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特供

鎖定
特供指為特別階級、領導高層供應的某些天然綠色包括人為的產品。
2013年中央政府下達關於嚴禁中央和國家機關使用“特供”“專供”等標識的通知嚴禁中央和國家機關各部門及所屬行政事業單位使用、自行或授權制售冠以“特供”、“專供”等標識的物品。 [1] 
中文名
特供
外文名
Special offer
產    品
綠色或人為產品
起    源
最早追溯周代
主要領域
食品

目錄

特供古代

最早有官方記載的特供可以追溯周朝,東晉常璩《華陽國志·巴志》記載:”武王既克殷,以其宗姬於巴,爵之以王……丹、漆、茶、蜜……皆納貢之”説明古巴蜀國有茶,而且年年進貢周武王,那麼巴蜀地區的茶是自產,還是從雲南販運而來,均無史料可查。此後,各朝歷代均沿襲周禮,着“四方特產,以為特供。” 這裏的特供指專供皇帝和宮廷享用的產品。
特供皇宮貴族的產品,以清朝最盛,緣起雲貴總督鄂爾泰上貢之事。
清朝雍正十年,雲貴總督鄂爾泰在雲南設茶葉局,統管雲南茶葉貿易,選最上乘之普洱,加印私寶(即蓋上鄂爾泰私人印鑑)進貢朝廷,其餘次級茶葉方可民間交易流通。公元1732年,鄂爾泰普洱貢茶正式列入貢冊案。” 鄂爾泰進貢的普洱茶深得雍正帝喜愛,同年,即受召入京,升為保和殿大學士,居內閣首輔地位。其它各省官員皆認為是鄂爾泰特供的雲南普洱貢茶起了作用,紛紛效仿,在自己轄區找尋特產,選其中極品特供朝廷享用,期望能博得龍顏大悦,入京升官。自此,特供之風盛行,直至清末。

特供現代

特供產品更是施行淘汰制度。2004年7月5日,北京市農委專門下發《北京市特需農產品質量安全監控體系實施辦法(試行)的通知》,該辦法第八條説,市特需中心對特需農產品的生產單位實行動態管理,組織專家每年對特需農產品的生產單位進行考核,對連續兩次考核未達標單位取消其特需農產品供應資格。雖然特供產品要求嚴格,但受訪菜農仍希望能被選中。"一旦入選,既是榮譽,也是資本,日後的產品不愁銷路。"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