獸率舞。”舞者手執排簫,必然合着樂器起舞,可以想像當時的節奏還是比較簡單,但原始氏族社會的人羣,會覺得石磐發出的聲音清脆悦耳,更加舞得歡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