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物質平衡法

鎖定
物質平衡法,是指在油氣藏體積一定的條件下,油氣藏內石油、天然氣和水的體積變化代數和始終為零。即是説,在油氣藏中,任一時間的油氣水剩餘量+累計採出量=原始地質儲量,PV/T關係始終保持平衡。
中文名
物質平衡法
外文名
Meterial balance method
前    提
在一定條件下的某一開發時間內
符    合
物質守恆定律
類    型
化學反應規律
建立時間
1936

物質平衡法基本原理

將油藏看成體積不變的容器。油藏開發某一時刻,採出的流體量加上地下剩餘的儲存量,等於流體的原始儲量。這裏所研究的是流體間的體積平衡,所以也可以説,對於任何一種驅動類型的油藏,在開發過程的任意時刻,油、自由氣和水這三者體積變化的代數和為0。 [1] 

物質平衡法基本假定

對於一個統一水動力學系統的油藏,在建立物質平衡方程式時,應當遵循下列基本假定:
1)油藏的儲層物性和流體物性是均質的,各向同性的;
2)相同時間內油藏各點的地層壓力都處於平衡狀態,並是相等和一致的;
3)在整個開發過程中,油藏保持熱動力學平衡,即地層温度保持為常數;
4)不考慮油藏內毛管力和重力的影響;
5)油藏各部位的採出量保持均衡,且不考慮可能發生的儲層壓實作用。

物質平衡法實際油藏的簡化

基於以上假設,把一個實際的油藏,簡化為封閉的或不封閉的(具有天然水侵)儲存油、氣的地下容器;
在這個容器內,隨着油藏的開採,油、氣、水的體積變化服從物質守恆原理,由此原理所建立的方程式稱為物質平衡方程式。物質平衡方程式的主要功能是:
1、確定油藏的原始地質儲量;
2、判斷油藏的驅動機理;
3、測算油藏天然水侵量的大小;
4、在給定產量的條件下預測油藏未來的壓力動態。
在建立和應用物質平衡方程式時應注意:特點是地下平衡、累積平衡、體積平衡;在應用物質平衡方程式時,需要注意取全取準地層壓力、產量和PV取樣分析資料。

物質平衡法應用

天然水侵量的計算。
圖1 圖1
很多油藏的邊界常局部或全部地受含水層包圍, 這些含水層稱為供水區, 而水侵量的變化情況又與供水區的供給能力有關, 天然水侵量的大小主要取決於供水區域的大小、水域的幾何形狀、油水粘度比、供水區中岩石和水的壓縮性、水區與油區的連通性以及兩者的壓差大小。水侵量的計算與物質平衡方程無關, 它滿足自己獨立的滲流方程。反過來講, 只有在確定了水侵規律以後, 才能應用物質平衡方程解決問題。所以, 物質平衡方程式和水侵量計算是兩個必須同時考慮的問題。
建立水侵滲流方程的兩個基本假設是:
(1 ) 油氣藏作為一口擴大井在供水區中生產;
(2 ) 油氣藏連續的地層壓力降可用壓力梯級來表示。
水侵量計算採用的表達式包括穩定流法和非穩定流法兩類。就其天然水侵的幾何形狀,又可分為直線流、平面徑向流和半球形流三種方式( 如圖1所示)。
一、穩定流法
1. 穩定狀態公式(Schilthuis 模型)
描述水侵特徵的最簡單方法是Schilthuis 方法。因為它的計算量比其他方法少得多。
在Schilthuis 模型中包含了許多假設:
假設供水區非常大並且高滲透, 供水區內總保持着原始壓力pi 。圖為Schilthuis 模型水力模擬示意圖, 在水罐中, 壓力面是平的並且保持在pi 不變, 這種情況相當於有地面水補充的自流系統, 或與含油區相比供水區十分大的情況。
Schilthuis 模型的基本方程是表示穩定流關係的達西定律的積分式。若水域中的壓力是不變的, 但油藏壓力則隨着生產而下降, 這就使跨過油水界面的壓差越來越大, 這樣從水域到油藏的流量實際上不是穩定狀態的, 但可處理成一系列“ 穩定狀態”。
基於達西穩定流定律, 得到:
式中:
We———天然累積水侵量( m3 ) ;
pi ———原始地層壓力(MPa ) ;
p———某時間t 時的地層壓力(MPa) ;
t———開採時間( d) ;
K———水侵常數[m3/ (MPa·d) ] ;
qe———水侵速度( m3 / d)。
二、修正穩定狀態公式( Hurst 模型)
天然水驅油藏的開採實際動態表明, 上式中的K並不是一個常數, 而是一個隨時間變化的變量。赫斯特( Hur st ) 考慮到天然水域作用範圍逐漸擴大的影響, 於1943 年對Schilth uis 公式進行了如下修正:
式中: a———與時間單位有關的換算常數。
上式區別在於積分符號內引入了一個時間的對數函數。它的使用條件是, 與含油區相比, 供水區很大; 油層產生的壓力降不斷向外傳播, 使流動阻力增大, 因而邊水侵入速度減小。另外, 這一規律一般用於油田生產一段時間以後, 壓力處於平穩下降的階段。 [2] 
參考資料
  • 1.    鄭俊德,張洪亮.油氣田開發與開採:石油工業出版社,1997
  • 2.    周紅,關振良.實用油藏工程:中國地質大學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