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牧馬圖

(第一套人民幣)

鎖定
一萬元牧馬圖發行於1951年5月17日,其時正值解放戰爭結束不久,流通市場物資匱乏,又是在偏遠地區發行的貨幣,因此發行規模很有限。短短三年零十一個月之後,這張紙幣就停止流通了,使得總體發行量少之又少。另外,建國初期,紙幣技術水平低下,尤其造紙工藝欠缺,導致當時的貨幣極易被磨損破壞,以前人們也沒有人民幣收藏意識,六十年時間裏絕大多數票王已經被損耗掉了。這種種原因綜合起來,造成第一套人民幣壹萬圓牧馬圖存世量以兩位數計,而其中品相在九品以上的甚至不超過五張,這意味着高品相的第一套人民幣大全套至多不會超過五套。
中文名
牧馬圖錢幣
類    型
錢幣
面    值
一萬元
發行年代
1951年5月17日
國    家
中國
圖    案
牧馬圖

牧馬圖發行年代

“牧馬圖”是第一套人民幣中最為珍貴的一枚,價格為數十萬元。第一套人民幣從1948年開始發行,1955年停止流通,共有12種面值、62種版別。其中部分版別的發行量較為稀少,加上停止流通50多年來流傳甚少,因此第一套人民幣在集幣市場中地位非同一般,價值從幾年前的10多萬元更再度攀升。
牧馬圖錢幣 牧馬圖錢幣

牧馬圖歷史背景

第一套人民幣是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中國人民解放戰爭勝利進軍的形勢下,由人民政府所屬國家銀行在1948年12月1日印製發行的唯一的法定貨幣。在圖樣題材上,選擇當時經濟建設和新社會人們生活的圖案,生動展現出中國解放事業及建國初期人們的政治、生活、文化、社會百態,使人們領略到在黨的領導下全國各族人民齊心協力、艱苦奮鬥、自力更生建設新中國、新社會的如火如荼激情歲月。第一套人民幣的發行保證瞭解放戰爭勝利進軍的需要,促進了經濟的恢復與發展,最終成為統一的全國貨幣,結束了國民黨統治下幾十年的幣制混亂歷史。 [1] 
新中國初期,戰爭還在繼續,國民經濟百廢待興,第一套人民幣的出現,是中國的臨時貨幣,註定要面臨退市,流通時間短已然是必然。存世量少,發行量少,銷燬幾近徹底,讓第一套人民幣成為了收藏最珍貴的物品。而其中的牧馬圖更因為特殊的概念成為第一套人民幣的“幣王”。 [1]   第一套人民幣的發行,標誌着新中國貨幣制度的建立,為支持解放戰爭取得最後勝利,為建國初期物價的穩定,為國民經濟的恢復發展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所以這“牧馬圖”還賦有傳奇般的政治色彩。
  牧馬紙幣發行於1951年5月1日,當時發行時中國剛解放不久,在市場流通非常的匱乏,更何況是在偏遠的地方發行的,所以它的發行規模到很大程度的限制。流通時間也很短,只流通短短三年零十一個月後就停止流通了,這樣就導致的了發行量很少,發行範圍也很狹小。在當時中國紙幣設計技術又非常的低,跟突出的更是造紙工藝,所以磨損破壞嚴重,所以想找到十品的那是根本不可能的。使“壹萬圓牧馬圖”為珍稀的還有一個原因,由於當時中國人民沒有收藏的意識,所以把回收的紙幣幾乎全部都銷燬了,所以還留着的只有2%左右,而且這其中的品相很差。 [1] 

牧馬圖幣面賞析


  “幣王”正面的主要幣色為紫色,大小為140*75mm,冠字是三個羅馬中的其中一種,整個紙幣圖像描繪的是在寬闊的草原上一位蒙古牧人,手裏拿着較長的“套馬杆子”牧馬,近處是幾匹駿馬在緩慢向前行走,遠處是成羣的駿馬在吃草、休息、行走,整張幣圖以馬人、馬與草原結合構成了一幅非常和諧的美圖,讓人不得不對它產生感覺。而在背面主要以茶色為主,還繪有蒙文和刊印面值。它的設計不僅精美,而且更重要的是它的珍稀程度很高。 [1] 

牧馬圖收藏價值


  牧馬圖被專家譽為十二珍品之首,市場體系超過了本身價值的100倍,價格達100多萬,第一套人民幣稀少,而牧馬圖更是不可多見,由於當時防偽技術的不完善,導致市場假幣氾濫,從而更加抬高了真幣的價格。 [1] 
參考資料