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特懋克節

鎖定
特懋克節,是雲南西雙版納原住民基諾族最隆重、最盛大的節日 [1] 
“特懋克”(英文名:Te Mao Ke)為基諾語,意為“過年”。“特”漢語意為“打”,“懋克”為“大的鐵”,因此“特懋克”節也稱“打鐵節”。
基諾語中,特懋克的意思是“盛大的打鐵節 [2]  ”,是基諾族為紀念鐵器的創制使用而舉行的節慶。早年的特懋克節就是打鐵節,一般是在農曆臘月舉行特懋克節。節日活動包括:剽牛儀式,祭大鼓(神鼓)、打鞦韆陀螺丟包踩高蹺等活動,或串親訪友,歡渡節日 [1] 
1988年西雙版納州人大常委會根據基諾族的意願,將特懋克節定為基諾族的年節,即過年的節日,時間為每年2月6日至8日 [1] 
特懋克節雖然是基諾族全民性的節日,但昔日的節日活動都以村寨為單位舉行,舉慶時間由各寨的長老“卓巴”來做決定。但過節的程序和活動內容則是大同小異。 [3] 
2021年5月24日,雲南省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申報的特懋克節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遺產編號:X-165。 [26] 
中文名
特懋克節
外文名
Te Mao Ke
別    名
打鐵節
節日時間
2月6日至8日
節日類型
紀念鐵器,過年
流行地區
西雙版納
節日起源
基諾族民間傳説
節日活動
剽牛,大鼓舞,打鐵,體育競賽
節日飲食
節日意義
過年
設定地點
基諾族聚居地
設立機構
西雙版納
設定時間
1988年

特懋克節起源傳説

特懋克節
特懋克節(21張)
特懋克節是基諾族全民性的節日。來源於一個基諾族民間傳説。基諾族民間相傳,很早很早以前,有位婦女懷胎以後,一直不生孩子。直到九年零九個月後,她懷的孩子才呱呱墜地。孩子一出母腹,便見風而長,變成一個一手持錘,一手握鉗的壯實漢子。無師自通,安爐支砧,動手打製鐵刀、鐵斧,使基諾族人民用上了鐵質工具。人們為紀念這個歷史性的鉅變,便於每年臘月舉行一次打大鐵的節日,使特懋克節沿襲成俗,成為基諾族全民共慶的隆重節日 [4] 
早年的特懋克節,是打鐵節,是基諾族人民為紀念鐵器的創制及使用而舉行的節慶。每年臘月間,各個基諾族村寨,自擇吉日,宰牛、殺豬隆重慶祝。 [5] 

特懋克節名稱確定

1988年西雙版納州人大常委會根據基諾人民的願望,將特懋克節定為基諾族的年節,統一在每年公曆2月6日至8日開展節慶活動 [6]  ,從此,特懋克節便在基諾族駐地統一舉慶。屆時,中外遊客、各地嘉賓、各民族代表受邀到基諾山雲集,參加返回節慶活動,一同觀賞基諾族驚心動魄的剽牛活動,欣賞基諾族青年男女跳大鼓舞、竹竿舞,參加體育競賽,與基諾族羣眾共享節日的快樂。 [7] 

特懋克節名稱釋義

特懋克節 特懋克節
特懋克節名稱釋義,“特”為“打”之意,“懋克”為“大的鐵”,即“打鐵節”,是為紀念基諾族祖先使用鐵器而設立的節日,後演變為基諾族人民辭舊迎新的新年節, 時間為每年公曆2月6日至8日。基諾族有自己的語言,但沒有文字。 [8] 

特懋克節節日流程

特懋克節 特懋克節
特懋克節雖然是基諾族全民性的節日,但昔日的節日活動都以村寨為單位舉行,舉慶時間由各寨的長老“卓巴”決定。但過節的程序和活動內容則大同小異。

特懋克節早晨

過節的那天早晨,寨內長老“卓巴”首先用力敲擊供在樓上的那隻大鼓,發出節日來臨的信號。男女老少們聽到大鼓聲以後,便穿戴一新,擁向剽牛場參加剽牛。人們到齊以後,“卓巴”面對那頭拴牢待剽的耕牛誦唸一段剽牛詞,指揮人們剽牛。全村成年男子,一人手持一根竹標,站在距耕牛五六米外的地方,依次舉標投向耕牛,直到剽槍扎入牛體,有鮮血流出,耕牛受到重創以後,人們才用刀割殺耕牛,剝皮分肉。牛肉要先分給寨內“七老”(卓巴、卓色、巴糯、色糯、可補、補糯、奶奴),然後按所湊的錢均分給各户。

特懋克節中午

特懋克節 特懋克節
各户男性家長要帶上自家準備的酒、肉、菜餚到卓巴家參加祭大鼓。大鼓前的供桌上擺着鐵匠使用的鐵錘、鐵鉗以雞毛、姜、芋頭、雞冠花、金蓋花等物品。卓巴、巴糯、卓色、色糯、可補、補糯、奶奴“七老”依次而坐,卓巴誦唸祭詞,握錘擊鼓,帶領人們跳大鼓舞,唱迎新辭舊的歌。

特懋克節傍晚

寨中“七老”相約到寨內各家祝賀,分別與各户吃夜飯。是夜,全寨男女在卓巴家雲集,聽歌手唱送舊歌、迎新歌。男女青年在卓巴的竹樓附近載歌載舞,盡情娛樂,達旦方休。第二天,寨內羣眾要將一隻竹鼠送給鐵匠,並簇擁着鐵匠和鐵匠的徒弟到卓色家舉行一次象徵性的打鐵活動。鐵匠及其徒弟,要現燒一塊鐵片用鐵錘敲打一遍。

特懋克節次日上午

舉行打鐵儀式。寨內羣眾在“七老”的帶領下,將所有會打鐵的人(鐵匠及其徒弟)簇擁到卓色家,請鐵匠揮錘敲砧,寓意已打好新刀、新斧,準備投入春耕生產。其餘時間便開展盪鞦韆、打陀螺、丟包、踩高蹺等文體活動,讓人們盡情娛樂。

特懋克節特色節目

在特懋克節上,基諾族羣眾會表演獨具基諾族風土人情和生態特色的《辭舊迎新》、《備耕舞》、《大鼓舞》等文藝節目。 [8] 

特懋克節《備耕舞》釋義

備耕舞即為備耕儀式中跳的一種舞蹈,基諾族會向族人分發鐵器。這意味着新一年的開始,準備春耕生產工具之意。 [9] 

特懋克節《大鼓舞》詳解

特懋克節 特懋克節
大鼓舞,基諾語稱“司土鍋”,“司土”為“大鼓”,“鍋”為“跳”,基諾族跳大鼓舞是為了感謝傳説中用大鼓拯救了基諾人的創世女神阿嫫腰白。大鼓舞的動作主要是曲腿、舉手、轉身。跳舞者先是雙腳站自然步,雙手握鼓錘自然下垂,然後是左腳前伸腳跟着地,左膝彎曲,雙腿顫動,左手握錘舉至頭頂,右手握錘垂於右胯,再將左手放下,右手舉起,作過轉身動作後變換左右腳的姿勢。 [10] 
跳大鼓舞有一套完整的儀式:舞前,寨老們要先殺一頭乳豬、一隻雞,供於鼓前,由七位長老磕頭拜祭,其中一人唸誦祭詞,祈禱大鼓給人們帶來吉祥平安。祭畢,由一人雙手執鼓槌邊擊邊舞,另有若干擊、擊鑔、伴舞伴歌者,跳大鼓舞時的唱詞稱“烏悠殼”,歌詞多為基諾人的歷史、道德和習慣等內容,舞蹈動作有“拜神靈”、“歡樂跳”、“過年調”等。大鼓是基諾族的禮器、重器和神物,只能掛在卓巴(寨老)家的神柱上,製造大鼓要遵循很嚴格的程序。 [11] 
大鼓舞經文化部門調查記錄的專門曲調有《特模阿咪》(即過年調)、《烏攸殼》(意為拜靈)、《厄扯鍋》。 [10] 

特懋克節節日鼓具

特懋克節 特懋克節
特懋克節主要鼓具為太陽鼓,鼓的兩端嵌有十數根細木棍,形似太陽放射出的光芒,因此人們把它稱為“太陽鼓”。由於它的造型獨特別緻,成為第三屆中國藝術節代表基諾族的吉祥物;第五屆全國少數民族會開幕式大型文藝表演《共創輝煌》的第一個場面,就是一位基諾族姑娘揮槌敲擊一面巨大太陽鼓;雲南民族村中的基諾族村,寨門頂端也懸掛着一個太陽鼓的圖案。 [10] 

特懋克節節日寓意

打好新刀、新斧,準備投入春耕生產。然後,人們便開始打鞦韆、打陀螺、丟包、踩高蹺等文體活動,或串寨訪友,相互宴請,歡度節日。由於特懋克節在基諾族中影響較深,並已相沿成俗,加之節期在冬末春初等因素,西雙版納州人大常委會於1988年將其正式定為基諾族的年節,決定在每年公曆2月6日至8日開展慶祝活動。每年2月6日到8日,基諾族人民統一在鄉駐地舉行慶祝活動,中外遊客、各民族代表也雲集在基諾山,觀看大鼓舞、剽牛、踩高蹺等具有民族特色的慶祝活動,並和基諾族羣眾一起演唱歌曲,表演舞蹈節目,和基諾族人民一起歡度佳節。節日期間的基諾山,歌如潮,花似海,歡聲雷動,酒肉飄香,呈現出一派幸福、興旺、吉祥和團結奮進的景象。

特懋克節歷史發展

新中國成立前,基諾族社會尚處於原始社會末期向階級社會過渡階段,還保留着許多古俗。如血緣婚的遺蹟依然存在,有的村寨並不禁止氏族內婚;有的村寨禁止氏族內婚,但不禁止氏族內的戀愛同居。母系氏族公社的遺俗也相當多,平時只有母親才有權為生病的子女殺雞“招魂”;在上新房的儀式上,第一個手持火把登樓點燃火塘的是氏族內最年長的女性;村社長老雖已是男性,但他們仍沿用母系氏族公社時代的稱號--“左米尤卡”,即村寨的老奶奶。由父系公社取代母系公社,大約有300餘年的歷史。個別村寨在20世紀40年代尚有百餘人共居的大竹樓,
這個父系大家庭公社雖然共居一處,但分居各房間的小家庭卻又是個體經濟,單獨生產和消費,呈現了父系大家庭公社末期的過渡狀態。這些原始社會古老遺蹟可謂基諾村社的特點之一。
基諾族農村公社是由不同氏族成員共居的地緣村落(巴朵寨除外),每個村社就是一個獨立的村寨。村社各有其標有傳統界樁的土地界限,界內的土地歸村社所有,他人不可侵佔。土地所有制的基本形式是村社公有,其內部佔有形式則分為村社共有、氏族或父系大家族公社公有、個體家庭私有3種,但公有制是主要的。在農業生產中盛行換工互助,狩獵中盛行原始平均主義的分配原則。原始租佃、僱工、借貸關係已經發生,但並未出現不勞而食的剝削者。村社一般有兩個長老,首席長老叫卓巴,次為卓生,他們由特定的古老氏族的最年長者充任,其職責涉及村社的生產、生活各個方面。 基諾族以刀耕火種的農業為主,農具基本上是鐵製的,有砍刀、鐮刀、小手鋤等。主要農作物是旱稻、玉米,種植棉花也有較長的歷史,盛產香蕉、木瓜等亞熱帶水果。基諾山是出產普洱茶的六大茶山之一。大牲畜有黃牛、水牛,但不用來耕地,而用以祭祀和肉食,還飼養家畜家禽。種茶、製茶業有一定發展。採集和狩獵仍是基諾族一項重要的家庭副業。手工業還沒有和農業分工,主要在農閒時進行,經營打鐵、竹篾編織、紡織、釀酒、木工等。
新中國成立以後,黨和人民政府派工作隊進入基諾山,宣傳黨的民族政策,幫助基諾族人民發展生產,在黨的領導下,通過發展生產和文化,使基諾族社會由原始社會的農村公社向社會主義直接過渡。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基諾山因地制宜,實行多種經營的方針,採取以林為主,生產不斷髮展,生活不斷改善。改變了過去刀耕火種的落後耕作方式,興修了水庫。建起了水電站,基諾山寨有了電燈。開始使用拖拉機,農產品加工也用了機器。砂仁、茶葉、紫膠等經濟作物收入在總產值中的比重逐步增加。文教衞生事業也有了較大發展,多數適齡兒童能入學讀書,還有一些青年在大專院校深造。鄉里建立了衞生所,保證了人民的身體健康。 [12] 

特懋克節基諾民族

特懋克節基本介紹

基諾族自稱“基諾”,意為“舅舅的後代”或“尊敬舅舅的民族”。主要分佈在雲南省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景洪縣基諾鄉,其餘散居於基諾鄉四鄰山區。根據2000年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統計,基諾族人口數為20899人。主要從事農業,善於種茶。使用基諾語,屬漢藏語系藏緬語族彝語支。基諾族有自己的語言,屬漢藏語系藏緬語族。由於無文字,過去多靠刻竹木記事。無本民族文字。基諾族是一個古老的民族。基諾是民族自稱, 過去漢語多音譯為“攸樂”,意為跟在舅舅後邊, 加以引伸即為尊崇舅舅的民族。1979 年6月經民族確認,成為中國的第56個民族 [13] 
基諾鄉舊稱為基諾山,清代文獻寫為攸樂山,都是以基諾族自稱而得名,足見基諾族是當地的古老居民。有關基諾族的漢文記載始於18世紀。基諾山因盛產普洱茶,明末清初即有漢族商人進入,推廣種茶製茶技術,對基諾族社會發展產生了影響。雍正七年(1729),清朝在基諾山思通(今司土寨)設攸樂同知,築了磚城,駐軍500人,欲在這裏建立滇南重鎮,但時隔6年因瘴氣厲害而裁撤,此後只在這裏委任基諾族首領為攸樂土目。後來傣族土司統治基諾山區。中華民國時期,國民黨地方政府在基諾山委任保甲長,保甲長與傣族土司任命的基諾頭人相結合,主要職責是為國民黨地方政府催繳貢賦。1941年10月至1943年4月,基諾族人民為了反抗國民黨地方政府的殘酷壓榨,在操腰的領導下,團結哈尼、漢等族人民,同國民黨地方政府的軍隊進行了英勇鬥爭,最終迫使雲南省地方政府把車裏縣長撤職查辦,3年內未在基諾山徵税。

特懋克節地方茶俗

基諾族的地方茶俗
基諾族的地方茶俗(4張)
基諾山素有云南古六大茶山之首的美稱,對於茶文化,基諾人有自己獨特的理解方式.基諾族自古以來不僅種茶、飲茶、製茶,還把茶葉作為一種佳餚,其中以涼拌茶最為有名。涼拌茶的種類很多,有牛肉乾巴涼拌茶、橄欖果涼拌茶、螃蟹涼拌茶、嘎哩蘿涼拌茶等。
基諾族聚居在雲南西雙版納州景洪市的基諾山,基諾族喜愛的涼拌茶葉,是餐桌上的佳餚,是一種當蔬菜食用的茶。
涼拌茶是採用茶樹的鮮葉,將它揉軟,搓細後,放進大碗裏,再加上酸筍、酸螞蟻、大蒜泥、紅辣椒粉、黃果葉、鹽巴等,再加一些山泉水拌勻,就成了清涼爽口,鮮鹹香辣又提神又下飯的涼拌茶了。涼拌茶連吃帶喝,久食不厭。
基諾族聚居於雲南省的西雙版納州,尤以景洪最多,基諾族在居住的地方種茶,與茶結下不解之緣。基諾族喜愛吃涼拌茶,其實是中國古代食茶法的延續,所以,這是一種較為原始的食茶法,基諾族稱它為“拉拔批皮”。
涼拌茶以現採的茶樹鮮嫩新梢為主料,再配以黃果葉、辣椒、大蒜、食鹽等製成,具體可依各人的愛好而定。製作時,可先將剛採來的鮮嫩茶樹新梢,用手稍加搓揉,把嫩梢揉碎,然後放在清潔的碗內。再將新鮮的黃果葉揉碎,辣椒、大蒜切細,連同適量食鹽投人盛有茶樹嫩梢的碗中。最後,加上少許泉水,用筷子攪勻,靜止一刻鐘左右,即可食用。所以,與其説涼拌茶是一種飲料,還不如説它是一道菜更確切,它主要是在基諾族吃米飯時當菜吃的。
基諾族的另一種飲茶方式,就是喝煮茶,這種方法在基諾族中較為常見。其方法是先用茶壺將水煮沸,隨即在陶罐內取出適量已經過加工的茶葉,投人到正在沸騰的茶壺內,經3分鐘左右,當茶葉已經浸出時,即可將壺中的茶注人到竹筒,供人飲用。竹筒,基諾族既用它當盛具,勞動時可盛茶帶到田間飲用;又用它作飲具,因它一頭平,便於擺放;另一頭稍尖,便於用口吮茶,所以,就地取材製作的竹筒,便成了基諾族喝煮茶的重要茶具。 [14] 

特懋克節民間習俗

特懋克節剽牛

剽牛 剽牛
過節的那天早晨,寨內老“卓巴”首先用力敲擊供在樓上的那隻大鼓,發出節日來臨的信號。男女老少們聽到大鼓聲以後,便穿戴一新,擁向剽牛場參加剽牛。人們到齊以後,“卓巴”面對那頭拴牢待剽的耕牛誦唸一段剽牛詞,指揮人們剽牛。全村成年男子,一人手持一根竹標,站在距耕牛五六米外的地方,依次舉標投向耕牛,直到剽槍扎入牛體,有鮮血流出,耕牛受到重創以後,人們才用刀割殺耕牛,剝皮分肉。牛肉要先分給寨內“七老”(卓巴、卓色、巴糯、色糯、可補、補糯、奶奴),然後按所湊的錢均分給各户 [4] 

特懋克節大鼓舞

各户男性家長要帶上自家準備的酒、肉、菜餚到卓巴家參加祭大鼓。大鼓前的供桌上擺着鐵匠使用的鐵錘、鐵鉗以雞毛、姜、芋頭、雞冠花、金蓋花等物品。卓巴、巴糯、卓色、色糯、可補、補糯、奶奴“七老”依次而坐,卓巴誦唸祭詞,握錘擊鼓,帶領人們跳大鼓舞,唱迎新辭舊的歌 [4] 
特懋克節 特懋克節
節日第一天祭大鼓,由村寨長老卓巴主持祭祀鼓神,祈求神靈和祖先庇佑後人,然後用鼓槌敲擊大鼓三下,象徵新年由此開始。寨中男女老少,身着節日盛裝,載歌載舞,跳基諾大鼓舞,通宵達旦。第二天祭祀鐵匠房和鐵匠神,由鐵匠主祭,然後推舉鐵匠的新徒弟,並開爐打造鐵具;對鐵匠(勞動、科技等)的讚美第三天舉行備耕儀式,為春耕生產做好準備 [15] 
特懋克節,邀請國內外嘉賓前來,已經成為一年一度集中展示以基諾大鼓舞為代表的傳統與現代相結合的基諾族民間文化最豐富的文化空間。
特懋克節的大鼓舞流程、祭祀方式、基諾語言是自古傳承下來的。大鼓舞就是基諾族所特有的,並已成功申請列入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16-17] 

特懋克節打鐵

打鐵 打鐵
寨內羣眾將一隻竹鼠送給鐵匠,簇擁鐵匠鐵匠的徒弟到卓色家舉行一次象徵性的打鐵儀式。鐵匠及其徒弟,燒一塊鐵片用鐵錘敲打一遍,鐵匠揮錘敲砧,寓意已打好新刀、新斧,準備投入春耕生產 [18] 

特懋克節體育競賽

樂舞展演 樂舞展演
特懋克節日期間,舉辦各種民間體育競賽活動,包括打鞦韆打陀螺丟包踩高蹺 [19]  。由於特懋克節在基諾族中影響較深,並已相沿成俗,加之節期在冬末春初等因素,西雙版納州人大常委會於1988年將其正式定為基諾族的年節,決定在每年公曆2月6日至8日開展慶祝活動。每年2月6日到8日,基諾族人民統一在鄉駐地舉行慶祝活動,中外遊客、各民族代表也雲集在基諾山,觀看大鼓舞、剽牛、踩高蹺等具有民族特色的慶祝活動,並和基諾族羣眾一起演唱歌曲,表演舞蹈節目,和基諾族人民一起歡度佳節。節日期間的基諾山,歌如潮,花似海,歡聲雷動,酒肉飄香,呈現出一派幸福、興旺、吉祥和團結奮進的景象。

特懋克節風俗習慣

男穿白色無領對襟棉布上衣,衣背後繡有圓形彩色光芒圖案,下穿寬大的棉布白褲;女子頭戴披風式尖頂帽,上穿對襟無領無扣鑲有7色紋飾的短褂,胸前有刺繡精美,綴有圓形銀飾的三角形貼身衣兜,下穿黑白刨相間、鑲邊的短裙。基諾族主食大米,佐餐的食物主要是婦女採集的野菜、野果和菌類及其自產的蔬菜瓜果。肉食以、豬、狗、為主,男子獵獲的動物也是肉食的主要來源。基諾族的房屋建築過去是“幹欄式”的竹樓,隨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開始逐漸以牢固、不易失火的木柱石基瓦頂“竹樓”,代替不結實又不利於防火的茅草頂竹樓了。
基諾族的婚姻為一夫一妻制,婚前戀愛自由,婚後很少離異,過去仍保留着某些對偶婚和羣婚殘餘。基諾族的青年男女舉行“成年禮”之後,即取得了談戀愛的資格。在勞動中對歌,並用樹葉為信約定相會的時間地點;
待兩人情投意合後,即可同居。一般是在生了第一個孩子後才舉行婚禮。舉行婚禮時,必須長老親臨。新娘婚後5日歸家,過幾天才返回男方家長住。基諾族的喪葬一般實行土葬,挖獨木為棺,葬於公共墓地,不留墳冢。死者生前的全套生產、生活用品,作為殉葬品,富者還埋入一銅鍋銀子。墓表搭蓋竹樓,內設竹桌,死者家屬每天到竹房獻飯3次,祭供1—3年,然後拆竹房。由於公共墓地很少,又不能隨意擴大,故基諾族有在前人墓穴中埋入新棺的習俗。孕婦、精神病患者死亡,實行火葬。基諾族夫婦不合葬。 [20] 
基諾族過去盛行祖先崇拜,相信萬物有靈。巫師有兩種,一為“布臘包”,一為“莫丕”。遇有災禍降臨,請巫師殺牛、豬、雞、狗祭鬼神。巫師會比較簡單的占卜術,併兼行草醫。“卓巴”、“卓生”(村社長老)主持重大的祭祀活動時,往往舉行剽牛儀式。 基諾族的節日很多、主要有“祭大奄(龍)”、“火把節”、“新米節”租過年。過年時間不固定,一般由“卓巴”、“卓生”決定,當“卓巴”擂響”(大鼓)時,就意味着新的一年來臨,全寨男女老幼就湧到“卓巴”、“卓生”家旁邊載邊歌載舞,歡慶新年的到來。基諾族現有人口1.8萬餘人,主要聚居在景洪市的基諾山區,其餘分散在景洪、勐海的一些地方。基諾族尊敬長老,每個村寨都有一個“卓巴”(寨父),一個“卓生”(寨母)管理村社事務。基諾族宗拜太陽,在基諾人的背心上,繡有太陽的圖案,能分辨村寨的主要飾物棗揹包上,也繡有太陽的圖案。太陽鼓是基諾族的重要法器,太陽鼓舞是基諾族最具有代表性的舞蹈。太陽鼓的正面似一輪太陽,鼓身插有17根木管,象徵太陽的光芒,基諾人在除夕敲之,據説能帶來吉祥。人們從生活的各個方面,都反映出對太陽的虔誠和崇拜。

特懋克節傳承演變

特懋克節萌芽

唐宋以前,三國時期,是特懋克節的萌芽時期,西雙版納社會有很多個割據而治的獨立政治、經濟體,俗稱“小國”。各國之間、地區之間具有各自不同民族的歷史積澱和傳統習慣,比如景頗族、傣族、白族、基諾族,極大地影響了已經萌芽的節慶風俗的推廣和發展 [21]  ,影響波及麪包括但不限於基諾族的特懋克節。

特懋克節定型

唐宋時代,尤其宋代,是特懋克節等西雙版納各民族主要節慶的風俗特徵和活動內容,基本定型。促成特懋克節慶風俗定型主要有三個方面的因素:第一,區域性政治、經濟的穩定、統一和發展。第二,唐宋先進科學技術的大量湧入和這一時期西雙版納社會在科技成果上的大量推廣應用。第三,南傳上座部佛教的傳入和廣泛滲透到包括西雙版納基諾族聚居地在內的雲南地區 [21] 

特懋克節創新

新中國以來,特懋克節傳承歷史,發揚創新,1988年法定特懋克節為基諾族的年節,既有傳統特色,又有新年氣息。

特懋克節功能特色

特懋克節全民參與

特懋克節日期間,基諾族的男女老幼都要穿上新衣服,彙集到鄉民族文化廣場,舉行全民性的大鼓舞儀式,他們敲響太陽鼓,唱起基諾山歌,跳起民族舞蹈,盡情歡度一年一度的傳統節日——特懋克節 [22] 

特懋克節紀念祖先

特懋克節是基諾族一年中最盛大的節日,是基諾族法定的民族節日。“特懋克”意為”盛大的打鐵節”,是為紀念基諾族祖先使用鐵器而設立的節日 [22] 

特懋克節辭舊迎新

辭舊迎新 辭舊迎新
特懋克節已經演變為基諾族人民辭舊迎新的節日,時間為每年的2月6號到8號。節日中要舉行生動形象的備耕儀式,其中有一天要舉行莊重的打鐵儀式,並向族人分發鐵器。這意味着新一年的開始,準備春耕生產工具之意。因此原因,“特懋克”節在眾多基諾族的民族節日中的突出的地位與作用不言可喻 [22] 

特懋克節價值評説

新華網評價:特懋克節是基諾族一年中最盛大的節日,是基諾族法定的民族節日;特懋克節在眾多基諾族的民族節日中具有突出的地位與作用:全民歡度,紀念祖先,辭舊迎新 [22] 
西雙版納新聞網評價:每年2月6日至8日是基諾族一年中最重要的特懋克節;特懋克節是基諾族集娛樂、宗教、歷史文化為一體的節慶活動 [23]  [24] 
在歡慶活動中,基諾族長老擂響基諾大鼓,各山寨基諾族同胞輪番登場,共同演出了基諾族歌舞,分為“古韻基諾”、“神秘基諾山”、“幸福基諾”3個篇章。激情奔放、精彩紛呈的歌舞反映了基諾族富裕的幸福生活,表現了基諾人民追逐全面小康夢的信心和激情。 [25] 

特懋克節傳承保護

2021年5月24日,雲南省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申報的特懋克節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遺產編號:X-165。 [26] 
2023年10月31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佈,特懋克節項目保護單位景洪市文化館評估合格。 [27]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