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物質運動的基本形式

鎖定
物質運動的基本形式,由不同事物內部和外部矛盾所決定的相互作用的基本表現類型。 [1] 
中文名
物質運動的基本形式
提出者
恩格斯
定    義
由不同事物內部和外部矛盾所決定的相互作用的基本表現類型

物質運動的基本形式形式介紹

按照恩格斯提出的分類原則以及現代科學的發展狀況,物質運動可分為物理運動、生命運動和社會運動三種基本形式。它們都經歷了一個漫長的歷史發展過程,都是物質客體及其內在矛盾不斷複雜化的歷史發展的結果。

物質運動的基本形式物理運動

各種非生命物質在強相互作用、弱相互作用、電磁相互作用和引力相互作用中的表現形式,主要有:①基本粒子運動。它們通過強、弱和電磁相互作用而不斷地產生和湮沒。例如,由正、負電子對湮沒為光子,或者由光子產生正、負電子對;通過粒子高速度地碰撞而相互轉化;在強力的短程作用(10-13cm)下通過質子和中子交換正電子而結合為原子核。②原子-分子運動。原子核和電子通過電磁相互作用結合為原子,並形成化學鍵(見化學鍵理論),從而結合為分子(包括有機分子)和晶體。化學鍵的生成和斷裂造成化合分解運動。原子-分子的這些運動決定元素的各種化學性質以及伴隨的物理現象。③地球物理運動,包括地殼的形成和演化、海陸變遷、造山運動、氣象變化等等。④天體運動,即在引力相互作用及其他作用力之下各級宇宙系統即恆星、星系、星系團、總星系等的形成和演化,以及它們在演化的現有階段上在引力場中所維持的機械運動。機械運動是初級的、簡單的運動形式,是物質客體的空間位移。這種空間的位移又是一切物質所普遍具有的一種運動形式。它的具體形式是多樣的,表現為等速的或變速的、直線的或曲線的、旋轉的或搖動的等等。

物質運動的基本形式生命運動

生命是以蛋白質和核酸為主的多分子系統的存在方式。現有生命科學材料認為,生命是有機小分子在漫長的化學進化過程中從無機小分子形成氨基酸、核苷酸單體,再組成生物小分子以至於生物大分子蛋白質和脱氧核糖核酸(DNA),直到形成多分子系統。有了結構和催化功能,才真正實現了從非生命物質到生命物質、從物理運動到生命運動的飛躍。這種運動形式的主要表現有:①生物的新陳代謝,即同化異化的過程。一切生命系統都不斷地同外界交換物質和能量,進行自我更斷,再生自己的結構和功能以獲得穩態,從而在不斷變化的環境中維持生物個體的生存。②生物的遺傳和變異。任何物種都要通過遺傳物質DNA,以密碼的形式傳遞遺傳信息,進行自我複製,由此控制蛋白質的合成,並決定生物個體再現上一代的性狀,以保持物種的延續性,從而維持這一物種的存在。在這個信息傳遞過程中,也會由於遺傳密碼置換“錯誤”而發生突變,其中產生的不同蛋白質引起性狀的改變,並經過自然選擇而保持有利變異,淘汰不利變異,最終導致物種的進化和新種的形成。現代生物學的某些材料還表明,生物進化在分子水平上並不一定受自然選擇的控制,它可能只是中性突變經過遺傳漂變而積累的結果(見中性學説)。③生物反映,即有機體與外界交換信息進行反饋調節的過程。隨着生命有機體從低級到高級的發展,這種反映活動也從刺激感應、感覺發展到人腦的思維活動。低級生物通過刺激感應保持高度選擇性,以利於生存;高等動物分化出專門感官和神經系統,更生動地調節機體與外界的關係,以適應環境變化;人的思維活動在生理上表現為大腦皮層細胞之間的相互作用,形成各種反映外界變化的觀念,以便能動地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此外,生物不是孤立的個體,它生活於一定羣體和生態環境之中,因而生命運動又總是表現出羣體內部、羣體之間、生物與非生物之間以及自然界與人類之間的相互作用,以至於表現為整個地球上所形成的生態系統的變化發展。

物質運動的基本形式社會運動 

社會運動形式首先是生產力和生產關係的相互關係。生產力水平和狀況一般決定着社會生產關係的性質,後者又反作用於生產力發展規模和速度。在階級社會中,這一對矛盾表現為階級和階級鬥爭。先進階級總是代表着生產力發展的要求,並通過社會革命而取代反動階級統治,推動人類社會從低級向高級發展。研究運動形式的意義 物質運動的各種基本形式之間乃至一切運動形式之間,既相互區別,又相互聯繫、相互轉化。客觀世界中的任何一種運動形式,都有可能通過一系列的中間環節,轉化為另一種運動形式,而在轉化前後它們的總能量是不變的、守恆的。物質運動的高級形式是在低級形式的基礎上出現的,從而也總是把低級形式包括在自己之中,因此不能象生物學中的活力論那樣把高級形式神秘化。但是高級形式又是經過改造的具有新質態的形式,所以也不能象還原論那樣把它們歸結為各種低級形式。對各種物質運動形式的劃分,原則上也是科學分類的基礎。不瞭解物質運動的不同形式,就找不到科學分類的客觀依據,就無法真正把握事物。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